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考试考核
(2)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手法用单手触诊,左手托住被捡者右腰郡,触诊时左手向上推。
3.触及肝脏时注意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及搏动。
边口述
边操作
11分
漏一项扣2分,口述不全面,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
脾
脏
触
诊
1单手触诊:脾脏肿大明显时采用单手触诊.即可触及。
2双手触诊:单手触诊不能确定肿大时用双手触诊。
答: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胃肠穿孔、或巨大囊肿;局部膨隆见于腹腔内肿块或增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腹见于恶性肿瘤及严重失水.局限性凹陷见于手术后瘫痕收缩。
口述或笔试
每题3分,共9分
口述或笔试不全或漏项扣2分,不全者酌情扣分
第
二
题
2如何根据曲张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进行疾病诊断?
边口述
边操作
15分
漏一项扣3分,口述不全面,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
腹
部
触、
诊
的
内
容
主要有:腹壁肌肉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腹部压痛点等。
1腹部压痛点通常包括:胆囊压痛点、阑尾压痛点和尿路压痛点。
2尿路压痛点:①季肋点,即第l0肋骨前端:上输尿管压痛②脐水平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压痛点.③两骼前上棘连线与通过耻骨结节垂直线的相交点.约相当于翰尿管第2狭窄处;④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夹角的顶点,⑤肋腰点,第l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
4.检查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口述
15分漏一项扣2分,口述源自全面酌情扣分问答题
第
一
题
1腹部膨隆和腹部凹陷分别见于哪些情况?
3腹上角:是两侧肋弓的交角。
4脐:位于腹部的正中央.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5.髂前上棘:是髂嵴前方突出点。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
7腹中线是胸骨中线的延续.位于腹前壁正中。
8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位于腹股沟三角的下界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壁下界
9肋脊角:是两侧背部第l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肿块的常见原因有:
(1)实质性赃器的病理性增大.如肝,牌、淋巴结肿大等;
(2)空腔赃器扩张,如肠扭转、肠套叠、膀胱尿潴留等;
(3)炎性肿块;
(4)肿癌;
(5)寄生虫;
第
七
题
4脾肿大如何分度?
答:脾肿大分为轻、中、高度,轻度肿大时,脾下界于胁下2cm:中度肿大为2cm至平脐;高度肿大超过脐以下,肿大的脾脏可扪及切迹并超过腹正中线
九区法腹腔主要脏器部位:
(1)右上腹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2)上腹部:肝左叶、胃幽门端,十二指肠、大网膜、横结肠、胰头、胰体、腹主动脉。
(3)左上腹部: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
(4)右侧腹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5)中腹部:大网膜、横结肠、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回肠、输尿管、主动脉腹部、肠系膜、淋巴结。
2滑动触诊: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以探知脏器或肿块的部位大、小、性质.表面是否光滑及肿块移动度。
3双手触诊: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或脏器向右手方向推动,常用于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的检查.检查盆腔的双合诊亦属此列。
4浮沉触诊:亦称冲击触诊.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置于腹壁上相应部位.作急速冲击动作,用于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和肿物。
探部触诊:患者张口平静呼吸,检查者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人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使腹壁压陷至少2cm以上,以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用于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腹内胂物等。深部触诊包
括:探压触诊、滑动触诊、双手触诊、浮沉触诊。
1深压触诊:以拇指或井拢的2—3个手指逐渐深压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和反跳痛。
3胆囊触诊: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的右肋缘部。用单手触诊法在右肋下.腹直肌外缘触及胆囊。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圆形,胆囊肿大不明显时用钩指触诊.方法是将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即胆囊点),嘱患者深吸气如有压痛,示墨菲氏征阳性。
口述
15分
漏一项扣2分,口述不全面酌情扣分
肝
脏
触
诊
1被检者处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腹壁放松。
(2)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3)丁一戊线;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
边口述
边操作
15分
漏一项扣2分,口述不全面,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
肾
脏
触
诊
1病人取仰卧位或立位,卧位时患者双腿屈曲并作深呼吸。
2如触诊右肾时.医师立于患者右侧,左手托住病人右侧腰部.右手放在右上腹.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考试考核(抽考)试題评分标准
一腹部体表及腹部诊考试考核(抽考)度题及评分标准2012.1
部
位
检查
项目
检查要点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标准
得分
备注
腹
部、检
查
一
般
项
体
表
标
志
1.肋弓下缘:由第8一10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其下缘为腹壁上界。
2胸骨剑突:是胸骨下端的软骨.位于第七对肋软骨之间凹陷的顶部。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考试考核(抽考)试題评分标准
四腹部叩诊考试考核(抽考)度题及评分标准
部
位
检查
项目
检查要点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标准
得分
备注
腹
部
叩
诊
叩
诊
方
法
直接即诊法和间接叩诊法均可用于腹部叩诊,但一般采用间接叩诊法。主要叩知脏嚣大小和叩痛.胃肠系统及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及肿物等。
(一)直接叩诊法:检查者右手中间三手指并拢,用其掌画直挺敲击被检查部位。
(二)间接叩诊法:检查者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节指骨的前端。呷击方向应与叩击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呷击动作要灵括、短促和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要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叩击音的效果和判断。在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叩诊的内容包括: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音、脊肋角叩诊、膀胱叩诊等。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只有肝睥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官站据部.以及两侧腹近腰肌处叩为浊音。
边口述
边操作
10分
漏一项扣2分,口述不全面,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
问
答
题
第
四
题
腹部触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检查前请患者排屎。(2)患者体位,一般取仰卧位.头部垫枕头.双膝屈曲。(3)教会患者进行
适当的腹式呼吸运动,以配合触诊。(4)医师站在患者的右删,以利右手操作,手法轻巧,只能用掌指及腕关节的力量.切忌用肘关节甚至肩关节的力量,指尖不能用力。否则引起医翻蛀膜压痛。(5)通过浅触诊,初探患者腹部有无明显压痛,并与患者谈话.分散患者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腹壁肌肉。(6)触诊顺序由浅入深,由下腹至上腹,由左腹至右腹,由不痛区至有痛区。
答:腹壁静脉曲张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上下腔静脉梗阻。肝硬化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为脐上向上,脐下向下;上腔静脉梗阻血流方向均向下;下腔静脉梗阻血流方向则向上。
第
三
题
3哪些情况下可见到胃肠型及蠕动渡?
答:正常人一般见不到胃肠型及蠕动波,幽门梗阻患者于上腹部可见胃型或/和蠕动波,肠梗 阻患者可见梯形肠型.蠕动方向不一致。
腹部体格检查操作考试考核(抽考)试題评分标准
二腹部触诊考试考核(抽考)度题及评分标准
部
位
检查
项目
检查要点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标准
得分
备注
腹
部
触
诊
腹
部
触
诊
方
法
检查者站于病人右侧,被检查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腹部放松,检查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检查,原则是自无病痛部位向病痛部位触诊。
浅部触诊:以一手轻放于被检查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使艘壁压陷约lcm,用于发现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等。
口述
15分
漏一项扣1分,口述不全面酌情扣分
腹
部
望
诊
腹
部
望
诊
的
方
法
及
内
容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2.医生站于病人右侧,一般按自上而下视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检查者的眼晴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
3.观察顺序及内容: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及血流方向),胃肠型和蠕动渡。腹壁皮疹、色索、胆纹、疝等。
边口述
边操作
15分
漏一项扣2分,口述不全面,操作不规范,酌情扣分。
问
答
题
第
五
题
2哪些腹腔内脏器易误诊为肝下缘?
答:横结肠、腹直肌肌腹及健划,右肾下极。
口答或笔答
每题3分,共9分
口述或笔试不全或漏项扣2分,不全者酌情扣分
第
六
题
3.触及肿块时.应描述那些内窑?试述腹部舯块的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