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导航教育港澳台联考周考三

华师导航教育港澳台联考周考三

华师导航教育港澳台联考周考三
历史试卷
1、商朝都城遗址“殷墟”出土了大量篆刻有卜辞德甲骨,“殷墟”位于今河南()
A、郑州
B、洛阳
C、商丘
D、安阳
2、秦朝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3、230年,东吴派遣将军卫温率军进入台湾,台湾当时被称作()
A、夷陵
B、澎湖
C、夷洲
D、琉球
4、唐中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唐德宗任用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
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租庸调制
D、摊丁入亩
5、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获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
A、靖康之变
B、靖难之役
C、土木之变
D、陈桥兵变
6、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察官民行为。

负责指挥锦衣卫的是()
A、宦官
B、皇帝
C、内阁大学士
D、刑部尚书
7、一位清代官员在信中说:“旧党之阻挠,八股试贴之无用、部议之因循守旧,大臣之不明新学,上皆言之。

”信中所说的“上”是指()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8、1879年,康有为游历设有租界的上海等地后说:“彼族宫室桥梁道路之整,巡役狱囚之肃、舟车器艺之精,而我首善之区一切及与相反。

”这句话反映出()
A、康有为维新变法的主要思想已经形成
B、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西之间的差距
C、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D、租界是西方列强侵华的桥头堡和基地
9、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

为实现这一方针,日本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对外关系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改定新约,实现关税自主
B、废除了英美等国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D、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
1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民族党派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其中主要以海外人士为主的民族党派是()
A、中国民族同盟
B、中国民主建国会
C、九三学社
D、中国致公党
12、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露易丝.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这次谈话是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形象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些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轻工业比较发达
B、农业有较大进步
C、重工业十分落后
D、工农业发展失调
14、一份《新闻简报》中写道:“广东连县星子乡田北社水稻亩产6万多斤的大卫星,广西环县又放出13万斤的卫星来。

”这则报道反映的时期应是()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18世纪末,法国军民高唱《马赛曲》,走上前线抗击外敌入侵,取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这次战役发生在()
A、几轮特派统治时期
B、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拿破仑统治时期
16、每个人,只要他不违反正义法则,就可以完全自由的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就可以完全自由的以自己的勤奋和资本与其他任何人即任何阶层的人的勤奋和资本相竞争。

提出上述自由放任主义的是()
A、弗兰西斯.培根
B、亚当.斯密
C、霍布斯
D、伏尔泰
17、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新的工业群包括()
A、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B、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煤炭工业
C、纺织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
D、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电器工业、石油工业
18、1830年,原棉几乎占美国出口的50%,其中大部分运往英国,而在运往英国的原棉中76%来自美国南方各州。

棉织品一般占英国出口的48%,其中输往美国的占33%。

据此可知()
A、棉花是内战前美国经济的支柱
B、奴隶制是南方棉花种植园的基础
C、对外贸易是英国经济的生命线
D、英国工业革命与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又密切关系
19、华盛顿会议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进行了调整,下列关于华盛顿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加剧
C、对军备竞赛有所限制
D、美日同盟得到加强
20、“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下列各项中,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宗旨的是()
A、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B、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C、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

统一战线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

国民党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或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被释放了,其他逃亡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______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回答: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进行抗战的表现。

2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探险的不同动机交织在一起,并彼此强化……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他答道:“基督教和香料”。

材料二:
第一,作为上述海洋的宗主和统治者的两位陛下今后对哥伦布阁下赐以他个人以及靠自己的技巧在这实现而且获得的一切岛屿和大陆的海军司令。

其次,国王和女王陛下对哥伦布阁下赐以上述他在海中所发现或获得的一切大陆和岛屿的钦差和最高总督;要他总辖其中每个地方以及任何地方并指派充任各种官职的人员,而两位陛下则享有遴选他们认为最合适者的权力。

再次,在此后赐予哥伦布的上述海军司令辖境内从一切购买、交换、发现或得到的珍珠或宝石、金银及其他任何种类、形式和名称的货物上,同意都归他管并自留十分之一,即计算在这方面的一切费用,在从整个的纯利益中把其余的九成交给两位陛下后,同意他自己留下的这十分之一并随意来使用这一部分。

_____西班牙统治者与哥伦布签署的《圣塔菲协定》(1498年4月17日)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动因。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班牙统治新发现土地的基本原则。

(9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0分,任选2题作答。

共60分
23、说明宋元时期内地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评价黄道婆的贡献以及历史作用。

(30分)
24、简述20实际30年代前期国民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的内容以及作用。

(30分)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完成了战略转折。

从战争双方的角度,结合具体史实,指出战略转折得到实现的政治、军事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