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F4B.F1>F2>F3>F4C.F1<F2=F4<F3D.F1=F3<F2<F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系统中存在超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总重力,相反,存在失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总重力.若系统的合力为零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解:设物体和斜面的总重力为G.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存在失重现象,则F1<G;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2=G.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存在超重现象,则F3>G;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4=G.故有F1<F2=F4<F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超重和失重的观点分析加速度不同物体动力学问题,比较简便.通过分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2.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和2μ,AB与BC长度相等,则A.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B .动摩擦因数12+=2tan μμθC .小孩从滑梯上A 点滑到C 点先超重后失重D .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朋友在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小朋友的加速度1a 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由于小朋友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小孩处于失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N F 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同理,小朋友在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小孩处于超重,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ACD 错误;设AB 的长度为L ,小孩在B 点的速度为v .小孩从A 到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1sin cos mg mg ma θμ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12v a L =;小孩从B 到C 为研究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cos sin mg mg ma μθθ-=,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22v a L =;联立解得:122tan μμθ+=,故B 正确.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放置着物块 A ,它通过轻绳和轻质滑轮 悬挂着物块 B ,已知 A 的质量为 m ,B 的质量为 3m ,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 g ,静止释放物块 A 、B 后()A .相同时间内,A 、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 2:1 B .物块 A 、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1C .细绳的拉力为67mgD .当 B 下落高度 h 25gh【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同时间内,图中A 向右运动h 时,B 下降一半的距离,即为h/2,故A 、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故A 正确;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A 、B 的位移之比为2:1,故速度和加速度之比均为2:1,故B 错误;设A 的加速度为a ,则B 的加速度为0.5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有:T=ma ,对B ,有:3mg-2T=3m•0.5a ,联立解得:T=6 7mg ,a=67g ,故C 正确;对B ,加速度为a′=0.5a=37g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 2=2•a′•h ,解得:v=6 7gh,故D 错误;故选AC . 【点睛】本题考查连接体问题,关键是找出两物体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关系,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也可以结合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4.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两物体之间用轻质弹性细线连接,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

现对B 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A 、B 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某时刻撒去F ,则撤去F 的瞬间,A 、B 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B .若F 保持不变,水平面改为光滑的,则弹性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C .若将F 增大一倍,则两物体的加速度将增大一倍D .若F 逐渐减小,A 、B 依然做加速运动,则在F 减小的过程中,弹性细线上的拉力与F 的比值不变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有F 作用时,B 物体水平方向受F 、弹性细绳的拉力和地面对B 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撤去F 后,B 物体受弹性细绳的拉力和地面对B 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故B 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所以B 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故A 错误; B .有F 作用时,水平面粗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F m g m g m m a μ-+=+11=F m g m a μ-绳联立解得112=m F F m m +绳若F 保持不变,水平面改为光滑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F m m a =+1=F m a 绳联立解得112=m F F m m +绳可知弹性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故B 正确; C .有F 作用时,水平面粗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F m g m g m m a μ-+=+若将F 增大一倍,滑动摩擦力不变,故两物体的加速度不会增大一倍,C 错误; D .有F 作用时,水平面粗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12F m g m g m m a μ-+=+11=F m g m a μ-绳联立解得112=m F F m m +绳可知,F 减小,弹性绳上的拉力与F 的比值不变,故D 正确。

故选BD 。

5.如图所示,滑块1m 放置在足够长的木板2m 的右端,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板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2μ,原来均静止。

零时刻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板,使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某时刻撤去该力。

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从零时刻起,二者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可能为( )A .B .C .D .【答案】AD 【解析】 【详解】零时刻用一水平恒力向右拉木板,使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滑块m 1和木板m 2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滑块m 11111m g m a μ=加速度为11a g μ=撤去外力后,木板m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块m 1的速度小于m 2,所以滑块m 1继续做匀加速运动,当而者速度相等时:AB .如果12μμ>,滑块m 1和木板m 2将保持相对静止,在地面摩擦力作用下一起做匀减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212122()()m m g m m a μ+=+加速度变为22a g μ=即滑块的加速度变小,故A 正确,B 错误。

CD .如果12μμ< ,两物体将发生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此时滑块m 1的加速度大小是1g μ,即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故D 正确,C 错误。

故选AD 。

6.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3m 和2m ,两物块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μ≠0).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B 施加一水平推力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F =μmg ,A 、B 间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B .当F >7.5μmg 时,A 相对B 滑动C .当F =3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μgD .若去掉B 上的力,而将F =3μmg 的力作用在A 上,则B 的加速度为0.1μg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 .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12μ×5mg =52μmg , 当F =μmg 时,AB 处于静止,对A 分析,A 所受的摩擦力为零,故A 正确; B .A 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加速度a =μg ,对整体分析,F −12μ•5mg =5ma , 解得F =7.5μmg ,所以当F>7.5μmg时,A相对B滑动.故B正确;C.当7.5μmg>F=3μmg>52μmg,可知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5F mgmμ-=0.1μg,故C错误;D.若去掉B上的力,而将F=3μmg的力作用在A上,B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加速度a=13522mg mgmμμ⋅-⋅=0.25μg,对A分析F-μ•3mg=3ma,解得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最小拉力F=3.75μmg,可知F=3μmg的力作用在A上,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525F mgmμ-⋅=0.1μg,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计算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运用,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隔离法和整体法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7.如图,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用两个轻弹簧和一根轻绳相连,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c之间的轻绳剪断(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剪断轻绳的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2gB.刚剪断轻绳的瞬间,c的加速度大小为gC.剪断轻绳后,a、b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一定最近D.剪断轻绳后,a、b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同的瞬间,两者加速度均为g【答案】AD【解析】 【分析】 【详解】AB .剪断弹簧的瞬间,绳的弹力立即消失,而弹簧弹力瞬间不变;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b mg ma =解得2b a g =,方向向下;c 上面的弹簧在绳子剪断前的弹力等于总重,即为3mg ,剪断细线后对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3b C ma mg mg ma =-=解得2c a g =,方向向上;故A 正确,B 错误;C .剪断轻绳后,a 、b 下落过程中,二者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加速度不同,所以两者不会保持相对静止,先是b 相对靠近a ,速度相等时两者的距离最近,后a 相对b 远离,速度再次相等时两者距离最远,故C 错误;D .剪断轻绳后,a 、b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等的瞬间,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g ,且两者之间的轻弹簧一定处于原长状态,故D 正确。

故选AD 。

8.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0沿逆时针方向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