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剧场建筑设计

剧场建筑设计

剧院建筑设计是公共建筑比较复杂的项目之一,类型比较多,功能、技术、艺术要求比较高。

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才能做好设计。

剧院组成主要包括五部分,即观众厅、观众附属用房、舞台、演员排练化妆用房和机电设备用房。

其中观众厅和舞台是设计的重点,本文仅对舞台部分提供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不断积累经验,进行补充修正。

一个完善的舞台应包括:主台、侧台,有些机械化舞台在主台后面还加设一个后舞台。

如天津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德国科隆市立剧院、朝鲜平壤大剧场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机械化舞台,其核心是主舞台也称基本台(图1-5)。

图1 天津大剧院二层平面图2 德国科隆市立剧场二层平面图3 国家大剧院中区一层平面图4 平壤大剧场局部平面图5 天津大剧院剖面由于不同剧种演出对舞台要求差别很大,大体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写意,另一种是写实。

我国传统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是写意派表演的典型,一般没有布景,只用一桌几椅,一块儿“帷帐”,表演简练而夸张,以鞭示马,持浆当舟,通过演员细腻的唱念做打,将剧情、环境、气氛刻画的淋漓尽致,这类演出对舞台要求并不高。

另一种是写实派,如歌剧、舞剧、话剧,演员与场景同等重要,场景要求尽量逼真,要有纵深感。

因而硬景、软景、灯光颇多,形成了舞台比较大。

从演出工艺分析,演出时舞台被划为三部分,一是演员表演区,二是布景区,三是天幕灯光区。

不同剧种各有特点,要求也大不相同。

下面着重分析几个代表剧种对舞台的要求。

一、主舞台(基本台)1、主舞台进深我国60年代以前建造的剧场,只有少数舞台进深较大,如北京首都剧场20m,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官17m,北京天桥剧场16. 5m,天津干部俱乐部剧场15. 5m。

在这些舞台上能满足演出话剧、京剧和一般歌剧、舞剧。

但对大型舞剧仍感进深不够。

下面按剧种进行分析:(1) 以演舞剧、歌剧为主的舞台进深舞剧主要以舞蹈和音乐来表现剧情,演员活动范围大,尤其芭蕾舞要求最大。

表演区一般为14mX14m左右,中远景区约3m,天幕灯光区约4m,主台总进深需21m。

歌剧以唱为主,全剧贯穿着独唱、重唱及合唱、合唱时有较多演员同时登场,为了观众能听得好,表演区一般进深较舞剧要小,多在9-10m左右。

但景区较深约5-6m,加上天幕灯光区4m,主台进深为18-20m。

(2) 话剧主舞台进深话剧表演细致逼真,一般不用乐池,演员尽量接近观众,使演员细微表情、内心刻画能为观众所感受。

话剧的布景常与表演区相结合,一般表演区进深在6m左右,但景区比较深约5-6m,加上天幕灯光区,主舞台进深需16m左右。

(3) 京剧、地方剧主舞台进深我国地方戏曲种类很多,丰富多彩,但表演模式基本相同,都属写意派,京剧可以作为这类剧种的代表。

京剧有文戏和武戏之分,文戏表演区较小,武戏较大,一般10m×10m基本够用。

为使演出不间断,需设二道幕、三道幕,一般没有布景区和天幕区。

现代京剧也运用了歌剧、话剧的布景和灯光天幕,但比较简练,15m进深可以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舞台进深建议如下:大型歌舞剧院舞台进深不小于21m,专业话剧院舞台进深16 -18m,京剧、地方戏剧院进深15m,小型舞台进深不小于12m,中型综合性舞台进深18m(能演出京剧、话剧、中型歌剧和舞剧)。

2、主舞台宽度我国普遍采用平天幕和边幕、檐幕封装主台,使观众看不见表演区及场景画面以外的辅助空间和场外演员准备活动。

为此,主台台口两旁的工作区需要足够的宽度,其中包括①边幕一般不小于3m,大型舞台为3-6m②天桥③天桥距边幕1m,总计约等于台口宽度,即主舞台宽度等于台口宽度的2倍。

由于目前普遍希望台口做的宽一点,可按台口宽倍左右设计,即台口15m宽,主台宽24m;台口18m宽,主台宽30m。

这个宽度也能满足舞台一侧台上乐队的要求。

3、主舞台高度主舞台高度传统作法是台口高度的1倍加2-3m,这种高度可把与台口同高的景片提升到台口上皮高度,但檐幕必须降低至台口以下约1m观众才看不穿景片。

如果做到台口高的3倍最为理想(图6)。

图6 主台高度为3H(场景开阔,效果好)我国多数剧目的软景片,受现有舞台高度限制,只能做到7-7. 5m高。

但是从舞台美术设计的角度考虑,软景片的高度以8m以上为好,大型软景画幕高达10-11m。

因此建议如下:(1) 小型舞台的主台净高不低于17m。

可悬吊高的景片,檐幕下皮可升至6. 5m高。

(2) 中型舞台的主台净高不低于20m。

可悬吊高的景片,檐幕下皮可升至7. 5m高。

(3) 大型舞台的主台净高不低于24m。

可悬吊11m高的景片,檐幕下皮可升至9. 5m 高。

这几种主台净高,相对其台口高度,都能形成比较开阔的画面效果。

4、台口宽度台口宽度应综合观众厅、舞台表演区、台上乐队等因素来确定,传统估算法有两种:(1) 台口宽度为观众厅宽度的一半。

(2) 俄罗斯贝里耶夫教授认为,台口宽度约等于剧场容量的十分之一开平方。

按此计算1200座台口宽11m,2000座台口宽14m。

上述估算都比实际需要偏窄。

一般舞台要求台口宽应比表演区宽2-4m。

从观众厅考虑也应使观众能看全表演。

因此台口宽度应大于观众厅宽度一半,且不小于12m。

如果有些剧种不希望台口过宽,可设假台口来伸缩,更具灵活性。

5、台口高度确定台口高度也应从舞台和观众厅两方面因素考虑。

从舞台的场景高度要求,一般小型剧场台口高宜7. 5m,中型,大型不低于10m。

从观众视觉要求,前排观众不要看到表演区及场景以外的空间,楼座最后排观众能看到天幕大部分。

如果台口过高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面光灯投光角度过大。

在声学方面易产生不利反射声等缺陷。

因此台口高度要适度,一般宜大于台口宽1/2小于台口宽3/5。

二、侧台侧台又称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更换布景的辅助空间。

一个好的舞台设计应便于快速换景。

侧台位置、尺寸、空间大小要恰当。

侧台一般布置在主舞台的布景区两侧,景片预先搭在侧台内的平台车上,换景时推向主台(图7)。

图7 用车台换示意设计机械化车台时,侧台宽度要比台口的宽度大2-4m,以保证拼装后布景大于台口宽度,侧台深度应按车台板要求确定。

一般车台板宽度6-9m,分为若干块。

再加上堆放景片的地方约为舞台深度的3/5。

中小型舞台不设机械化车台时,侧台可小些。

如演京剧时,侧台放置衣帽箱和小道具,也可做为候场区使用。

侧台高度决定于立体景片高度和运输限高(一般4-5m),大型景片可在现场拼装。

一般开口净高要大于7m,大型机械化舞台净高宜9 -12m。

此外侧台设计要解决好景片运输便利问题。

三、后舞台中小型剧场一般不设后舞台,大型剧场机械化程度高的舞台一般都设后舞台,其作用如下:1、延伸景区,增加深远壮丽的场景效果。

2、可从天幕后架设大型背景幻灯投射天幕,提升场景效果。

3、在后舞台设机械化转台,提高换景能力。

后舞台一般与主舞台同宽,深度视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大于1/2宽度。

当设置转台时要满足转台直径要求,转台直径多为1 4 -17m,要有存放景片的地方,高度一般8 -12m,后舞台内应设天桥和少量吊杆,供灯光和布景需要。

四、乐池乐池的设计是剧场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歌剧、舞剧的乐队都布置在乐池中,京剧、地方戏的乐队一般都在台面上。

我国歌剧、舞剧发展历史不长,比较缺乏歌舞剧剧场的设计经验,其中乐池设计更容易被人轻视。

因此目前我国多数剧场的乐池不够理想,有的乐池偏小,容纳不下正规编制的乐队;有的平面形状和长宽比例不利于乐队的布置和演奏;有的开口宽度和池底深度选择不当等。

这些都直接影响音响效果,影响乐队指挥、影响乐队演奏员与指挥的配合,从而影响演出的整体艺术效果。

1、乐池平面设计不同规模剧场所需的乐池面积决定于演出的乐队、合唱队类型。

我国歌剧、舞剧演出的乐队有管弦乐队与民族管弦乐队两种。

由于民族乐队每人所占面积与管弦乐队大致相同,只是人数较少而已,在这里主要说明管弦乐队对乐池的要求。

管弦乐队人数见下表,单位:人合唱队在乐池中一般为20-30人。

舞剧与歌剧乐队人数也不同,舞剧没有唱,要求有更强的音乐来烘托剧情,因此乐队人数较多;歌剧要听清唱词,所用乐队人数稍少,以免声音过强。

综上所述,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的剧场可按双管乐队45人加合唱队30人计算;大型剧场以演舞剧、歌剧为主,应按三管乐队60人加合唱队30人计算。

乐队所需面积,各乐位平均约1㎡,合唱队每人占㎡,所需乐池面积为:中型乐池约55-60㎡,大型歌舞乐池约75-80 ㎡,特大型乐池约100-120 ㎡。

乐池宽度及长宽比例。

乐队在乐池中的排列需要一定宽度,除指挥台外,至少能摆下两排乐位,共宽4m多,大型乐池能摆下三排乐位,需6m宽。

为了便于指挥和音响效果,长宽以2:1或3:1为好。

中轴部分尽量加大(图8)。

图8 半开敞式乐池(开口宽度不小于3m)2、乐池剖面设计乐池开口宽度是乐池设计最重要的部分,矛盾较多。

开敞式作法音质好但占掉很多视距近的观众席。

开口小于乐池宽度一半,影响声音质量,演奏人员又感很吵。

因此,开口宽度宜大于底宽2/3且不小于3m是比较好的方案。

乐池深度同样重要,矛盾也很多。

乐队指挥需看到舞台演出场面,指挥台上演员,一般应高出舞台0. 2m左右,又要指挥乐池演奏与合唱队。

指挥站的太高,演奏人员看乐谱时就看不清指挥手势,看指挥时又看不到乐谱。

因此,指挥很难控制整个乐队。

经过多方案比较,半开敞乐池池深2. 2m比较好(图9)。

图9 半敞开式乐池剖面机械化舞台或综合性使用的剧场宜设升降乐池,升降乐池正常标高作乐池用,并可调整标高。

升至池座前排地面可布置观众席;升至舞台可做舞台表演用;降至地下室可作为运送钢琴、座椅用,比较适用。

五、舞台幕舞台内各种幕是舞台设备组成部分,关系到演出效果和使用方便,幕占用很多舞台吊杆。

防火幕、大幕、场幕、前檐幕、天幕比较固定,中间幕可根据演出需要做调整。

一般舞台幕布置如下(从台口向舞台内排列):中型剧场(图1 0):图10 台口部分设备布置1、防火幕:分隔观众厅与舞台的防火分区,平时吊在台口上部。

2、大幕:分隔观众与舞台,演出开始与结束使用。

3、场幕:紧靠大幕,供换场使用。

4、前纱幕:供增强效果使用。

5、檐幕:遮挡前排观众视线使用。

6、假台口:用做缩小台口宽度使用。

7、二道幕:距大幕5m左右,供演出换场使用。

8、三道幕:距大幕10m左右,不用布景时做背景使用。

9、侧幕:遮挡前排观众视线使用。

10、后纱幕:供增强效果使用。

11、天幕:舞台背景,投幻灯使用。

大型剧场:1、防火幕2、会标3、檐幕或装饰幕4、升降大幕5、对开大幕6、前纱幕2道7、假台口8、边幕4-5道9、后纱幕2道 10、天幕六、舞台灯光现代化舞台灯光照明对观演效果至关重要,它不仅用来作为舞台照明,而且能增加整体舞台艺术效果。

因此,灯光有“舞台的生命”之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