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 探访古代文明 教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 探访古代文明 教案
课题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课时安排
2课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
目标
1.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2.在生活中,形成主动去了解他国文化的习惯;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3.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国家的礼仪: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教学
重点
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关。
(3)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三)自然景观大搜查
1. 东非高原, 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和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
(1)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2)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
难点
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
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
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6探访古代文明
课题
探访古代文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教学
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
(一)课前引入
播放课件: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等圜片。
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新课
教学
第二部分内容:讲授新课
活动一: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一)看“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1.出示“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学生与同桌边找边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新课
教学
(二)活动一 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
1课件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地图,书本P44页.
2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相关信息。你们有什么发现?结合P46页活动园上面的三段文字,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发现汇总起来.
3教师汇总发言内容并进行补充.
(三)活动二 中华文明发祥地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文明的祖先在河边居住。必定离不开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必须。那他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呢?课前我们布置了探究任务,下面按小组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3除了中国的甲骨文,其它的古文明也有他们相应的文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课件: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图片资料.
4师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哪一秧是楔形文字、哪一种是象形文字,并说说为什么。
5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说法也比较正确.从画面中不难看出.楔形文字写法简单,表达直观.比较复杂的意思和抽象的概念就用几个符号结合起来表达。而象形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达意思的文字,在各种象形文字中,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最为著名。
教学
难点
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第一部分内容:谈话导入
观看地球的演变过程。思考:观看视频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否感觉到地球的神奇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文化。
3.说一说:地球表面的陆地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观察交流。
(2)小结: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
(二)看“世界地形图”
1.出示“世界地形图”
2. 试着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
(1)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2)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新课
教学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p45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四)活动三 古代文字探索,了解文字诞生的意义
游戏:拷贝不走样
1让7~8名学生轻声传递一段信息。
2评价: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靠嘴巴传递信息,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口口相传就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容易变了样,更别说长吋间的传递信息了。终于,文字的诞生让我们的信息能郁得以保存和传递。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最古老的中国文字是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我们就能够接收到古人们在3000多年前传递的信息,这是多么伟大的一项发明啊.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总结延伸,收集并宣传早期的灿烂文化
除了文字、农耕之外.早期文明在医学、数学、建筑、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贡献.让我们课后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迸行资料的收集,絵制成早起文化手册.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其他同学翻阅学习。
2020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7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