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

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

所谓企业精神,一般地来说,是指企业职工的整体意识或基本思维活动,它表现出全体职工的一般心理状态。

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企业精神,实际上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通过人为倡导自觉形成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代表职工精神风貌、理想信念、道德风尚、价值观念的团体意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风尚的集中体现。

所以,培育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精神中的重要任务。

抓住了对企业精神的培育,应该说就抓住了企业文化精神的关键。

培育企业精神,对于激励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树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对于企业产生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进步,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企业精神在目前企业中的现状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逐渐在中国企业界和建筑行业兴起,国有企业多数已提出了自己的企业精神,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意用简练的文字表述,用鲜明的特色来涵盖,象红塔集团的“山高人为峰”,高度概括。

但总的来说,能够做到“精练、准确、具有特色”的还为数不多。

大多数企业精神其表述往往缺乏个性,缺乏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普遍存在着“概括有余而特色不足、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的情况。

在企业精神表述中,用词往往千篇一律,大都雷同,没有鲜明的特色。

诸如“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优质拼搏、奋斗奉献”等等,哪个企业都用,不能正确和完整地表述本企业的精神,缺乏个性,没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企业精神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企业兴业、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基石。

为此,本人就如何在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展开论述。

那么,对企业精神表述中有待规范的问题怎样看待?提炼企业精神应该坚持那些原则?应如何培育企业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格精神,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企业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不论是个人、民族,还是一个企业,就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为此,培育一种良好的企业精神,把企业和员工中蕴藏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个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可见,培育企业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钢集团在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培育出“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的企业精神,可以说深深的影响着广钢集团以及广钢广大员工,企业精神为广钢集团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培育企业精神是中国应对人世形势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勘察设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培育一种现代的企业精神,与不同的文化规则、管理规则打交道,使企业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企业精神,企业才能去占领市场和赢得市场,靠企业精神去创造信誉和品牌,就像杭州娃哈哈集团那样凭借“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像广钢集团凭借“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企业精神,使广钢集团五十年厂旗飘扬,在华南钢铁市场举足轻重。

(三)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
企业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不仅企业体制要创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的思想观念都要更新。

要想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任务,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则去运行,需要用一种现代企业精神去反映和实践企业理
念、宗旨、目标、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四)培育企业精神是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意识形态,而企业精神,是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通过倡导和弘扬企业精神,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物质文明建设需要企业精神作支撑,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创造出企业自己的品牌和精品,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用企业精神去教育人、鼓舞人,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为此,只有培育一种好的企业精神,才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培育企业精神需要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
培育企业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它需要企业的高级领导层、中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并需要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作保证。

我们在实施培育企业精神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一)培育企业精神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和自觉为之奋斗的本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

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灵魂。

企业精神,对一个企业而言,具有较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约束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精神支柱的作用。

所以,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要突出企业精神的培育。

在培育企业精神过程中,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使两者做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好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在培育企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平。

(二)培育企业精神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统一的原则
培育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

企业精神,不仅需要本企业全体员工的接受和认同,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接受社会和业主的检验和认可,由于目前企业内部人员的技能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企业精神境界等还存在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之魂。

(三)培育企业精神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统一的原则
企业精神和企业规章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是相辅相成的。

完善而严格的企业规章制度,只有在企业精神的引导下才能得以贯彻落实,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也只有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显示出其精神支柱的无穷力量。

四、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
成功的企业精神,具有确定、实践、升华的过程。

为此,培育企业精神,必须了解和掌握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近年来企业实践和学习体会,本人认为,培育企业精神,主要有以下5条基本途径:
(一)确定企业精神内容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前提
要有组织地研究、确定企业精神的内容。

企业精神内容的确定,通常可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进行。

自上而下法,是指企业领导组织有关人员首先提出方案,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最后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确定;自下而上法,是指首先征求员工意见或采取招标形式提出若干方案,最后经过加工提炼并通过一定组织形式确定。

确定的企业精神内容,要突出企业自身的特点,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群众性和创新性。

(二)坚持宣传教育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思想基础
企业精神确定之后,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对内对外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传播,通过舆论灌输、教育引导、相互制约,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为弘扬企业精神,在思想上树
立起牢固的思想基础。

(三)开展主题活动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有效形式
企业的党政工青妇等组织,要经常以企业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专题报告会、讲演会、联谊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比赛、工程回访汇报会、产品质量分析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有效形式,有意识地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的领悟,自觉培养企业精神所倡导的精神风貌。

广钢集团多年以来的传统就是每年一个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有计划、有开展、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使得广钢集团的企业精神深入民心。

广钢集团每年举行的企业文化节,大大加深了广大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领悟,企业精神植根民心。

(四)强化规章制度是培育企业精神的具体措施
企业精神,是对企业员工的一种舆论导向和规范企业员工思想意识形态的,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

因此,培育企业精神,还必须与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规范那些与企业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良好的企业精神。

(五)落实社会承诺是培育企业精神的根本目的。

企业精神追求的是企业目标、团体意识、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其实质是落实企业对社会、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为此,企业精神要在企业落实社会承诺过程中去实践、检验和完善,把落实社会承诺作为培育企业精神的目的。

建设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精神的内容极其丰富,本人只就培育企业精神的重要意义、培育企业精神坚持的基本原则、培育企业精神的基本途径以及基本原则谈肤浅之见,希望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