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4.(2009·南京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 达到目的的是 ( )





5.(200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取 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 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 一定有Ag+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 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 定有SO D.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


OH-与Mg2+反应产生难溶的Mg(OH)2 沉淀,Ba2+与 生成BaSO4沉淀,这 两个过程互不影响,可以颠倒,加入 可以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防 止加酸使Mg(OH)2和CaCO3的溶解,最 后加酸中和过量的碱及除去 。 [答案] CD



[点评]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 原则”和“三必须”: ①“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 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 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 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 原)。 ②“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带入新

7.现在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 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测定 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 B、C、D后,按表进行实验。产生的现 象如表所示: 实验顺 实验内 实验现象 序 容 没有现象发 ① A+B 生 ② B+D 有气体放出 ③ C+B 有沉淀生成

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写出A、B、 C、D溶液中各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



3.注意事项 (1)除杂试剂需_______________ (2)过量试剂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 序 (4)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二、物质的检验 1.检验的类型 (1)鉴定: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物质 ________一一检验出来。 (2)鉴别:是指有若干种物质,需根据物 质各自不同特性或离子的________反 应把有关物质一一区分开来。 (3)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 质分析推理出被检验物的组成或名称。




●案例精析 【例1】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 +、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 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 序是 (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 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 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 (2)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________”。 (3)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________”。 3.注意事项 (1)选择合理的试剂、试纸,要求选择操 作简单、反应灵敏、现象________的 方法和途径。 (2)不能向待检物中直接加入试剂,必须 另取试样。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检验


解析:分析四种物质及表中实验现象:B +D→有气体放出,则B和D应分别为HCl、 Na2CO3中的一种;A+B→没有现象发 生,则A、B为CaCl2和HCl中的一种,故 B为HCl,A为CaCl2,D为Na2CO3,C为 AgNO3。 答案:CaCl2 HCl AgNO3 Na2CO3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 验 方 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反应中 反应中 反应中有沉 含 有颜 有气 淀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义 色变 体产 或溶解 化 生 ( )


A.NH—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





2.(2009·安徽师大附中模拟)下列除去 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加足量稀硝酸, 过滤 B.除去N2中少量的CO:通过足量灼热 的CuO粉末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适 量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通过足量


解析:硅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硅 酸是白色沉淀,A错;HCO 与盐酸反应 生成的气体,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B错; 加入氯化钡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可能 是氯化银,C错。 答案:D

6.(2007·高考重庆理综卷)用过量的 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 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 溶液①、②、③、④是 ( )

解析:(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 HNO3,有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Na2CO3 溶液,其离子方程式是:CO+2H+ ===H2O+CO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 分别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的原溶液是Na2SO4溶液。在剩余两支试 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的原溶液是NaCl溶液。三次实验中都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NO3溶液。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概念 (1)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 合物彼此分开,得到几种________的 过程。 (2)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 ________而得到纯净的物质。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目的不同,但所遵 循的原则与实验操作却非常相似。


2.基本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________) (2)不减(不减少________)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________易分 离) (4)易复个实验步骤的目的, 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过量NaOH溶液 的目的是除去Mg2+,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是为除去SO;加入过量的Na2CO3 溶液是为了除去Ca2+及多余的Ba2+,然 后进行过滤,除去Mg(OH)2、BaSO4、 CaCO3、BaCO3等难溶物,最后加适量 的盐酸,除去多余的 和调节溶液的 pH。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C、D。


解析:A项,Cu、Fe均与稀HNO3发生反 应;B项,CO还原CuO生成CO2混入N2 中;C项,加入Na2CO3溶液会引入杂质 离子Na+;D项,HCl+ NaHCO3===NaCl+CO2↑+H2O, HCl被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答案:D

3.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 是( )

(2)试剂不变,可先在四支试管中先加入 Ba(NO3)2,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一组 是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CO3和Na2SO4, 另一组不产生沉淀的为NaNO3和NaCl, 再向有沉淀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 HNO3。沉淀溶解放出气体的是Na2CO3, 沉淀不溶解的是Na2SO4,向另一组两试 管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的是NaCl,另一支是NaNO3。



答案:(1)①稀HNO3 气泡(或有气体产 生) Na2CO3溶液 CO +2H+ ===H2O+CO2↑ ②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Na2SO4溶液 Ba2++SO ===BaSO4↓ ③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NaCl溶液 Ag++Cl-===AgCl↓ NaNO3溶液 (2)
装置
应用 实例
注意事项 ①蒸馏烧瓶中 放少量碎瓷 片,防止暴 沸 ②温度计水银 球的位置应 在蒸馏烧瓶 支管口处 ③蒸馏烧瓶中 所盛放液体 不能超过其
蒸 馏
制取 蒸 馏 水


适用 范围
装置
应用 实例
注意事项
利用溶质 在互不 相溶的 溶剂里 溶解性 的不同, 用一种 萃 溶剂把 溶质从 取 它与另 一种溶 剂所组 成的溶 液中提 取出来 的方法
8.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 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 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 下列各题。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 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 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 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 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__________。 (2)若所用试剂不变,只改变加入试剂的 顺序,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



1.熟知常见气体、离子、官能团的检验 方法,并会常用的检验操作方法。 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3.能进行定量检验,掌握基本原理和操 作。 4.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及方法,增 强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1.物质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特性,把混 合物变为单一组分,其方法有物理分离 提纯法和化学分离提纯法。能够根据物 质性质的差异,会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分离;密度不同彼此不相溶的液体,用 分液的方法分离;沸点不同彼此相溶的 液体,用分馏的方法分离。




A.①NaCl ④H2SO4 B.①H2SO4 ④NaCl C.①H2SO4 ④NaCl D.①NaCl ④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②NaOH ③NH3·H2O ②NH3·H2O ②NH3·H2O ③NaOH ③NaOH


解析:从题图所示步骤综合分析,可以 看出第①步分离五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 只能是Ag+与Cl-结合生成AgCl沉淀,第 ②步产生的沉淀和剩余的溶液分别分离 出两种离子,应用NH3·H2O沉淀出Fe3+ 和Al3+,然后用强碱NaOH溶液将 Fe(OH)3和Al(OH)3分离,第④步用SO 将Ba2+和K+分离,故答案为D。 答案: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