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复线标桥面铺装(混凝土调平层)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2016年6月目录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编制目的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部署 (2)人员计划 (2)施工机械计划 (2)材料使用计划 (3)进度安排计划 (3)四、主要施工方案 (3)设计概述 (3)工艺流程 (3)施工方法 (4)五、质量保证措施 (5)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质量保证制度措施 (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7)六、安全保证措施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7)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8)安全教育 (9)安全检查 (9)七、环境保护措施 (9)一、编制说明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文件;(2)段招投标文件;(3)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浙江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8)《公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9)相关试验检测标准、规程。
编制目的工程是立足于“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控制目标。
以提高质量意识为目的,通过对桥面混凝土调平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分析施工中存在不足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便于指导后续桥面铺装的全面施工。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含桥梁5座延米,其中特大桥延米/1座,大桥延米/1座,通道桥延米/1座,匝道桥延米/1座,天桥延米/1座;桩基112888延米/1270根,4联30+50+30m连续箱梁,1联45+75+45m连续箱梁,现浇天桥连续箱梁2孔。
30m 预制箱梁1094片,预制箱梁20片,28m预制箱梁10片,25m预制箱梁240片。
三、施工部署人员计划为保证混凝土调平层施工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项目成立现场管理领导小组,配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理人员,对现场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各方面进行协调管理。
作业队伍按要求配备充足的技术工人,对特殊工种要求持培训合格证上岗。
人员详细配置情况见表4-1和表4-2。
表4-2 现场劳动力配置计划表施工机械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及实际情况,适时安排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做好进场设备的检修、保养等工作,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作用。
设备配备情况见表4-3。
表4-3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试验、测量仪器由项目部提供,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材料使用计划调平层施工涉及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等,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需求计划,由物资保障部报公司物资设备部统一采购,并保证材料质量,进场材料由试验室负责材料的自检、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
进度安排计划桥面铺装施工按联为施工单位,每联施工周期进度安排如下表。
四、主要施工方案概述桥面铺装施工,预制梁板结构采用10cm厚C50混凝土调平层,并设置10cm 冷轧带肋钢筋网片,然后做改进性防水层,铺装10cm厚沥青混凝土层,现浇箱梁不设调平层,桥面铺装为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层。
工艺流程图4-1 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方法测量放样(1)桥面铺装施工前对桥面梁板顶标高进行全面测量,每片梁不少于三点(梁中、梁端),以确保铺装层的设计厚度,并复核桥面宽度。
(2)模板、振捣梁轨道安装完成后,沿线路纵向每五米测放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按左、中、右测放三个点。
以控制调平层顶面高程。
梁板凿毛、清理在调平层施工前,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桥面上清理检查及报验工作,清理的范围包括施工垃圾、水泥浆、油污等,对于局部顶面超高处混凝土采用风镐进行凿除,保证调平层的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完成后用高压清水对桥面进行彻底的冲洗,报验合格后立即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
钢筋网片安装调平层钢筋采用D8冷轧带肋钢筋网,间距10cm*10cm钢筋网片与梁板预埋的“门”字筋、护栏钢筋采用焊接固定。
网片安装时根据放样的标高拉线进行控制安装高度,若遇到“门”字筋偏高,适当调整预埋钢筋高度,以满足保护层厚度。
桥面铺装钢筋仅在伸缩缝处断开,在桥面连续构造处通长设置,冷轧定型钢筋网采用扣接法搭接,搭接长度为26cm,相邻钢筋错开50cm搭接,钢筋网保护层厚度3cm。
钢筋网片安装到位、验收合格后,严禁作业人员直接在钢筋网片踩踏,设置作业平台,避免钢筋网片产生变形,并注意桥面泄水管埋设,保证与原预留孔连接顺直、紧密。
振捣梁轨道及模板安装振捣梁轨道采用10#槽钢,兼作调平层边模,根据测量标高调整好轨道,并用钢筋与防撞护栏预埋钢筋连接固定。
伸缩缝端和预留槽口采用槽钢或竹胶板进行支挡,并模板牢固、密封。
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浇筑桥面铺装调平层C50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塌落度控制在100mm-140mm。
钢筋网绑扎锚固完毕后,由测量人员对中线位置,轨道顶标高、轨道顶横纵坡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即可浇注砼。
砼施工前需先将桥面板洒水润湿。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制拌,由混凝土运输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泵车输送到桥面后,辅以人工布料,采用铁锹反扣,严禁抛掷和搂扒。
振捣时先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使骨料分布均匀,一次插入振捣时间不少于20s,然后采用平板振动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最后采用振捣梁沿轨道进行全幅振捣,直至振捣密实,最后利用高强度、刚度的铝合金直尺刮平,木抹子人工找平。
待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收面,宜采用磨光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搓揉,避免裂缝,再采用钢抹进行抹面,并控制好局部平整度,二次抹面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横向拉毛处理。
桥面调平层尽可能整联全幅一次性浇筑成型,减少施工缝的产生。
2、混凝土的养生在混凝土二次收面结束后,覆盖土工布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待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洒水养生,派专人负责养生,保持砼面及土工布的润湿,混凝土的养护不得采用海水或含有害物质的水,养生时间为7天。
四、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副经理为副组长,项目部相关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桥梁上部施工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负责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交底和工艺培训,图纸核对与施工方案审定,质量缺陷控制与纠正等。
施工现场由质检工程师负责施工质量的监控和存在问题的处理。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图5-1:项目经理:质量保证制度措施(1)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施工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行为,明确各级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
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并用现场分析会、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全体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思想。
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进行入场教育和相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样关的施工规范及标准,提高劳动技能。
(3)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
严格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把监理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4)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制度落实是创优达标的主要途径,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执行八项制度。
即:施工测量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责任挂牌制度;质量评定奖罚制度;质量定期检查制度;质量报告制度;验工质量签证制度;重点工程控制点制度。
(5)坚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形成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审核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编制相关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2)对各级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环保技术交底。
(3)提前编制材料需求计划,及时做好材料进场验收、试验工作,严禁不合格材料投入工程施工中。
(4)做好新进场人员的培训,特殊作业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加强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①加强对梁板顶面标高的复测和模板标高的控制,对超高段加密测量断面。
②对新旧混凝土面做好凿毛、清理,预埋钢筋偏差较大影响施工的应进行调整。
③加强钢筋网片安装的控制,确保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
④加强轨道、模板支撑加固,保证模板平顺,密封。
⑤做好混凝土原材料、施工的检验、检测工作。
⑥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养生,并加强对成品的保护,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时,严禁踩踏,堆放杂物。
⑦做好防高温、防雨施工措施,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配备充足的防雨布。
五、安全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由项目部组成的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
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项目部安全检查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施工队队长、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负责。
各队和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的第一安全责任者,保证本部全面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各队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各部门设一名兼职安全检查员,行政部设一名兼职消防员,在质量安全员的监督指导下负责本队、本部门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各施工作业班班长为兼职安全员,在队专职安全员的指导下开展班组的安全工作,对本班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全面负责,确保本班人员按照业主的规定、安全施工措施进行施工,不违章作业。
(3)落实好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负责制,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环不漏,人人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建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建立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规定和文明施工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点和停车场须按相关的规定进行布置。
(2)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施工道路应平整、坚实、畅通,夜间有人经过的施工区等还应设红灯示警。
现场道路应符合规定。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器材,消防器材须有专人管理,不准乱拿乱动,并且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查,要组成一个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临时用电要有安全技术交底及验收表,要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
(5)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
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