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周边关系的稳定,而周边关系的稳定将取决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解决。
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周边的问题也很棘手。
朝鲜核试爆就是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基于“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推进了一些周边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但是,由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复杂性,加之安全机制尚未成形,有些地区甚至仍深陷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之中,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周边出现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紧迫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变化,对此应高度重视,并应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制定通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
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
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
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东北亚,历史问题迄今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
日本不能在彻底深刻地反省、总结近代侵华战争的前提下早日面向未来,成为我国与日本建立互信的一条鸿沟。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
这是时隔7年中国总理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也是中日打破政治僵局之后的“融冰之旅”,使中日关系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然而2010年9月7日,我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遭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还抓扣中国渔船船长。
钓鱼岛的归属问题、东海海底资源开发问题更为凸显,引起了两国民众的“口水之战”,两国的经济交往、民间往来倍受影响。
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危机。
但中日两国始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搬不开的邻居。
作为世界上两大举足轻重的经济体,中日两国的矛盾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影响着世界的和谐稳定。
对于俄国,俄罗斯是世界主要力量之一。
我们将按照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共识,努力维护和发展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相互合作、安全上相互信任的新型睦邻关系。
在西南方,我们与周边中小国家的友好关系历经时势变迁考验,具有强大生
命力,他们是我们靠得住的朋友、信得过的伙伴。
2010年12月15日至19日,温家宝总理应邀对印度、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
此访是我国着眼于加强周边睦邻友好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南亚重要国家,也是我国重要邻邦,中印、中巴关系的发展对南亚、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有着重要影响。
温总理也称:“中巴永远是兄弟,中巴友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中巴关系坚如磐石,历久弥新。
”我们重视巩固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的传统友谊,将继续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东南亚,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也得到持续发展。
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主要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和合作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共识。
我们以东盟和中日韩的合作(10+3)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继续尊重和发挥东盟的重要作用,在深化经济融合的同时,以非传统安全领域为切入点,推动10+3逐步开展政治和安全对话,丰富其合作内涵,引导其全面发展。
在目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东盟市场有更多有利的发展机遇。
具体说到与越南的关系,2010年是中越两国建交60周年,同时也是中越友好年和滇越铁路通车100周年。
中越两国举办了一系列友好的交流活动,掀起了中越关系的一个小高潮。
但是,中越之间也存在一些纷争,比如边境问题、北部湾划界问题……
再说到与中国远隔一个太平洋的美国的关系,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一直以来都喜好掌控世界、干涉他国经济政治。
虽说中美关系在近十年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总体说来,双边关系仍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美国一直就人权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给中国施加压力,并不断干涉台湾问题,企图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中美关系时好时坏,扑朔迷离。
但我认为,中美双方始终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关系。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谁也离不开谁。
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
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
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巨大提高,中国营造周边环境的能力有了很大增强。
面对当前的周边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它的国际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物质实力。
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当前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提升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的能力。
其次,是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
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
在中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由于中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
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
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第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中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
中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中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
现在,中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最后,是加强软实力建设。
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善中国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认识和印象,使中国形象在这一地区更具亲和力。
同时要保持中国在战略上的威慑力,努力维持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