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权法案例概述.

物权法案例概述.


甲的请求能否支持?甲行使的是哪一种物上请求 权?说明理由。
甲的请求能够得到支持。因为甲的住房与乙开办的棋牌室 系楼上楼下关系,是相邻的两处不动产所形成的相邻关系。 由于棋牌室的噪音影响了甲及家人的休息,侵害了相邻方 的权利。根据《物权法》的第九章第九十条规定,不动产 权利人不得违法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噪声、光等 有害物质。甲行使的物上请求权具体表现为请求排除妨碍。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权利人对于正在遭受损害的权利, 物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碍,或请求人民法 院责令侵害人承担排除妨碍的责任 。
住宅或其他建筑物的日照和通风是舒适健康的生活所必需 的生活利益。相邻建筑物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所享有的通过 门窗保证其室内光照以及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流通和正 常开关窗户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权利,法律上称为相邻 通风采光权。《物权法》在第八十九条规定:“建造建筑 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 通风、采光和日照”,从而在立法上确立了相邻通风采光 权。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趋紧, 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 导致基于“采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本案即属侵犯 采光权的行为,发展公司在吴某住房相邻处修建的8层楼 致使吴某房内即使大白天也得依靠人工光源才能保证正常 采光,严重影响了吴某的生活质量。 当采光权受到侵犯时,《物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受害人 可选择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受害人依据 《物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 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物权法案例分析
第二组
周茜雅 赵思琪 陈晓莉 黄涛
物权法案例分析1
案例;吴某和李某共有一套房屋,所有权登记在吴某名下 ,2012
年2月1日法院判决吴某和李某离婚,并且判决房屋归李某所有,但是 双方并未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2012年3月1日,李某将该房屋 出卖给张某,双方于当日签订了买卖合同,张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 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2012年4月1日,吴某又就该 房屋和王某签订了买卖合同,王某在查阅了房屋登记簿确认房屋归吴 某所有后,支付了50万元价款,并于2012年5月10日办理了所有权变 更登记手续。
案例3
1999年6月20日,A公司向原告某信用社借款60万元,双 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合同约定由信用社向A公司提供60万 元人民币贷款,借款期限为一年,并由第三人B公司为该 贷款担任保证人。该保证合同中约定,A公司到期不偿还 贷款,由 B公司偿还全部本金和利息。该信用社为保证该 贷款及时收回,又要求A公司提供相应财产予以担保。A 公司便与常年客户C公司商议,以C公司所有的厂房及其 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C公司表示同意。该信用社与c公司 签订了抵押合同,该合同成立后双方在房管部门进行了等 登记。2000年6月20日,借 款 期 限届满,原告信用社 多次催A公司还款,但因A公司生产效益差无力还款,于 是信用社要求BC公司偿还A所借款的本息,俩公司互相推 诿,均不予偿还。信用社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BC 俩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偿还A所欠60万元及利息。
最终到底是谁取得了这个房子的所有权?
李某自2012年2月1日起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根据规定,因人 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 法律文书生效时发生效力 。李某基于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自2月1 日起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李某与张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已经 生效 ,但是张某并未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根据规定,不动产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 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案件中张某未经 登记,所以不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王某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根据规定,王某基于善意取得制 度(善意、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受偿、办理了不动产的变更登记) 依法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在本案中,4月1日吴某将该房屋卖给 王某时,吴某属于无权处分,但王某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依法取得 该房屋的所有权,李某则丧失了所有权。
案例2
甲住一商住楼的二层,一层是商铺,房产属开发商所有。其中一间商 铺被乙承租开办棋牌室。棋牌室的人经常通宵打麻将,甲和孩子常在 深夜被楼下的洗牌声惊醒,无法入睡,甲多次找到乙要求关闭棋牌室 或限制晚上打麻将的时间,或者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乙虽然答应,但 并没有改善。于是,甲将乙起诉至法院,要求限制打麻将的时间。
问题;信用社可否同时要求BC两公司偿还本息?如果可
以,是否有先后顺序? 第一百七十六条 【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的关系】被担保 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 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 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 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 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 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 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据此,在两个 担保人没有约定担保的清偿顺序的情况下,同一债权既有 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保证人与第三人提供 的物的担保应居于同一清偿顺序,债权人既可以要求保证 人承担保证责任,也可以对担保物行使购买了一套将近64.73平方米的商品房用于 自住。1999年春,长沙某物业发展公司(下称发展公司) 经批准在该商品房相邻处建成一栋8层高的楼,两楼间距 仅1.9米左右,双方相邻墙均开设窗户。自从该8层楼建成 后,吴某住房里能见度极低,即使大白天也要开灯。为此, 吴某与发展公司发生争议。经多次协调,2000年9月25日, 双方达成协议,发展公司同意吴某提出的在栋距之间搭建 阳台的要求。但该协议因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而无法履行。 吴某随即以侵犯采光权为由,向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要求发展公司赔偿损失。发展公司辩称,其8层 建筑系经有关部门合法批准,手续齐全,故不应承担民事 责任。经鉴定,该8层楼确实给吴某住房的自然采光造成 影响,导致该房“如果不用人工灯源,不能正常生活”。
据此,一审法院认为,发展公司的8层楼与吴某住 房间距仅为1.9米,未考虑吴某通风、采光的需要, 给吴某的生活造成不便,侵犯了吴某的合法权益, 因此发展公司应补偿吴某损失。由于我国现行法 律未明确规定补偿标准,法院认为应以房屋建筑 面积为标准,每平方米补偿110元,因此判决发 展公司支付给吴某补偿费7120.3元。 一审判决后,吴某认为7000元不足以弥补他的损 失,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 经审理后维持了一审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