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纪念馆介绍
抗战历史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1943年12月, 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 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 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敌后 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 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 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 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抗战历史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 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 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 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 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 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 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 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 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 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 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 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战历史
正面战场的展开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下了“以空间换时间,积 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为了吸引日本把侵略重点 放到日军难以施展的山川河流众多的东南,利用山 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抵消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尽量消 灭日军有生力量,避免在利于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发 挥的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与日军作战,扩大战场, 分散敌军兵力,为中国争取部分战争主动权,蒋中 正决定在上海发动战争。中国国民革命军扮作保安 队进入上海市区。
结束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烈士永恒, 共产万岁!
10/10/2014
PowerPoint
END
>> 2 >>
>>
0
>>
1
3
>>
4
>>
简
介
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 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 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 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 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 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 着14口方形古钟,象征着14年抗 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 警钟长鸣 。陈列有1931年 “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 本投降这一历史时期的抗战文物 及图片资料。以声光结合立体画 面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的侵华罪 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 景。
抗战历史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 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 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 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在此阶段, 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 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 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日本侵略军集中了 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 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 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 “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 场。
继承先烈遗志
>>
0
>>
1
>>
2
>>
3
>>
4
>>
此处添加单位名称
目录
抗日战争纪念馆介绍 展厅及文物照片 抗战历史
简
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丰台区宛平城 中心,距卢沟桥500米。 1987年7月6日落成。 为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而建。 纪念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 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 整个台基有8级台阶象征全国人民8年抗战, 二进台基有14阶台阶象征东北人民14年的抗战。 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由序厅、展厅、半景画馆 三部分组成。
纪念馆中的 文物——左权 将军的家书
10/10/2014
纪念馆中的文物——左权将军的家书
“前托郭述申同志带给你的一包东西:有几件衣服几张花布一封信,听说 过封锁线时都丢掉了,可惜那几张布还不坏,也还好看,想着你替小 太北做成衣服后,满可给小家伙漂亮一下,都掉了,这怪不得做爸爸 的,只是小家伙运气太不好了”。〈左权致刘志兰第三封家书)1941 年五月二十日〉“志兰:。。。。。。半年来没接到你的信,时刻担心 着你及北北的一切。……..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 酷仍然如故,新的花样就是放毒…….因为毒伤老百姓很死了一些人,伤 的很多.女县长刘湘屏中毒非常厉害,全身发烂,皮肤掉了三分之二,幸而 医治较早,大概可以不死了,其痛苦之极也可想而知。……亲爱的,时刻牵 挂着你,你当同感,别后将两年了,不能不算久,愿共同努力,多多工作多 多学习渡过未来的两年吧.”(左权致刘志兰第九封家书.1942年4月1日)此 信写完后不到两个月,左权将军就壮烈殉国了。“在共同生活中,你有 着潜移默化的力量,我更是一个热情、积极的、幻想很深的青年,在 你旁边渐变得踏实、深沉,一面开朗地认识革命事业的伟大规模,一 面体验到人生的丰富意义。”“虽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但我不愿 去相信。…….或许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 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光荣,……在任何困难之下,咬着牙齿渡过去。有一 点失望和动摇都不配做你的妻子。
10/10/2014
抗战历史
第一阶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1938年10月广 州、武汉失守,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在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值日本 近卫文麿内阁。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 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 这要求。日本军阀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 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亦有说,根据“辛丑条约”驻扎 的日本军阀在宛平附近演习时遭到国民革命军的枪击, 而向中国守军进攻。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是第二十 九军吉星文团。
抗战历史
日本投降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 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由于此时美国的原 子弹已试验成功,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的参战并不抱太大兴 趣,所以未邀请苏联协商或署名,造成苏联颇为不满。 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先苏联 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 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随即 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并立刻于于8月9日出兵中 国东北。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部署在中国东北和朝鲜 半岛,苏联红军投入到远东战场则多达150万人,双方的装备也相 差悬殊,于是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
简
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坐落在七七事变发生地— —北京市卢沟桥旁原宛平 县城内,落成于1987年。 基本陈列由3个综合馆、3 个专题馆(日军暴行、人 民战争、抗日英烈)和1 个半景画馆组成,共有照 片和资料3800件、文物 5000件。
简
介
综合馆展示全国抗日战争全过程;日军暴行专题展 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其中有“七三一”细菌 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的现场复原陈列;人民战争专题 馆展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和浴血奋战 场景,其中有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 役的介绍;抗日英烈馆展示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 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 等人的英雄事迹;半景画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 模拟七七事变战场,形象生动。
抗战历史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 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 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 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恶化,兵力不足与物资 紧缺到惊人的程度:橡胶、钢铁被列为国家资源,禁 止向民间出售;华北地区的资源生产遭到当地民兵与 八路军连续不断的袭扰,绝大多数地区丧失了生产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