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护士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护士护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小儿疝气手术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护理后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住院时间为5.25±1.26d,短于对照组的10.63±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疝气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疝气;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小儿疝气是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为1%~4%。

其发病原因为婴儿出生后的鞘状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腔隙生成,最终引发腹腔内容物突出体表[1]。

早期疝气患儿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剧烈的呕吐、发烧、肠梗阻等症状。

如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2]。

临床上大多给予患儿手术治疗并施以护理,本文为研究小儿疝气手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特采用2组不同的护理方法对2组患儿进行护理,并将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6月~2021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其中男患儿30例,女患儿20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4.63±1.36岁;双侧发病18例,左侧发病10例,右侧发病22例。

对照组50例,其中男患儿32例,女患儿1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4.75±1.26岁;双侧发病20例,左侧发病9例,右侧发病21例。

2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为其安排病房,并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工作,如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B超等。

给予患儿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补充血容量,并做好胃肠减压的术前准备工作等,且嘱咐患儿术前8h禁食。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观察病情、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调整好病房内的温度26℃和湿度50%,因患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发育未成熟,病房内外的温度差异过大极易对患儿的体温造成不良影响,如感冒、发烧等。

且由于患儿对冷刺激耐受性较差,因此,冬季的手术应尽量减少暴露机会及裸露面积。

另外,要避免一切外来的光线和噪音影响患儿的休息和睡眠,从而给患儿塑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1.2.2心理护理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治疗限制其日常活动、对疾病不了解、对手术的恐惧等因素易产生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给予此类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了解其住院前的习惯,鼓励家长把患儿喜爱的玩具和物品带到病房,尽量满足其兴趣。

并通过安慰、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之尽快适应住院生活。

同时,要有适当的环境刺激,如颜色、声音等,使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呵护,以停止哭闹,便于顺利执行护理措施。

1.2.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明确麻醉和手术进行的步骤和方法,并配合麻醉师对患儿进行麻醉。

调整好患儿的体位,取平卧位,并将其臀部垫高。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对患儿腹部充气,速度为先快后慢,严格控制气腹压力平衡8~12mmhg,以防止患儿的心脏功能受到损害。

并在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4术后护理大部分患儿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消失,意识未完全恢复。

护理人员应将患儿安全的送回病房,去枕并保持平卧位6h,之后调整为半卧位。

做好患儿呼吸系统的管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如有异常,要立即报告医生,以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并严密观察患儿的切口有无渗血情况发生,且定时清理切口,保持其干燥。

1.2.5疼痛护理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患儿的切口处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且在24h内最为强烈。

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并安慰患儿,同时要引导患儿对疼痛原因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适当按摩和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感。

必要时,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可遵医嘱给予患儿小剂量镇静药物,避免其出现躁动和哭闹不止的现象。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为5.25±1.26d。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住院时间为10.63±1.65d。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P<0.05。

3讨论目前,我国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疝气患儿如不及早进行治疗,疝块不断脱出,疝环口会逐渐老化,最终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为日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3-4]。

临床上大多给予患儿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

常规护理是护理人员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明确指示后再为患儿实施护理。

而综合护理干预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患儿的实际病况为前提,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5-7]。

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护理研究成果、患儿的各项功能康复的潜力、护理人员和患儿两者本身的能力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最终达到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并保持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目的[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5.25±1.26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疝气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宫颖.272例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21,234:59-60.[2]钟海燕.小儿疝气手术的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21,2711:149.[3]冯霞.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1,833:231-232.[4]张兴芬.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21,77:132-133.[5]宋晖.68例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1,1113:709-710.[6]张二凤.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21,816:595.[7]赵卿,蒋慧.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1,1220:58-59.[8]兰小米,张倩.术前亲情护理在小儿疝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21,1412:117-118.[9]张晶.人文关怀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1,1922:3043-3044,3101.二:审计外科手术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目的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对其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结果4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对其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问题加以认识后,我们发现一共发生了2例护理风险事件,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65%。

这些护理风险问题一旦出现后,就会对手术开展过程以及术后康复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护理人员自身的身体素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这两方面管理和控制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应对措施;分析神经外科手术的病情特点一般都比较危急,且病情比较严重,一旦没有及时开展手术治疗,很可能会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1],因此该科室的护理工作开展非常必要,并且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针对此神经外科手术室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开展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升我院神经外科科室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手术成功率。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4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对其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30例,女13例。

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1.90±5.02岁。

1.2研究方法:4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对其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2]。

2结果4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对其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问题加以认识后,我们发现一共发生了2例护理风险事件,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65%。

这些护理风险问题一旦出现后,就会对手术开展过程以及术后康复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3讨论3.1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问题分析:第一,术前护理风险[3]。

主要包括错接和体位错误两方面。

主要就是患者在手术前存在一定的意识功能障碍和其他方面的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为临床医护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错接患者的情况。

同时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固定,很可能由于长时间体位固定不当,使得患者的身体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不适反应,比如皮肤损伤、压疮等,从而给患者带来其他不良反应。

第二,术中风险。

手术位置选取错误是手术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不够认真细致,没有完全按照手术操作规程执行手术操作,引发手术位置出现模糊情况,引起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不正确的使用仪器设备也会导致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问题,比如手术前没有检查机器设备运行情况,没有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维护,使得手术过程中,设备运行出现故障,耽误了手术治疗时间,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第三,术后风险。

术后没有正确运送患者回到病房,在运送途中速度过快等导致管道脱落,或者是手术运送过程中将患者相关的检测指标记录结果丢失,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病情诊断和检测。

3.2应对措施:在手术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到三查七对,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安全开展,有效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同时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可以保证每一位神经外科的患者都佩戴相应身份腕带,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核对提供较多的方便,术前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开展,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加强核对检查,避免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