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

核电

杨富强:核安全文化是保证核电安全的基础2011-7-7 7:28:19国际电力网网友评论核安全文化是保证核电安全的基础“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怎么样改进中国在核电发展上的战略、技术安全,以及核电安全文化等方面都显得十分重要。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富强在“国际核电安全研讨会”的间隙告诉记者。

在杨富强看来,核安全文化是保证核电安全的基础和内在要求,核安全文化在监管机构方面的体现是干预和停止营运的权力,以及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的能力。

据了解,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后成立的美国核电运行协会(INPO)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成立的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其实就是行业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

专家指出,重视安全的集体承诺所产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同等重要,建立和培养核安全文化是政府、企业、核电厂和员工的共同责任。

与会专家告诉记者,日本福岛核电危机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应对错误的叠加造成的。

在核电选址时,没有重视本地历史上有过大海啸的记录,并对小概率事件的大地震重视不够,以致埋下祸根。

在对现有的反应堆压力测试和安全性评估中,应重视“超过设计基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包括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火灾、飞行器撞击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关于大力发展核电的优劣,杨富强表示,核电确实有它的优势,比如和传统的火电比较没有那么多的二氧化硫、氮化物,也没有那么多的固定废料,但是它的废料是有放射性的,也没有好的办法进行处理。

在两难的决策过程中,如果核电能够发展得更安全一点,它还是有前途的,关键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

专家们指出,由于核能蕴含巨大能量、反应堆关闭后仍然长期产生衰变热和放射性物质,要特别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堆芯冷却和密封控制。

在核电建设和技术开发中,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加强对大面积停电的防护;要有安全可靠的反应堆、承压安全壳和乏燃料池冷却功能;加强氢气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安全壳通风系统;制定充分的严重事故管理导则。

信息披露确保公众参与核电安全“由于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公众可以获取信息。

这些信息本来是政府掌握的,但是关于各项目、各种问题的信息都可以由公众获得,除非这些信息涉及国家安全。

”斯坦福大学能源政策与融资中心主任Dan Reicher表示。

杨富强表示,如何在保密和公开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关键的问题,但这不应成为阻碍核电安全信息披露的一个借口。

公众参与和核安全信息披露是衡量核安全文化成熟的标志,有关部门应积极地为公众参与核安全提供条件和帮助。

与会专家认为,有效的公众参与是确保核能安全的重要条件。

必须建立相关的法规和机制确保公众可以获取核反应堆安全的相关信息,在核电厂批准、建设、运营的各个阶段都应接纳和鼓励公众参与。

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发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不足之处,并促使核电运营企业时刻关注核电安全。

杨富强认为,“要更好地应对安全问题,核电才能发展。

应对不了,核电的发展就会受阻。

切尔诺贝利核事件对其他国家发展核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刚开始发展核电,应该是安全第一。

”对于如何应对核电事故,专家们表示,在核电事故的灾害应急响应的措施中,要加强应对严重事故的训练,并成立强有力的救援队。

安全监管机构要责任分工明确,应对及时。

要与国际有关机构和组织加强沟通,特别是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的联系。

不该废弃核电看好第四代核电厂发布日期:2011-05-05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浏览次数:11 据外媒报道,微软共同创始人比尔盖茨5月3日于一场企业会议上呼吁,尽管日本311强震后引发福岛核电厂灾难,使得核能安全忧虑升至高点;但核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不该放弃。

比尔盖茨于《WIRED》杂志举办的设计商业会议 Disruptive by Design Business Conference 上,讨论当今能源产业现况,以及以科技取代石油及煤炭的可能性。

他指出,福岛核灾证明了,核电厂技术在过去这段长时间,进步的幅度如此小;但同一时间,能源技术的创新及投资,已达到相当成熟水准。

盖兹表示,传统核电厂的设计,是假设能在潜水环境下运作;之后虽然研发出第二代反应炉,但由于三浬岛 (Three Mile) 核灾及煤炭之故,便停止开发,之后设计更新相当有限。

他说,福岛核电厂正是根据1960年代设计,而建成的旧型第二代反应炉;若与未来的第四代核电厂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后者较能有效处理核反应炉辐射废料引发的“后续热(afterheat)”,且能完全避开这个问题。

比尔盖茨还提出,另个有助核能发电创新的重要工具,是模拟软件。

这将协助电厂预期地震及海啸等重大天灾的冲击,尽管无人能预期,这类天灾何时会发生。

他希望第四代核电厂设计,至少能有一项在2020 年完成首座设厂;并希望核电企业文化当突出情感管理作者:鄢斌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8-8-13 15:38:15上个世纪发生在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两起核事故,促使世界核电界清醒地认识到,高度重视人因管理,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养和技能,以减少人因事件的发生,对保障核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核电建设与运营实践表明,人在恐惧、愤怒、压抑、紧张、焦虑、嫉妒等情绪下,发生误操作而导致人因事件的概率可呈几何倍数增加。

如何有效地预防核电站人因事件,关注员工情绪,加强员工情感管理,值得核电企业各级管理者高度关注。

当前,注重强化文化引领,高度关注员工情绪,切实加强员工情感管理,使员工充满责任感并激情地工作,持续提升企业软实力,已经成为核电企业管理者的广泛共识,也是培育核电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情感管理是核电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因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在支配个体思想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员工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执行力,决定着企业的凝聚力,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力。

所谓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通过与员工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对员工心理需求给予人性化的呵护和关心,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软性管理方式。

情感管理最能体现文化管理的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感,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其实质是分析员工的需求,掌握员工的心理特征,规范员工的行为方式;其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的潜力、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员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持续创造出新的价值。

情感管理是核电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制度管理是为企业日常运行提供“游戏规则”,那么情感管理则是为企业绽放活力提供了“催化剂”和“发动机”。

情感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一般而言,具有积极情感的员工,表现为热爱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工作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工作效率高;反之,具有消极情感的员工,表现为对企业和同事冷漠、厌烦、抱怨,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差,工作效率低下。

为人热情、诚恳、谦逊、宽容、开朗,情感积极的员工,在企业中容易与其他员工融洽相处;反之,情感消极的员工,则与群体相融程度较低。

总结国内一些成功、成长型企业的情绪管理经验,一般都有“十大积极情感”,即执著:对企业和团队目标、价值观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挑战:勇敢地挺身而出,积极地迎接变化和新任务;热情:对公司的产品、服务、品牌和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奉献:全心全意地完成工作或处理事务;激情:始终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对现在全力以赴地投入;愉快:乐于接受微笑、乐趣,并分享成功;爱心:助人为乐,常怀感恩之心;自豪:因为自身价值或团队成绩而深感荣耀;渴望:强烈的成功欲望;信赖:相信他人和集体的素质、价值和可靠性。

在企业中,如果有积极情感的员工占大多数,那么企业的凝聚力往往就比较强,基业也自然会持久。

影响核电企业员工情感的主要因素人的情感属于精神层面,看不见摸不着,是一个复杂的变量。

根据冰山法则,人是最不容易管理的因素。

若能掌握人因的变化,就能降低事件发生概率。

影响核电企业员工情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风气、企业管理制度和程序、企业激励机制、员工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

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员工情感波动的诱因。

企业文化差异对员工情感的影响核电企业是高科技密集型企业。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国内核电企业与国外核电企业及相关企业交流频繁,有不少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曾经到国外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比较容易受到国外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影响。

由于对我国国情和国内核电企业文化了解不多,比较容易对本企业产生不满情绪。

此外,国内核电企业发展尚不均衡,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员工对此也存在攀比心理,经常相互用自身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也容易造成心态不平衡,从而产生消极情感。

企业风气对员工情感的影响引领企业方向、凝聚企业人气、带好员工队伍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企业风气会对员工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精诚团结、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种意见的领导团队,会对员工起到示范作用;一个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和谐的企业风气,将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际关系是否融洽非常重要。

相互之间以微笑的表情共事,以健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会使员工之间和谐相处、快乐工作。

反之,消极的企业风气,就会使员工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

企业管理制度程序对员工情感的影响企业管理制度程序是统一员工行为、观念的标准,是维系企业行为的无形力量,是评价企业员工行为的尺度。

情感管理属于软性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对下属员工情感变化的细微体察,从而对员工在工作中给予人性化的呵护和关心,营造一个齐心协力、共创佳绩的和谐工作环境。

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关系恰如企业管理的两翼,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情感管理必须建立在维护制度尊严、有助于企业绩效提高的基础上。

在企业内部,员工要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的意识,不断提升制度程序的执行力,形成“按制度程序办事光荣,违反制度程序可耻”的风气。

对严格执行制度程序的,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反之,则应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

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制度程序与情感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企业激励机制对员工情感的影响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企业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目前,对于核电企业员工来说,单一的以物质激励的效力已十分有限。

如果不及时调整激励措施,就必然会产生负效应,从而影响员工情感。

因此,企业激励机制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