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北京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7对联

2020版北京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7对联

满分训练(七) 对联其中一副下联为“处事无奇但率真”,上联缺失,请你从下列语句1.[2019·顺义区一模]同学们搜集了很多“门联”,中选择一句作为合适的上联。

()(1分)A.胸涌和气四时春B.笔花飞舞将军第C.传家有道唯存厚D.书屋风和花正茂2.[2019·平谷区一模]文学社成员准备了一副对联,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出示了上联,下面是同学们补写的下联。

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上联:桃红杏白织锦绣徜徉花海下联:A.乐美石奇凝瑞气感悟书法B.音乐奇石凝瑞气感悟书法C.乐美石奇凝瑞气沐浴书乡D.音乐奇石凝瑞气沐浴书乡3.[2019·门头沟区一模]苏轼不仅是诗文大家,在对联方面也造诣颇深。

下面是苏轼的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联:舞袖翩翩,①摇千尺龙蛇动下联:歌喉婉转,②撼③风雨寒A.①影②声③云霄B.①影②声③半天C.①声②影③云霄D.①声②影③半天4.[2019·怀柔区二模]同学们研究老舍先生及其作品,发现其为了描绘城市贫民生活可谓煞费苦心,正如其对联所说“;不做七拼八凑文”,请根据以下链接材料内容补全对联。

(2分)链接材料文人老舍是如何捕捉人力车夫特点的呢?青岛文史学者刘增平介绍说,为了仔细描写人力车夫的衣着、动作、形态以及车子的结构、车把的样式,老舍先生常从黄县路走下坡,向右一拐,到青岛当时的“东方菜市”附近洋车夫扎堆的地方,仔细观察人力车的结构和车夫们的形象,跟他们聊天。

A.宁当三山五岳人B.踏遍九州四海路C.付出九牛二虎力D.四世同堂居老舍5.[2019·大兴区一模]2019年春节前夕,国学小组成员为致敬大型国际机场建设者,纷纷创作春联,表达美好祝愿。

请你从下列春联中选择一副与链接诗歌表意一致的一项()(2分)A.春满神州千水绿花迎盛世万千红B.兴邦齐发展圆梦共腾飞C.华夏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D.同圆中国梦共庆小康春链接诗歌这是一片花开的地方,这里正在打造全球空港的标杆,这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天津、雄安、廊坊、保定,共赏时空的大美,满目芳华!(有删改)6.[2019·门头沟区二模]下面是一副关于母爱的对联。

有一个字在形式要求上存在问题,请在保留原意的前提下做修改。

(2分)秋水望穿,倚闾常忘风霜蛮庭花落尽,听雨更忧子女寒“”字有问题,应改为“”。

7.[2019·房山区一模]学校在房山区霞云岭乡王家台烈士陵园举行了“清明祭扫,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陵园牌楼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上联:①赋,血沃太行②下联:③酬,歌扬华夏党旗红A.①青春②群山青③壮志B.①壮志②烽火烈③青春C.①壮志②群山青③青春D.①青春②烽火烈③壮志8.[2019·石景山区二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分)苏轼和同伴参加科考,半路上遇到暴雨,引发山洪,赶到考场时,已经开考,只好拼命叫门。

主考官严厉地甲]”这个对子,就考说:“考场哪允许迟到?你们还是请便吧!”在苏轼苦苦恳求下,主考官才勉强提出如果能对上“[乙]。

”主考官觉得苏轼是肚子虑让他们参加考试。

同行几人,俱面有难色,唯独苏轼,略微想了一下,马上回应:“[里有“墨水”的人,便把门打开,允许大家进去考试。

在文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A.[甲]一叶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七八片帆,下九江,还有十里[乙]十年寒窗,九八卷,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入二门,一定要进B.[甲]一叶小舟,二三人,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来源学科网][乙]十年寒窗,九八卷,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入二门,一定要进C.[甲]一叶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七八片帆,下九江,还有十里[乙]十里远道,九里香,八七六五渡船,四三年路,只二日,胜似一年D.[甲]一叶小舟,二三人,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乙]十里远道,九里香,八七六五渡船,四三年路,只二日,胜似一年9.[2019·平谷区二模]初三(1)班举行了“迎端午,写楹联”的活动。

下面是某同学书写的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处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恰当的一项是()(2分)上联:赛舟品粽,①,博大精深扬中外下联:②,赞屈子,③A.①展习俗②吟诗作赋③高洁伟岸传古今B.①展习俗②吟诵诗句③气魄雄浑传今朝[来源学科网ZXXK]C.①美习俗②吟诵诗句③高洁伟岸传古今D.①美习俗②吟诗作赋③气魄雄浑传今朝[来源:]10.[2018·东城区二模]去年,小王同学因身体不好,没能参加中考。

今年,随着中考临近,他精神压力很大,还写下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情:“年年失望年年望,时时难熬时时熬。

”请你保留上联,巧改下联,以达到劝勉的目的。

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日日更新日日新B.天天悲伤天天伤C.事事难成事事成D.月月难过月月过11.[2018·通州区二模]请依据图片内容和所给提示将对联补充完整。

(2分)提示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劳动人民的杰作,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燃灯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

它是通州的标志,古时候从南方来的漕运船只,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塔尖,就知道通州已在眼前了。

上联:大运河千帆竞渡,,享誉世界下联:燃灯塔,彰显通州神韵,万古流芳A B C D12.[2018·大兴区一模]在“书法临摹”小组里,有位同学在临摹启功先生的书法对联时,不慎将右面两副对联的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理清其中任意一副对联的顺序。

(只填序号)(2分)上联:下联:13.[2018·海淀区二模改编]文学社同学想拟写一副宣传“知礼守信”的对联,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与图片,协助他们完成下面这副对联,选出恰当的一项()(2分)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徒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上联:尊从师礼,曾子①下联:②,商鞅立木示诚A.①避席问道②信守诺言B.①避席问道②一诺千金C.①避席之礼②一诺千金D.①避席之礼②信守诺言【参考答案】须有“有”字与之相对。

故选C。

1.C[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下联中“无”,2.C[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桃红杏白织锦绣徜徉花海”中的“桃红”与“杏白”为两个主谓结构的词语,可知对应的应为“乐美”“石奇”。

“感悟书法”的“法”是仄声,“沐浴书乡”的“乡”是平声,下联末字应为平声。

故3.B[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

“舞袖翩翩”描写的是“影”,歌喉婉转”描写的是“声”,故第①空应填写“影”;“第③空对应上联的“千尺”一词,故与之对应的应为“半天”。

故选B。

第②空应填写“声”;4.C[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

链接材料写的是老舍为了写《骆驼祥子》不辞劳苦,故选C,其他三项与此内容无关。

且C项结构与下联相同,同为动宾结构。

5.B[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定。

从“打造全球空港的标杆”“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可知,应该围绕“发展”“腾飞”等关键词来回答,“共赏时空的大美,满目芳华”是中华民族的梦想。

6.蛮苦(紧凛烈)[解析]本题考查对联语境。

下联的“寒”为平声,上联的尾字应该是仄声的“苦”“紧”等。

壮志”意为“远大的理想和7.D[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

“血沃”应与“战争”有关,故第②空宜填入“烽火烈”,“壮志”与“酬”搭配更合理。

故选D。

愿望)实现”,“抱负、宏伟的志愿”,“酬”意为“(8.B[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

苏轼赶考迟到,主考官不让其进考场,“一叶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七八片帆,下九江,还有十里”与“赶考”“迟到”“不让进”等信息无关系,而“一叶小舟,二三人,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中,概括了一叶扁舟赶路的情形,关键还有“迟到”的意思在,故与苏轼当时的处境相似,宜作上联;苏轼坚持要进考场,于是才有对对联这一情景的发生,“十年寒窗,九八卷,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入二门,一定要进”中含有“一定要进”的意思在,符合苏轼当时的心理,且每句中数词的使用,与上联对应整齐,符合对联的特征,宜作下联。

是由两个动宾结构的词组组成9.A[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

上联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赛舟品粽”,对应下联中的第②处也应该拟写一个这种结构的短语,“吟诗作赋”的并列短语,结构为“动词+名词+动词+名词”,符合题意。

下联的第二部分由“动词+名词”构成了三个字的动宾短语,“展习俗”即为“动词+名词”构成的三个字的动宾短语。

③“中外”与“古今”对应。

下联可选“事事难成事事成”。

选择原因:这样可以达到劝勉的目的。

“事10.C[解析]上联是“年年失望年年望”,且也符合上联的结构,词性与上联构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BD项悲观。

事难成事事成”强调了后半句“事事成”,A项离上联表意太远。

11.沟通南北文化高耸入云下联从提示句子“塔身[解析]上联从提示句子“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中提炼出与上下联相应位置短语类型相一致的句子即可。

[来源:Z|xx|]12.上联:C下联:A(或上联:D下联B)[来源:Z§xx§]孤烟寒色树”。

然后根据对仗[解析]首先要认准字形。

ABCD依次是“平畴交远风”“高雪夕阳山”“明月照积雪”“的规则来判断。

如“明月照积雪”与“平畴交远风”都是主谓宾结构,应为一副对联,再根据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平仄确定上下联。

13.A[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对联。

联系文字与图片,从词性相对、意思相符的角度分析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