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剧场建筑设计要点

剧院建筑设计(讲义)2009.03剧院建筑属公共建筑,主要特点:☐ 主要使用空间高大,空间组合关系为大厅式,即以观众厅、舞台为中心,其他空间按功能分区、使用顺序围绕在周围☐ 使用空间大小差别大,一层主要使用空间与多层空间相联系,形成错层、夹层关系 ☐ 因视线等要求,主要使用空间的地面通常不在同一标高、同一层面上 ☐ 大空间需要大跨度结构,多种结构形式聚集 ☐城市文化、经济实力的代表性建筑剧院建筑设计要点▪空间组织和流线 ▪ 视线 ▪ 音质 ▪ 安全疏散▪ 大跨度结构 ▪ 造型▪ 图面应表达内容一. 空间组织和流线▪ 空间组成:☐ 演员活动区,包括舞台、演员休息、排练、化妆等☐ 观众活动区,包括门厅、观众厅、售票厅、休息厅、宣传展示等 ☐ 管理活动区,办公、贮藏等☐其他如贵宾用房、商业用房、设备用房、停车用房等▪ 流线特点:(《影剧院建筑设计图解》P127~142)o 人员流线观众流线;演员流线;舞台道具、乐器流线;贵宾流线;管理人员流线……o 车流观众车流;贵宾车流;演员、舞台道具、乐器车流;消防车……二. 视线设计1、视线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看得舒服▪ 看得见的视线要求☐ 观众之间无遮挡 ☐ 台口前缘无遮挡☐ 栏杆、楼座挑台无遮挡 ☐其他凸出物无遮挡▪ 看得清的视距控制☐ 视距是指观众眼睛到设计视点的距离。

☐ 一般人看得清的视角为1’(最小明视角),即能区分10mm 景象的最远距离约为33.3m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5条: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 ;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看得舒服的视角要求☐一般人的水平视角为30°~40 °,舒适转动眼球后为60 °,舒适转动头的视野可达120 °。

☐一般人的垂直视角30 °(俯角、仰角各15 °),转动眼球后为60 °。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6条:楼座最大俯角不宜大于20 °;包厢最大俯角不宜大于35 °;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30 °。

▪看得全的偏座控制☐《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1条: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的全部,条件限制时也应看到80%的表演区。

☐以天幕的中心与台口相切的连线的夹角来控制偏座区,应大于45 °。

▪设计视点☐《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2条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镜框式台口剧场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2 大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相应适当外移;3 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4 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0m;向大幕投影线或表演区边缘后移,不应大于1.00m。

2、座位排列:☐基本尺度人体肩宽约397~415,加冬衣440~460,人与人的适宜、经济距离40~50,即座距500~700。

☐座位的大小与硬座软座有关、与标准有关☐排距应考虑观众走动☐排距与座位排列方式有关短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11座。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的连续座位数不超过25座。

☐横排曲率:3、视线分析:(《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集)作用:(1)通过视线分析,获取各部分标高(2)表达视线设计的结果方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数解法、……☐地面升起坡度的影响因素:(1)视点越高升起越平缓(2)C 值越大升起越大,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0.12m(3)排距越小升起越大(4)视点至第一排观众的距离越小升起越大三. 音质设计1、音质评价的主观属性:要求听的见,听得清,听得出变化☐响度是听的见的主要因素,响度与声源功率、厅堂容积、早期反射声有关o早期反射声:50ms内的反射声,换算为声路差约为17mo离开声源10m左右的观众厅前区的早期反射声主要来自顶棚,顶棚高度不宜大于13mo矩形平面的宽度不宜大于26m☐丰满度:主要与混响时间有关,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希望达2秒以上。

o混响时间与厅堂的体积有关一般6~8m3/座。

o软座位、人体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会降低混响时间,特殊的椅子、观众衣帽寄存,以保证混响时间。

o墙面声音反射和扩散,可延长混响时间。

☐扩散度:声音经多次扩散、反射,从各个方向到达听众,使听众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感觉。

o 声音扩散的三个途径:不规则的室形、界面上的几何体、不规则的吸声和反射构造。

o 扩散体的尺寸 o 扩散体的形状☐其他有关声音的评价属性:亲切感、空间感、融合、平衡等等2、音质缺陷的避免:☐ 观众的掠射吸收直达声o 观众厅前区的前后排高差不大时,声音通过前排听众的头部,直达声会掠射吸收,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o 池座前后排高差不宜小于8cm ,楼座前后排高差不宜小于10cm 。

☐回声:反射声的时间差≥50ms (声程差≥ 17m )、声音的强度又足够的话,听来就是回声。

o 对容易产生回声的部位应做吸声处理。

☐楼座下声影区:楼座挑台易对早期反射声遮挡o 控制挑台深度o 挑台和后墙适当倾斜o 观众厅顶棚纵剖面基本类型:☐噪声声源及措施o 外界环境噪声:双层墙。

o 内部观众噪声如塑料袋、迟到者、婴幼儿及其他不文明状况:设衣帽寄存、迟到者专席、婴幼儿室等o 机械噪声:空间隔离、设备减噪、管道消声等四、安全疏散1、安全疏散要求: ☐ 疏散时间疏散时间计算?☐疏散通道宽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0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内门和观众厅外的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各自总宽度,均应按不小于表5.3.10的规定计算。

☐疏散口数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4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 疏散口要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2 观众厅出口门、疏散外门及后台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双扇门,净宽不小于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2)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1.40m 以外;(3)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4)宜采用自动门闩,门洞上方应设疏散指示标志。

☐其他疏散口要求《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

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2、观众厅内的疏散通道:o《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9条规定: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0.6m /100人,且最小净宽度≦1.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m。

o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不超过22个,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可增至50个,仅一侧有走道的座位减半。

o坡道的坡度大于1:6时应设台阶。

3、公共空间(观众厅外)的疏散通道:o《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3 规定:观众厅外疏散通道室内部分坡度不应大于1:8,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坡度不应大于1:12。

o地面以上2m 内不得有任何突出物;不得设置落地镜子及装饰性假门。

4、疏散楼梯:《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8.2.4规定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o踏步宽度≦0.28m,踏步高度≧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休息平台宽度≦梯段宽度,并≦ 1.10m;o不得采用螺旋楼梯,扇形梯段的踏步窄端距扶手水平距离0.25m 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宽端扶手处不应大于0.50m,休息平台窄端不小于1.20mo楼梯应设置坚固、连续的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0m。

5、室外的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o室外疏散通道的坡度≧1:10,并应加防滑措施。

o按不小于0.20m2/座留出集散空地,室外疏散及集散广场不得兼作停车场。

o剧场基地应至少有一面临接城镇道路,或直接通向城市道路的空地。

可通行宽度不应小于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并:800 座及以下,不应小于8m;801~1200 座,不应小于12m;1201 座以上,不应小于15m。

o疏散通道最小宽度应大于3.5m。

五. 大跨度结构☐异型桁架☐拱的受力特点☐拱的合理轴线、矢高和推力:☐拱的推力平衡方式o基础承受、边缘刚性结构集中传给拉杆、侧面框架承受、拉杆承受☐拱的形式:☐网架形式:o平板网架(正交或斜交)o壳形网架(单层;单曲或双曲)o锥体式网架☐网架单元、网架支承、网架尺寸☐悬索结构的构造组成☐悬索结构的形式☐悬索结构的垂度☐壳体结构:(薄壁空间结构)承受曲面内的轴力作用,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节省材料自重轻。

6m×6m的梁式结构的板厚120cm以上,35m×35m的壳体结构的壳板厚60cm。

☐壳体结构的形式:长壳;短壳o短壳由壳板、边梁和横隔构件组成。

o壳板的跨度与波长之比小于1,通常为0.5。

壳板的矢高一般不应小于波长的1/8,壳板厚可按跨度和施工条件选用。

o边梁高度为其跨度的1/10~1/15,梁宽为其高度的1/5~2/5。

o横隔间距6~12m。

☐楼座结构六. 造型七. 图面应表达内容1、舞台部分:☐舞台是剧场演出部分的总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乐池、台唇、耳台、台口、台仓等。

o镜框式舞台:台口宽度、台唇、表演区、天幕、边幕、演员上下场口o岛式舞台:台唇(舞台边缘线)、表演区、演员上下场口o音乐厅舞台:表演区、合唱席、演员上下场口☐舞台周边指向舞台的空间:舞台监督、导演、乐池(音乐厅一般不设乐池)、抢妆和候场、跑场☐注意舞台、乐池和观众厅的联系(1)镜框式剧场舞台,适用大多数类型的剧场,尤其是戏剧、歌舞剧场。

(2)岛式舞台,更适用于音乐厅。

易忽略的问题:•演员上场口及通路•主要面向•背面观众席的标高、升起和视线•管风琴位置及演奏台•顶部声反射板2、观众厅部分:☐观众厅应表达:除正确画出观众厅平面图,包括座位排列、出口位置和门、高差及联系台阶、栏杆扶手等外,还应分析表达:o观众厅座位排列及曲率半径。

o平面视角分析:最大视角、最小视角、最佳视角区;偏角控制o观众厅声场分析☐观众厅周边还有指向观众厅和舞台的空间:o耳光室:一般距舞台大幕3m左右,距观众厅最低地面处4m高左右,(多在二层画出,耳光室下可做观众厅一层出入口)。

o声、光控制室:或在台唇下;或在大幕两侧;或在耳光室上下;或在观众厅后部o放映室:观众厅后部☐观众厅及舞台剖面图:o台口及大幕位置;舞台与观众厅的分隔o舞台升降和台仓o舞台上部的葡萄架、天桥、悬幕、天幕、地光槽、跑场通道(音乐厅无)o观众厅视线分析:C值、视点、视线升起;最大俯角;视线遮挡分析等o乐池指挥的视线分析o顶棚形式、观众厅净高(前厅、楼座及楼座下)o耳光、面光;放映室投光等o声场分析3、前厅及其他:☐剧场前厅一般设置有入口大厅(门厅)、小卖部、存衣、休息厅等,与前厅有密切联系的除了通向观众厅通道和楼梯外,还可能有售票处、迟到者席、展示、咖啡茶座、快餐店、商场、书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