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楚辞楚地楚文化

楚辞楚地楚文化


二、楚文化
2、“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__民风的浪漫和 剽悍
“荆楚”的由来:
“荆、楚、一木二名,故以国号,亦得 二名。”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痛楚”与“苦楚”
牡 荆
二、楚文化
3、热烈动荡、诡谲奇丽 __高度发达的楚国艺术
音乐、舞蹈、歌曲
礼 中庸平和
美 娱神娱人
三、楚

1、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 张汤传》。其本义,当 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 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比《诗经》晚约三百年。 “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宋 黄伯思 (《东观余论》)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 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16篇, 书名题作《楚辞》。
三、楚

书楚语:使用楚国的方言,如“些”、“兮”等。 作楚声: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 纪楚地: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
有“洞庭”、“沅”、“江”
等地名 物产
名楚物:“兰”、“蕙”、“薜荔”等
三、楚

2、“骚” 、“骚体” 、“骚体赋”、“风 骚” 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 艺文志》) 《诗经》与《楚辞》被后人合称为“风骚”
楚 辞
一、楚

春秋五霸: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楚子”与“我 蛮夷也,不与 中国之号谥”。
一、楚

战国诸雄中,版图 最大,人口最多 。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汉王朝的建立,某 种意义上讲是楚人 的胜利。
二、楚文化
1、“江汉川泽山林之饶” __经济、军事上的富庶 与 强大
“带长剑兮挟秦弓”__先秦青铜冶铸的最高水 平 __“干将莫邪” 是春秋战国时拥有黄金很多的国家 。 北方无法比拟的漆器与丝织品
三、楚
3、楚辞与楚地歌谣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孺子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zī)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
"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三、楚
3、楚辞与楚地歌谣
三、楚
5、楚辞与屈原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文心雕龙· 辨骚》)
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又离不开 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三、楚 Nhomakorabea辞
6、楚辞这种诗体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A: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句法参差的体裁。
B:浪漫的诗风,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了唐代诗 人李白和李贺。 C:创造了赋体,铺张的手法影响了汉赋的写作方式

三、楚

4、楚辞与巫教——浓厚的神话色彩
“信巫觋,重淫祠”(《汉书· 地理志》) “隆祭礼,事鬼神” (《汉书· 郊祀志》)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王逸《楚辞章句》) 《招魂》 ——民间招魂词
《离骚》——其框架借用民间巫术的方式
《九歌》——祭神的组歌
三、楚

“九歌”原为楚地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 而成,共十一篇 。 东皇太一:至尊之天神 东君:太阳神 云中君:云神丰隆 湘君:湘水之神 湘夫人:湘水女神 大司命:寿命之神 少司命:子嗣之神 河伯:河神 山鬼:山神 国殇:祭礼战死的将士之魂 礼魂:送神曲
大风起兮 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 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 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三、楚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灵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秋风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