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弹拨乐器---古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弹拨乐器---古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弹拨乐器---古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我国的民族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这些传统乐器,让中华古老文化在神州大地上永久不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筝
2、能够让学生掌握古筝的正确演奏姿势
3、能够让学生掌握古筝的正确演奏手型
三、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此班级是经过学校深思熟虑及筹备已久后,刚刚成立起来的课外兴趣古筝基础训练班,学生人数为10人,古筝器材暂有6台,之后会慢慢增加人数和设备。

这10位学生都是对古筝这门乐器有浓厚的兴趣,渴望了解和掌握这门演奏技巧。

2、教情分析:教师团队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这一古老弹拨乐器------古筝,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奏方式。

四、教学重点:
1、掌握古筝的正确演奏姿势
2、识记古筝弦面上的音
五、教学难点:
掌握古筝的正确演奏手型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筝六台、调音器、古筝支架、指甲、谱架六个、琴凳、专业胶布、小剪刀、课本。

八、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经过前几个星期的筹备工作,我们的古筝基础训练班正式成立啦!(热烈鼓掌!)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音乐基础较好的,我们将共同探索古筝之美。

目前,我们的器乐设备有限,但相信不久,我们的班级力量会越来越壮大!”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古筝吗?听过她那美妙的音色吗?”
(学生回答)
师: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弹奏一首《茉莉花》片段,聆听后请同学们说说古筝音色的特点。


生:聆听后,讨论。

师生总结:优美、清脆、流水般……
打开课本P36.
2、古筝简介
古筝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流传至今,演奏风
格和流派多样,有古朴典雅的客家筝、委婉抒情的陕西筝、华丽柔美的潮州筝、高亢泼辣的河南筝等等。

3、古筝的结构
古筝结构为筝首、筝尾、前梁(前岳山)、后梁(后岳山)、面板、侧板、筝弦、筝码(雁柱)、出音口等部分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

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 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

4、古筝的演奏姿势
①教师逐一讲解和示范
古筝的演奏姿势分为坐式、立式、盘式、跪式,随着当代新民乐舞台演绎的需要,古筝有时也采用立式,但最普遍的是采用坐式。

凳子的高度能使演奏者两腿自然弯曲成90度为宜,双膝稍微并拢,左脚稍前于右脚,右脚踩在地上或筝支架的横木上。

臀部坐在凳子的1/2或1/3处,不要坐满整个凳子,不然姿势不好看也不精神。

身体离古筝大约一拳到两拳的距离,注意肩膀要打开,上身保持直立。

双肩手臂自然放松打开,肘、腕自然弯曲。

右肩与前梁对齐。

两手手背放平,与古筝面板平行。

手掌心向下呈半握拳状。

双手轻轻放在琴弦上,大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

②学生模学,教师逐一检查、纠正。

③请坐姿标准的学生作示范。

5、古筝演奏指甲的佩戴方法
(1)、准备:
①分辨出左、右手拇指佩戴的假指甲。

②准备好古筝专用胶布、小剪刀。

(2)、教师示范佩戴要领。

(把准备好的胶布粘在假指甲上,将指甲凹槽部分对齐(两手大拇指斜侧)贴在手指面上,注意假指甲不要超过第一关节,以免影响弹奏,最后将固定好的指甲用胶布适力粘好,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


(3)、学生模仿试戴。

(4)、教师逐一检查、纠正。

6、古筝的演奏手型
双手半握拳(呈手拿鸡蛋状),拇指与食指间呈“C”状,两手轻放弦面,掌心应垂直于弦面。

弹奏时和结束时,手型都应保持原来状态。

(1)、学生模仿试戴。

(2)、教师逐一检查、纠正。

7、古筝的基本演奏指法
古筝演奏指法多样,除了最常用到的“勾指(“⌒”)、“托指”(“└”)和“抹指”(“、”)这三种最基本的演奏指法外,还有颤音、滑音、历音(花指)、琶音、摇指等等。

教师可示范几种演奏指法给学生欣赏。

8、认识古筝弦面上的音
黑色和绿色音符(次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的“1、2、3、5、6”和次高音组“1”)代表的是古筝弦面上直接可以弹奏出来的音。

如:
绿色音符(次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的“5”)代表的是古筝弦面上绿色的弦,也是不同音高的“5”音。

九、拓展
请学生在琴上找出下列旋律中的音:
十、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师、生总结:认识了古筝的结构、掌握了古筝的演奏姿势、指甲的佩戴方法、演奏手型。

也了解了古筝的基本演奏指法及弦面上的音。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演奏古筝呢?”
“好,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筝的具体演奏方法。

我们将选择一首客家童谣进行学习演奏,请同学们在课外时间里好好复习巩固这节课的内容。

下课,谢谢大家!”
十一、教学反思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从听觉和视觉上直观感受了古筝这一古老弹拨乐器,认识她的构造等。

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们基本能掌握古筝的演奏姿势、指甲的佩戴方法,但演奏的手型还要加以指导,有些学生太过紧张,以至于整个身体都是僵硬无表情的。

我们要学会放松,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去弹奏。

在拓展活动这一块,有七个学生都能准确地把对应的音找出来,其中有三个能快速的找对,但有三个学生思维慢点。

万事开头难,希望她们慢慢的进步吧。

接下来的课程里,同学们将学习更重要的演奏指法,弹奏始、终,保持手型原状尤为重要,布置
学生在家多多巩固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