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课训练说明:高效记忆通用教材总共介绍了十五种方法:而这么多种的记忆背诵方法,我们无需全部拿来训练。
只要选择当中的两三种加以训练就行。
高效阅读法的整个教学体系包括:高效速读、高效精读、解题策略。
快速记忆只是高效速读中的一部分内容。
但它却是高效阅读的基础工程。
它能促进高效速读、高效精读和高效解题效率的提高。
高效速读是高效精读和常态读书的基础。
高效精读又是常态教学和解题策略的基础。
有了记忆才能搞好速读,有了速读后才能搞好精读,没有精读提不了分数。
训练目标:1、眼脑机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及眼睛的灵活度。
2、强化科学坐姿,学会控制自己,培养专注力。
3、运用连锁记、谐音编码记忆、闪示记忆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集中注意力,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
训练过程:高效记忆训练课主要有四个板块构成:一: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也称眼脑训练。
这一板块的训练包含有三个内容:(一)口号;(二)眼脑训练;(三)、缓解眼疲劳操。
1、喊口号并不是为了作秀。
它的功能是为了振奋精神,让学生饱满地投入训练,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以让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
例如:一目十行不是梦,高效阅读我能行;高效学习高效人生阅读快乐其乐无穷等等。
2、是眼脑机能训练。
眼脑机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视觉机能,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途径。
它贯穿于整个高效阅读训练的全过程。
它会有效地纠正我们人的眼球柔性低,快速反应能力差,头脑僵化的毛病。
改变了眼球的节奏,使其反应敏捷,柔和性增强。
眼脑机能训练一般要求训练五项,我们大家看到电脑课件上的训练只是一个示范,使学生明白眼球该如何运动。
而实际上,最好的训练方式是看书上的示意图,这样才能与读书结合。
按书本方式来训练较符合实际。
眼脑机能训练的各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每一面训练都有所侧重。
定点凝视是培养视觉意识的集中力和注意力。
横向快速移动训练是改善视觉机能,提高阅读速度。
纵向快速移动训练是提高视觉机能,提高阅读速度。
蛇形扫视训练是是强化眼球肌肉,增强眼球运动的柔和性和敏锐性,是进行视点的移动和中止训练。
扩大视野训练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眼脑机能训练并不是只有这五项,还圆圈扩展法训练等,可以交替着使用。
3、缓解眼疲劳操。
通过以上的五项训练内容后,双手用力地搓热,用掌心敷在眼睛上,以缓解眼疲劳。
据专家们说,凡是通过眼脑机能训练的班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明显得减少。
二、第二板块:记忆忆方法。
1、什么是连锁记忆法?利用新奇形象联想法把要记的10个、20个甚至上百个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事物都像锁链上的一个环,环环相连。
这样环环相连的记忆方法,称为“连锁记忆法”。
运用连锁记忆法记忆一组词语,需要我们的形象记忆,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开始时尽量用名词,如“太阳”,把太阳这个词再想象成画面,连到下一个词时,是从一画面连到另一个画面,就像是一幅连环画,一部动画片,这样更直观,有助力于学生形象记忆。
刚开始训练时,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联想,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个方法,他们才能进步得很快。
要很细致、系列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我们在开始训练时,先不急着就上成完整课,先两个词语两个词语的出示,让学生用联想方法把词语串联起来,再出示几组词语让学生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形成习惯以后,再来训练。
比如:飞机,树木。
让学生联系起来:巨大的树木就犹如一架大型飞机在空中飞翔。
再出示:树木、信封。
无数像信封的果实挂满了树木。
这样一组组下来,让学生往下编,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记住这些所要记住的词语。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词的联想需直接、简短有助于学生记忆。
熟练后,再适当加入动词、形容词甚至是成语等。
并且,词语和词语之间不能离太近,词语意思离远点,这样有助于学生想象。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这种方法的注意事项:(1)、注意力高度集中。
(2)用新奇的联想编故事。
(3)在脑中浮现画面。
2、谐音编码记忆法是熟练地掌握1—15号数字谐音所对应的物体的名称,由这些物体名称与对应的词联系起来,奇思妙想地编故事。
前提必须背熟编码。
编码:1.衣服2.耳朵3.闪电4.狮子5.老虎6.石榴7.红旗8.爸爸9.啤酒10.石头11. 石姨12. 食饵13.湿伞14 .写字15 .食物例如: 1 扇子 2 操场 3小鸟;衣服上画了一把扇子,我的耳朵听见3、三组词语的训练度挺大,学生基本上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之中。
在每次训练中,可以适当地放松下,大声叫一叫,或拍拍肩什么等。
4、学生记忆词语情况也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有进步的也要进行奖励,进步大的,记忆多的评为记忆明星。
以激励学生为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感觉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更加自信地参与。
要尽可能地表扬鼓励学生,哪怕只是进步一个,哪怕只是保留不变,哪怕只是记词的方法比较独特,一定要带着颗发现的眼睛看待学生。
快速阅读课分为六个环节。
一、阅读准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自己做好三方面的准备,一是阅读材料准备在册,二是训练技巧准备在心,三是记时工具准备在手。
二、阅读训练学生明确训练要求,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三、快速阅读这一环节是高效阅读的关键。
在教会学生默读,改正指读、摆头、和复视不良阅读习惯的同时,运用计时阅读或限时阅读的训练方法进行速读。
当老师通过读秒发出“开始阅读”的口令后,学生阅读,老师计时。
读完后,学生举手示意,并记录老师给出的时间。
四、阅读检测这一环节是高效阅读的重点。
阅读完毕后,凭理解和记忆笔答训练试题。
(依据高效阅读技巧中的固定程序阅读,答题结束后,老师公布答案,学生采用自查、互查或小组合作检查,得分,就是自己的理解率。
五、阅读评价这一环节,根据检测结果,采用量化的方式,由各组组长对每个组员作出恰当的评价,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照,并向老师汇报。
六、阅读交流阅读检测环节预设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不足以深入了解课文,达到真正提高阅读速度,提高理解效率的目的。
先拿到材料的,不要翻看,待听到“开始”阅读的命令后,开始阅读。
最好用平时的阅读习惯去读,真实地反映阅读水平。
⏹阅读后举手示意,并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和阅读速度。
要求一次性阅读,记下速度后不能重复阅读。
⏹把阅读材料翻扣桌面上,闭目回忆文章内容。
⏹统一发放测试卷,答题时间五分钟。
⏹(二)计时速读训练的步骤。
1.调整训练心态,做好训练准备。
2.打开文件,集中精力,速读材料。
一边读,一边思索、一边记忆。
3.读完后,凭速读时的理解与记忆笔答速读测试题。
(按键)4.阅读电脑计算出的三个数据: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
计算公式是:阅读速度(字/分钟)=文章字数÷速读用时(分)理解率(%)=卷面得分÷100阅读效率(字/分钟)=阅读速度×理解率(二)纠正出声读的方法要默读,必须纠正出声读的毛病。
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有时仅仅无声地动动嘴唇,有时甚至连嘴唇也不动,只是舌、喉在活动。
这种毛病经过自觉的努力通常是可以克服的。
还有一种难以觉察的出声阅读的形式是心读。
因为心读时的嘴唇、舌头和声带都没有活动,只存在一种说话的内在形式,即在内心里始终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的字音。
这种毛病纠正起来比较困难。
(一)什么是增大识别间距所谓“识别间距”,就是眼睛在每次停顿时所能摄取材料的范围。
努力增大识别间距,就是在阅读时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而是把与词义有关的词联成一个较大的单位,一组一组地读,一边读,一边理解。
例如: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调控注意力(一)什么是调控注意力所谓调控注意力,即注意力的集中、分配和控制能力。
所谓注意力的集中,是指在快速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阅读上,对阅读以外的事能臵之不顾。
也就是说,面对其他外界事物的影响,能抑制自己的注意力。
所谓注意力的分配,是指在快速阅读时对注意力的分配使用。
就是既能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上,又能同时扫视周围的内容,判别哪些是应当比较重视的,哪些是可以一带而过的,哪些是可以根本不读的。
(二)推断阅读分步训练方法1.推断阅读的步骤①找出关键词。
读第一遍时把关键词找出来(刚开始训练时可以用笔把关键词划出来)。
②形成判断。
把划出的关键词,在头脑里重新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
③理解意图。
通过回忆,根据自己形成的判断,确定所读文章的意图,也就是中心思想。
2.记叙文的种类①以叙事为主的。
这类记叙文,有叙述事件全过程的,也有写几个侧面的,也有只取一点来写的,但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阅读时要着重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看看作者记叙的重点在哪里。
如《落花生》,母亲的话是“因”,我们的行动是“果”。
全篇的叙事线索是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赞花生。
最后一节是全文的重点,写得最详。
作者借物咏志,表示要像落花生那样,“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这就是作者的人生观。
之所以强调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一是可以理清叙事线索;二是可以把握文章重点,揭示文章的主题。
②以记人为主的。
这类记叙文,有完整的写人的一生的,也有取几个片断来写的。
一般总是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以及他的外貌、行动、语言和心理等的描述来展开的,阅读时要着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③以状物为主的。
这类记叙文,往往先要对事物的特征作一番描摹和介绍,然后转入正题。
它不同于说明事物性质、状态的科学小品,不对事物作全面解说,而是根据作者的目的,只就其中的某些特征加以详尽的描述,目的在借物明理或托物言志。
阅读时要着重去体味其“理”和“志”,即作者在其中所寄托的思想。
④写景为主的。
这类记叙文,对景物的描绘细致入微,或浓或淡,令人神往。
阅读时固然要欣赏如画之美景,但要着重体味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往往都是借景抒情,写景中寓意。
这一点是阅读时必须要体会到的。
3.记叙文的人称阅读记叙文,要注意人称问题。
所谓人称,指的是叙述者的观察点,以及叙述者与其中的人物或读者之间的一种关系。
快速归纳段意的技巧归纳段意的原则是准确和简洁。
怎样才能快速而准确地归纳段意呢?如果我们对大量段落加以分析,就会发现:1.大量的段落本身有中心句,而这中心句就是段意;2.有的段落虽然没有中心句,但段内有些概括性较强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利用并为概括段意服务等等。
如果我们对这些规律有所了解,就会加快归纳段意的速度,加大归纳段意的准确性。
快速提炼中心思想的技巧提炼篇章的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是:第一步,摸轮廓,即整体阅读,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二步,清层次,即是分层次、概括段意,并在此基础上,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明中心,即集中段意,归纳中心。
在此基础上,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使中心提炼得更快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