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国家财政练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81 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 30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80 074亿元,同比增长10.9%。
这表明()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②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③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根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的增长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①④当选。
材料未涉及税收的作用和分配政策,②③不符合题意。
2.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
这说明()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④财政收支要保持完全相等的最佳状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C。
财政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被闲置,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因此,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①当选;“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②当选。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③错误;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④错误。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该比例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一举措()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②表明我国财政收支出现赤字③是财政保障民生的具体体现④必将减少国有企业利润收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利润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①正确;“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财政保障民生的作用,③正确。
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均应排除。
4.2018年,国家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继续加大。
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贴,目前小学生每人每年1 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 250元。
这表明()①国家财政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利益分配关系②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国家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民生的投入④国家财政是促公平、兜民生的重要物质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继续加大,通过公共分配,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平,说明国家财政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利益分配关系,①符合题意;国家加大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体现了财政是促公平、兜民生的重要物质保障,④符合题意。
加大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体现的是财政在促进公平、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没有体现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国家利用财政加大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不能表明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③不符合题意。
5.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投入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超过百亿元。
这体现国家通过财政()A.促进居民收入增加B.保持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资源合理配置D.提高汽车生产效率解析:选C。
我国实行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体现了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应选C项。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以下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①减少审批,放宽市场准入②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③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④增发纸币,扩大货币供应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从材料可以看出“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①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②③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符合题意,应选。
④属于货币政策,不符合题意。
7.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发力。
下列措施符合该财政政策要求的是()①减税降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②降低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④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扩大社会总供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围绕“双引擎”发力,应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要求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①③符合题意。
降低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②不符合题意;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会扩大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④说法错误。
8.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环境保护税法》明确规定,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环保税;对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保税的,则不再征收排污费。
这表明()A.税收的征收标准具有不固定性B.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C.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D.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解析:选D。
新《环境保护税法》对征收环保税作出明确法律规定,这表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应选D项。
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
9.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
而按照我国税法,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
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税收() A.确保国家职能实现B.取之于民、用之于民C.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D.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解析:选C。
按照我国税法,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说明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应选C项。
A、D两项是税收的作用,B项是我国税收的性质,均与题意不符。
10.2018年1月1日,中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
开征环保税意味着中国在完善绿色税收体系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也意味着施行了40年左右的排污收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此次,征收对象主要是四类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①目的是增加税收收入,增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力度②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彻底缓解生态环境之忧③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④是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
征收环境保护税能倒逼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③入选。
“开征环保税意味着中国在完善绿色税收体系上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体现了《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是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该法规定了征税对象,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④入选。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目的是保护环境,而不是增加税收收入,①错误;环境问题不能仅仅靠某一部法律来解决,②说法太绝对。
1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专题座谈会上指出,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也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有诚意的减税计划。
这表明我国()①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②继续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③要给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④财政收入将大幅度地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实行减税计划,表明我国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①当选;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③当选。
②是货币政策,题干强调的是财政政策,不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结构性减税不会造成财政收入大幅度地下降,④说法错误。
12.广州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预约办税,为纳税人节省办税成本。
据统计,2017年1-7月,广州151万户次纳税人通过微信预约方式办理国税业务,同比增加48万户次,增长40%,办税等候时间持续下降,降幅达到46%。
这表明()①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②广州纳税人有较强的自觉纳税意识③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④广州税务部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B。
大力推行预约办税,为纳税人节省了办税成本,表明广州税务部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④当选;大量纳税人通过微信预约方式自觉办理国税业务,表明广州纳税人有较强的自觉纳税意识,②当选。
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情况下,我国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
2018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 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
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
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
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我国减税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聚力增效的。
(26分)解析:首先要结合设问找出材料中相应的表述,然后依据材料调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组织答案。
解答第一小问,要有辩证思维。
从眼前看,减税会导致财政收入增幅下降,但从长远看,减税能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经济增长,反过来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第二小问相对较容易,主要是把材料中的“转移支付”“公共性、普惠性”“创新驱动”“三大攻坚战”等关键表述,转化为与财政相关的知识,组织作答即可。
答案:关系:①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推行结构性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会遇到一定的压力;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随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明显,这又为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点6分)做法:①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推动社会公平;(3分)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脱贫的投入,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4分)③发挥财政资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作用;(4分)④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发挥财政资金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
(3分)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总基调后,国务院又发文支持各地区在房地产税等方面探索创新,使房地产税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