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2020年中考政治真题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2020年中考政治真题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2020年中考政治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思想品德试题满分8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生答题时可参考思想品德教科书及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4分,12小题,每小题2分。

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

”——央视《朗读者》节目中这一金句告诉我们要养成的生活态度有①自强不息②自信自立③乐观幽默④积极进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点:做自尊自信的人2. 她依靠拐杖在乡村小学默默耕耘18年;她总能想出各种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改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她后来因疾病只能跪守三尺讲台,但仍继续传递着为人师表的至诚大爱……2020年“心动安徽▪最美人物”风台县教师李元芳的事迹启示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A.教书育人B.战胜挫折C.生命的长短D.劳动、创造和奉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李元芳老师爱岗敬业,投身于教育事业,传递着为人师表的力量,虽然自己有病却坚持上课,可见从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创造和奉献,所以D是正确的,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考点:实现人生的价值3. 右侧漫画告诉我们,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要做到①弄清自己的真实情况,慎重地选择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③把别人的意见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④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点:慎重选择王某在手机上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巨款被盗涮。

王某报警求助。

最终,王某巨款被追回,诈骗者受到了刑罚处罚。

据此回答4—5题:4.从行为与后果的联系看,诈骗者受到刑罚处罚让我们懂得A.人们的行为与后果之间具有一致性B.所有不负责任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C.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间无必然联系D.人们的不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基本相同5.从法律的作用来看,王某的钱款被追回体现了我国法律A.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护作用B.只打击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C.对公民的隐私进行特殊保护D.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答案】4A 5A【解析】试题分析:4.诈骗者因为实施犯罪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这说明行为与后果之间具有一致性,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只有犯罪行为才受到刑罚处罚,C是错误的,违法行为必受处罚,二者有必然联系,D是错误的,不同行为产生的结果不同,排除,故选A。

5.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王某丢失的钱被追回,这说明法律保护了王某的利益,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我国法律制裁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C是错误的,法律对公民的隐私进行保护,不是特殊保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法律的作用6. 青春有格。

青春的校园里,男女同学交往要做到①自我保护②亲密无间③自重自爱④把握分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考点:男女同学的交往7. 下列情境中,不符合...基本交往礼仪的是A.与人交谈时:态度谦和,认真聆听B.接听电话时:不随意挂断对方的电话C.家中来客时:漫不经心,不予理睬D.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尊重其礼仪习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本的交往礼仪是与人交谈要学会倾听,态度谦和,有礼貌,接听电话时,不能随意挂断他人的电话,与少数民族的人交往时,要尊重其风俗习惯,所以C是不礼貌的,故选C。

考点:礼貌显魅力8. 2020年7月18日,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联合印发《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0)》。

当代青年落实这一规划应做到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②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信用水平③大事诚信,小节不拘④敢于承认错误,坚持诚信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青年要落实信用体系,坚持讲诚信,为此,当代青年应该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还要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信用水平,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诚信原则,敢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信的人,①②④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讲诚信,排除,故选B。

考点:做诚信的人9. 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①爱护公共财物②保守国家秘密③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④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考点:公民的基本义务10. 2020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强调,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只要完善立法就可以保护财产权 B.确保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C.我国当前产权保护制度已经完善D.为保护财产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为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D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B也过分强调了题干表述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作用,不可取,C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故选D。

考点:合法财产权受法律保护11. 小雅参加了班级合唱队。

排练时她觉得自己嗓音难听不敢张嘴。

架不住同学们的“威逼利诱”,她终于鼓足勇气决定一试,却惊奇地发现,周围没有嘲笑,有的只是鼓励的微笑和掌声……她最终成功地进行了演出。

她的成功告诉我们①集体的温暖能促进我们健康快乐成长②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③集体的帮助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④集体能帮我们解决学习生活中一切问题A.①②B.①③C. 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小雅在集体的帮助下,唱了歌,而且得到同学们的鼓励,这说明集体是温暖的,集体的温暖能促进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集体的帮助能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所以①③是正确的,②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④是错误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故选B。

考点:集体的力量1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此举①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②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③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④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法律保障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考点:受教育权二、非选择题(共56分,5小题)【明辨是非健康生活】13. (8分)下面是某社区居委会发布的红黑榜,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请你根据红黑榜信息填写下面空格。

(2分)A.红榜倡导的是共创共享的家庭美德。

B.黑榜曝光了少数居民的违法行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小区发布红黑榜的意义。

(6分)【答案】(1)A.孝敬父母。

(1分) B.行政(一般)。

(1分)(2)有利于:引导居民崇德守法;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

(6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可用有利于……的句式回答,红榜是表扬,黑榜是批评,这样做的意义围绕传播正能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警示作用等方面阐述。

考点:构建和谐社会【忆海拾贝提升素养】14. (8分)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捡拾过去,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

下面,让我们来扫描小米的记忆碎片……学校篮球决赛中,我们全队相互传球,每个人都能分享球权,配合如行云流水。

经过全体队员的顽强拼搏,作为弱队的我们最终夺冠。

(1)请你从合作的角度,写出从此事中获得的感悟。

(4分)有一次,我经过反复验证,确定老师出的题目有问题。

放学后,我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承认自己题目出错了,还对我进行了表扬。

从此,我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2)小米这段经历,启发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该如何做。

(4分)【答案】(8分)(1)具有团队合作品质。

合作有助于事业成功。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

(4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2)要敢于、善于质疑;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错误等。

(4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解析】(2)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的政治术语作答。

“我经过反复验证,确定老师出的题目有问题”围绕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回答,“我和老师进行交流”围绕积极与老师交流阐述,还可能围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来回答。

考点:团队精神、与老师相处【情境探究明理践行】15. (12分)以下是涛涛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组长安排涛涛和昊昊进行问卷调查。

涛涛觉得任务重,和组长激烈争吵。

后来涛涛想到组长工作的不易和任务的需要,接受了安排。

(1)涛涛通过的方式化解了矛盾。

(2分)(2)这一方式除了可以化解矛盾,还有利于。

(2分)情境二:放学后,涛涛和昊昊去做问卷调查。

刚出校门,就遇到几个身高马大的高年级同学向昊昊要零花钱,还不时对他进行殴打。

(1)此时,涛涛的正确做法是。

(2分)(2)涛涛这样做的理由在于。

(2分)情境三:完问卷调查,昊昊说:“今晚我们庆贺一下,我请你玩个遗宵,不回家了。

”(1)涛涛的正确做法为。

(2分)(2)涛涛的解释应该是。

(2分)【答案】(12分)情境一:(1)换位思考(2)养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或增进友谊,融洽人际关系等。

(2分)情境二:(1)报警;或报告老师等。

(2分)(2)同不法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的责任;或我们是未成年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要见义智为等。

(2分)情境三:(1)婉言谢绝;或劝阻等。

(2分)(2)未成年人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或父母担心等。

(2分)【解析】情境三:(1)本题考查面对不良诱惑时的正确做法,面对在外面玩不回家的不良诱惑,中学生的正确做法是婉言谢绝,同时也要劝阻他们不要这样做。

(2)阐述理由时要分好角度,可以从避免父母担心,也可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来阐述。

考点:换位思考、同违法行为做斗争、抵制不良诱惑【研学旅行感知家乡新变化】16. (14分)学校开展“关注老区,建设家乡”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

悦悦将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供大家分享。

途中,我看见路边的采石场已经停止作业。

导游介绍说,原来这里的采石场滥采乱伐,严重破坏山体。

为落实省政府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要求,当地政府关停了采石场,并给裸露的岩石做边坡防护绿化,荒凉的山坡又披上了绿装……看来,当地政府还是蛮拼的!(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出当地政府坚持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