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及
其注意事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及其注意事项
医学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可归纳为5个步骤:①科研选题,其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合理的假设,②科研设计,主要任务是围绕验证假设安排试验内容,③科研实施,从事调查或实验工作,搜集论证假设的证据,④科研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实验或调查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数据处理,揭示资料数据特征,⑤科研总结,通过整合资料统计结论,综合现象特征和专业知识,再经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使假说和数据资料按照逻辑规律结合起来,完成具体论证过程,使原假设成为结论,并进一步产生新的研究假设。
科研选题及其注意事项:首先要遵循科研选题的四大原则:①可行性原则,要求选题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主要包括:1,研究者的知识结构。
2,研究者的科学素质。
3,研究者的个人性格特征。
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研究对象、文献资料、设备条件、课题工作基础和经费与人力投入状况。
②创新性原则,创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科研选题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和价值所在。
科研选题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前人没有研究的课题。
2,补充前人的不足。
③科学性原则,选题要科学合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和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已有的科学原理法则。
④需要性原则,选题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性来确定。
科研选题来源及优缺点:一,实际工作中选题:包括日常生活、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偶然机遇。
在实际工作中选题的优点是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研究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
局限性是研究的起点往往不够
高。
二,文献阅读中选题:寻找学科领域的空白点,通过文献启发选题以及在文献矛盾中选题。
文献阅读中选题的优点是选题来源丰富,选题起点较高,局限性是研究者往往因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不及实际工作中选题的可行性、针对性强。
三,原有课题基础上选题,其优点是可行性和科学性强,有利于快出成果,局限性是成果价值大小受原有课题方向、性质与研究基础制约。
四,招标范围中选题,其优点是指导意义很强,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方向和时间规定,但这类选题来源的局限性是,这些课题往往是基础或临床前沿科研目标,或国内外高科技领域的攻关课题,一些基层科研单位、个人不具备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科研选题的基本程序:①萌芽阶段(初始意念或提出问题)。
②文献复习(将初始意念系统化、深刻化、完善化,变成完整的理论认识,形成假说)。
③形成假设。
科研选题技巧:一、类比移植选题,类比移植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认识为之事物通常使用类比法,把陌生事物和熟悉事物相比,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相比。
类比移植方法在科研选题中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纵横思考选题,任何事物都有层次性,纵横思考选题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不同的层次。
其表现为不盲目随从,审时度势。
独辟蹊径。
三、逆向思考选题,逆向思考是指对问题的反向提问,建立对立思考,是一种借鉴别人的选题来确定自己的科研选题的技巧。
四、辩证思维选题,辩证思维的使用有助于找到突破课题的新途径,把认识推到新的境界。
五、结合特色选题、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根据地区特点、结合单位与个人
特长确定科研工作主攻方向,在可行性上具有优势,并且可以填补地方空白,既有实用价值,也有理论意义。
六、科研选题定位,选题的定位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起点定位,起点即课题启动的突破口。
②方向定位,方向即选题的主攻方向,方向定位与个人专长关系极大,一旦选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③深度定位,深度即选题完成时应达成的理想程度,应该有系统周密的筹划。
④性质定位,也指选题的性质分类或简称定性。
⑤方法定位,即确定采用何种研究方法来研究课题。
⑥目标定位,即确定选题的最终目标,也包括阶段性目标。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即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研究效应。
一、研究因素:研究因素是研究对象自身具有的或者是影响其发生发展过程的因素,或者是人为施加于研究对象并使之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作用效应的因素。
研究因素通常包括因素的确定、因素的强度以及因素的标准化。
1.因素的确定,研究因素依据研究目的而确定,其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研究过程和最终结果,因此,研究因素的实质内容必须清楚。
2.因素的强度,强度亦指水平,是指施加的研究因素的强弱、大小、高低、轻重等。
研究因素使用的强度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
研究因素及其水平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它们的组合包括:①单因素单水平,实验简单易行,条件易于控制,使用比较广泛,但效率较低。
②单因素多水平,实验条件较易控制,使用广泛,效率较高。
③多因素单水平,实验较易控制,使用广泛,效率较高。
④多因素多水平,实验条件较难控制,使用广泛,效率高。
3.因素的标准化,研究因素施加于研究对象,其成分、形式、施加强度、时间、方法、途径、环境条件和施加人
员等必须固定,称之为研究因素的标准化,研究因素是否标准化,对研
究结果的影响较大。
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接受研究因素或研究因素指向的客体。
1.
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反应性和稳定性。
2.
对象的同质性,所选择研究对象的种属、生物学特性及其他条件均衡一致,即为同质性。
3.对象的依从性,依从性是指研究对象接受研究因素
的合作程度。
4.对象选择技巧,选择有典型代表性、较少干扰因素、轻
易获取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科研对象,同时还要注意易操作性。
三、研究效应,研究效应是研究因素作用于研究对象后呈现的反应。
或在研究因素存在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影响。
1.指标的选择,指标选择是
科研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可反应研究水平的高低,一般分为主要指标
和次要指标。
2.指标选择的要求:①关联性,即指标与研究目的之间具
有本质联系,能够确切反应研究因素的效应。
②客观性,即通过仪器记
录下来的数据资料。
③灵敏度,指标能够反映的最小数量级。
④精确
度,包括精密度和准确度。
3.指标的标准化,指标的标准化是指指标的
采集方法、部位、时间、保存、运输、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等方面的固
定化。
4.指标的先进性,指标的先进性是指要选择高精尖的指标。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对照原则,对照是随机选取一组或几组同
质的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与实验组不同的处理,以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
之间的差异,说明研究因素的效应大小。
常用的对照有以下几种形式;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研究因素。
2.实验对照,不施加研究因
素,其他操作和条件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3.自身对照,同一个体在实验
前后不同时间或身体对称部位接受不同的研究因素,一个为对照,一个为实验,比较差异。
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立对照组,实验组之间互相为对照。
5.标准对照,以某种规定的数值或药物为参照标准,比较实验组与参照标准间的差异。
6.历史对照,以前人或本人过去的资料为对照。
二、随机化原则:随机化是指将研究的样本由总体中任意抽取,使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进入对照组和实验组。
三、重复原则:重复是指按照科研设计确定的研究对象的例数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重复是消除非研究因素影响的重要手段。
四、盲法原则: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和研究因素如何分配,称为盲法。
盲法分为三类,即单盲、双盲和三盲。
科研设计的实施方法:一、观察法,科学的观察必须根据现象主动思维,并赋予其科学意义。
二、调查法,通过调查,客观描述总体的现状。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在实验条件下对事物现象进行考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