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频器实验报告分频器实验报告start simulation直至出现simulation as suessful,仿真结束。
观察仿真结果。
时序仿真图:六.实验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通过本次实验,初步掌握了语言的初步设计,收获颇多。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老师同学的相互讨论对这个实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最初建立工程的地方出现了不少问题,因为没有详细阅读教材,导致无法成功建立工程运行程序,最后认真熟读教材后,解决了问题。
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解决,让自己更好的掌握这一软件的基础操作,为下一次试验打下了见识的基础。
篇五:八位十进制分频器实验报告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实验报告姓名:赵娅琳学号 10950214 班级:通信工程专业201X级 2班实验项目名称:8位16进制频率及设计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所属课程:数字设计基础实验室BEGINIF CLKK'EVENT AND CLKK='1' THEN --1Hz时钟2分频Div2CLK <= NOT Div2CLK; END IF; END PROCESS; PROCESS BEGINIF CLKK='0' AND Div2CLK='0' THENRST_CNT<='1'; --产生计数器清零信号ELSE RST_CNT <='0'; END IF; END PROCESS; Load <= NOT Div2CLK; CNT_EN <= Div2CLK; END behav;3、十进制计数模块(1)、此模块先设计单个十进制计数模块,再设计八位十进制计数模块,将线设计好的单个十进制计数模块用元件例化语句构成八进制计数模块,就将可以完成八位十进制计数模块的设计,这件设计的好处是,减小了程序设计的复杂度,而且层次感强。
(2)、主要涉及两个程序如下。
librar ieee; --单个十进制设计use ieee.std_logi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_unsigned.all; entit nt10 is --定义逻辑端口语句portvariable qi:std_logi_vetor; beginif rst='1' then qi:=; --清零端elsif fx'event and fx='1' then if ena='1' then if qi<9 then qi:=qi+1; out<='0'; --使能端为高电平开始计数elsif qi=9 then qi:=;out<='1'; --计数值到达9时,qi端清零,out输出1 end if; elsif ena='0' then qi:=; end if;end if;out<=qi; end proess; end behv;附送:切实做好201X年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201X年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人武部党委,*工业园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各人民团体:为全面实施“产业兴县”战略,落实《*产业发展规划(201X-201X)》,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巴发〔201X〕2号)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经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做好201X年产业发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提高做好201X年产业发展工作的认识201X年,全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科学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产业发展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全县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共识,进一步巩固了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培育了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全县产业发展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201X年,是我县全面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的关键之年,做好201X年的产业发展工作,是我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我县早日实现人民致富、财政增收的富民强县奋斗目标的必要措施。
各乡镇、各部门务必切实提高做好201X年产业发展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产业发展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宏观指导,配套扶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工作机制,加快产业发展步伐,确保“产业兴县”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201X年产业发展工作目标全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平台工程、落地工程、品牌工程,力争工业实现总产值13.9亿元,增长22%;增加值达到4.66亿元,增长2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达到6.38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以创建全省生猪大县、蔬菜大县、魔芋大县、药材大县、柑桔大县、杂粮大县为目标,使农业总产值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6.7%;培植文化亮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大县,努力争创全国旅游强县,创建神农溪AAAAA级景区和水布垭AAAA级景区,接待游客达到100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9000万元,税费收入1500万元。
使产业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城市更新、产业更优、实力更强、人民更加富裕的目标。
各产业201X年具体发展目标如下:电力产业发电量达到4.2亿千瓦时,实现产值2.1亿元,税收2196万元。
其中县电力公司发电量达到2.37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55亿元,税收1400万元。
煤炭产业压滤机滤布实现产量60万吨,产值1.2亿元,税收201X万元。
建材产业实现产值6900万元,税收300万元;药化产业实现产值3000万元,税收100万元。
白酒产业实现产值6500万元,税收130万元。
畜牧产业饲养生猪110万头,出栏65万头,屠宰20万头;饲养山羊15.6万只,出栏7.8万只;饲养家禽123万只,出栏61万只。
实现产值7.5亿元。
烟叶产业种植面积6.7万亩,收购烟叶16万担,实现产值8000万元,税收1600万元。
蔬菜产业总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产值2.1亿元。
魔芋产业总面积达到5.6万亩,实现产值2.2亿元,出口创汇50万美元。
茶叶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鲜干果产业柑橘板块基地总面积突破11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
桑蚕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
小杂粮产业基地面积达到7万亩,实现产值5040万元。
旅游产业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滤布厂实现直接收入9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68亿元。
文化产业建好民族文化公园并对外开放,培育扶持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抓好龙头企业和已有文化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物流产业逐步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培植2至3户辐射本地区、收入过亿元的知名物流企业。
铁矿产业继续做好产业发展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
三、进一步追加措施,确保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一)强化产业发展组织领导。
进一步落实“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主抓一个产业、负责一家龙头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产业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抓好各产业工作的信息收集、工作督查、综合协调和目标考核,确保17个重点产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狠抓落实,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
(二)切实抓好优势产业项目建设。
重点抓好30万吨炼钢工业试验、煤矸石综合利用、益濠公司服装基地、5万头生猪养殖、支井河流域开发等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
各产业工作专班从资源分布、市场需求、融资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认真研究,找准发展方向,规划发展布局,精心筹划和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
做好项目库的动态管理,把项目库的更新工作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优先17个重点产业项目的申报,千方百计帮助项目业主争取财政和金融部门的政策性支持,解决好项目资金瓶颈问题。
(三)加大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的重点工作来抓,亲自过问项目,亲自接待客商,亲自解决问题。
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充分调动项目业主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广泛开展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和在外人员的乡情、亲情招商,鼓励全民创业和我县在外事业有成人员返乡创业。
重点围绕17个重点产业配套,突出产业链招商。
牢固树立招大商、引大资的招商引资理念,千方百计在引进大项目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上有突破,争取建设一批投资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四)实施产业品牌战略。
加大“绿葱坡白萝卜”品牌保护力度,做好“高山、绿色、无公害”文章,创建一批新的蔬菜品牌。
引导魔芋科学种植,推进标准化生产,培植名优魔芋品牌。
支持时珍堂药业新上项目,借鉴已获国家GAP认证的“*玄参”品牌创建经验,研究药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扩大药材种植面积,创建药材品牌。
稳定茶叶种植面积,支持金果茶叶公司发展壮大,提升茶叶品牌。
支持沿渡河电业、德赛电业等电力企业的发展,抓好煤矸石火电综合利用项目开发,创建电力品牌。
以恒兴公司为龙头,培植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创建畜牧品牌。
继续抓好神农溪旅游、三峡白酒、雷家坪椪柑、土家人小杂粮等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工作。
(五)建立产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
各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必须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建立产业发展档案和督查台帐,集中精力,跟踪服务,每季度将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根据各产业及其龙头企业发展状况,不定期举行银企、政企座谈会,及时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各乡镇、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规定,加大综合整治和督促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损害产业发展的人和事。
(六)加大产业工作宣传引导力度。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和推介会、研讨会、展览会等形式,加大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行政干部学校继续做好《*产业》的编纂发行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积极配合,及时提供产业发展动态及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