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2、《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并公布,自()起施行。
《刑法》对溯及力问题的规定,是采用()的。
3、犯罪必须具备()、()、()、()等四个方面的要件,犯罪才能成立。
4、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犯罪之中。
犯罪动机产生在犯罪目的之()(填“前”或“后”)
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的损害行为。
6、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和()五种,附加刑的种类有()、()、()。
7、管制的期限是(),数罪并罚不得超过()年;拘役的期限是(),数罪并罚不得超过()年;有期徒刑的期限是(),数罪并罚不得超过()年。
8、犯罪的时候()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9、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和()权利的刑罚方法。
适用对象和范围:()犯罪分子、()犯罪分子、()犯罪分子。
10、累犯应当从()处罚。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第一,前后两次犯罪都是();第二,前罪、后罪都被判处()以上处罚;第三,后次犯罪发生在前次犯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年以内。
11、成立自首,要具备()和()这两个法定条件。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况的行为。
不论自首或立功,均可以()处罚。
12、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和()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不是累犯的犯罪分子。
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因其在执行刑罚期间确有()或()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年。
13、我国刑法将追诉期限分为四个档次: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
为()年;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年;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追诉期为()年。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画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
1、赵某在抢劫他人财物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激烈,没有抢走财物,但在争斗过
程中致被害人轻伤,赵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未遂。
()
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3、对正在进行杀人等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
刑事责任。
()
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此罪的,
以累犯论处。
()
5、赵某痛恨李某,将李某诱骗到村外高粱地外,向李某头部猛砍几刀,李某昏
倒在地。
赵某认为李某已死,便将李某拖到高粱地里,然后离去,不久李某苏醒,留下脑震荡后遗症。
赵某的行为应定为故意杀人未遂。
()
6、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的行为。
()
7、某甲13周岁,中学生;某乙15周岁,中学生。
两人预谋,于某日下午6时
持刀窜至一胡同内伺机作案。
某商店送款员丙某,前往储蓄所存款,甲乙即上前,持刀抢过丙的公文包逃窜,包内装有现金一万元。
甲乙二人均不承担刑事责任。
()
8、农民某甲与邻居某乙长期不和,矛盾较深。
甲总想找机会教训乙,使其服贴
自己。
一次吵架时,甲说,今天给你放放血,让你认识认识我。
说着,便用水果刀向乙的大腿猛刺一刀。
不料,因刺断股动脉,血流不止,乙因抢救无效死亡。
甲犯故意伤害罪。
()
9、某甲企图毒死某乙,诱使某乙服了毒药,某乙当夜果然死亡。
某甲认为是毒
发所致,慑于法律威力,遂投案自首。
但经法医鉴定某乙不是被毒死的,而是由于心肌梗塞而死。
某甲的行为犯故意杀人罪(预备)()
10、甲因和乙口角,持一棍殴打乙,因乙躲避致棍击中其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
之后甲发现乙的口袋中有大量现金,于是将现金拿走。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
11、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吃
后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
12、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
手拷在窗户铁栏杆上,要求丙交付赎金3万元。
约2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现金交给甲、乙。
甲、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
13、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
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14、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
终了之日起计算。
()
15、张某驾驶摩托车行进中,被12岁小学生王涛乱扔石子击中面颊。
张某捂脸
时致车辆失控,将一骑自行车的人撞成重伤。
张某和王涛对此不承担刑事责任?()
16、王某想同妻子黄某离婚,几次提出都遭拒绝,遂起杀害黄某的恶念。
一天暗
将毒药放入黄某饭碗中,不料幼子分食了放毒之饭与黄某一起死亡。
对于幼子被毒死,王某系间接故意。
()
17、周某与邓某外出,路上遇到素不相识的徐某和李某。
周挑衅骂他们,为此,
双方发生口角,对骂。
周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向徐左胸猛刺一刀,然后扬长而去。
徐被刺破心脏而死亡。
周某对徐某死亡结果的发生系间接故意。
()18、某甲上山打猎,看到一只猎物在前面草丛中,同时又发现一个小孩在附近割草。
他自恃是射击运动员,枪法高明,不可能伤及小孩,不料子弹走偏穿过小孩左肩,造成伤害。
某甲的行为是过失伤害。
()
19、刑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
用的犯罪分子。
()
20、对被宣告管制、拘役、缓刑、假释的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或监督、考
察。
()
21、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在量刑时应当免除刑罚。
()22、惯窃犯甲教唆某国有企业保管员乙在值夜班时充当内线潜入仓库。
两人盗得
大批国家财物,甲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乙。
甲、乙的行为性质是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
23、甲某(38岁)酒后驾车行驶,在超车时将机动车道上系鞋带的妇女郑某与其
子李某撞到(李某当场死亡),并将郑某挂于车下。
甲某在明知车下有人的情况下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余米而致其死亡。
本案中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24、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
院、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
25、因犯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
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按抢劫罪定罪处罚。
()
26、伪证罪的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
三、简答题:对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刑法练习一答案:
一、填空题
1、罪行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1997年10月1日、从旧兼从轻
3、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4、直接故意、前
5、正在进行、超过必要限度
6、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7、3个月以上2年以下、3、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2、6个月以上15年以下、20
8、十八、怀孕
9、危害国家安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10、重、故意犯罪、有期徒刑、5
11、自动投案、如实供述、揭发他人犯罪、重要线索、从轻或者减轻
12、拘役、3、悔改、立功、二分之一、10
13、5、10、15、20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三、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一般采取双罚制,《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