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5.2.4如果注塑部不合格品需由其它部门处理,则注塑部清楚列明处理的步骤及收货标准,交由生产总管、经理以上人员审批同意。
5.3装配部不合格品的控制
5.3.1装配部QC将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放置在红色专用胶盆中,并记录在〈QC检验日报表〉上。
5.3.2装配修理员对红色胶盘的不合格品进行修理,修理后的合格品重新落拉待QC检测。
5.3.7QA成品批量检验报告交由品质主管作审核决定。
5.3.8对成品的处理决定包括:
a.返工/返修;
b.待判定。
5.3.9如果处理方式是待判定,需由经理级以上人员综合决定;必要时,需经顾客(客户)同意。
5.4其它不合格品控制
5.4.1当收到顾客退货或盘点的不合格品后,QA检查员需审查退回的货品,并记录在〈顾客退货/投诉记录表〉或〈品质异常通知单〉上。
编写:
审核:
批准:
编号:
JS-QP-016
版本/版次:
B/0
页码:
4/4
5.4.2〈品质异常通知单〉交由品质主管分析及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记录在通知单上;处理决定包括:处理方式及处理部门。
5.4.3处理决定的不合格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进行相应的标识作业。
5.4.4品质部主管把〈品质异常通知单〉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
纸质发放单位/份数
文件修订履历






修订条款
修订内容描述
修订人
修订日期
1/0
1/0
ISO9001:2008版新建
吴家成
2011-4-1
1/0
B/0
ISO9001:2015版改建
吴家成
2017-5-20
受控方式(请选)
仅电子版受控纸质及电子版同时受控仅纸质受控(限保密文件)
纸质发放单位/份数
DCC/11份
4.2生产部门主管:负责控制在其管核范围内所发现的不合格品。
4.3对物料、半成品、成品的让步接收须由品质主管、经理级以上人员确定。
5.0作业程序
5.1进料不合格品控制
5.1.1进货检查后的不合格品依《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进行识别。
5.1.2不合格项目的资料须记载在〈QC进料检验报告〉上。
5.1.3〈QC进料检验报告〉交由品质主管处理,仓管员须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于退货区,以便等待处理。
批准:
编号:
JS-QP-016
版本/版次:
B/0
页码:
3/4
5.2注塑部、五金部、喷油部制程不合格品的控制
5.2.1注塑部、五金部、喷油部不合格品记录在〈制程巡查检验记录表〉中。
5.2.2对于制程发现的不合格品,由QC检查员进行标识,并通知部门主管进行隔离,最后依据其部门的不良品操作规范进行处理。
5.2.3决定后的处理结果需在〈制程巡查检验记录表〉作备注。
文件Hale Waihona Puke 废记录作废原因作废人
作废日期
编写:
审核:
批准:
编号:
JS-QP-016
版本/版次:
B/0
页码:
2/4
1.0目的
为使不合格的原物料\半成品\成品能加以适当的控制,避免与合格品相混使用,杜绝品质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用于公司或客户所发现的不合格品。
3.0定义

4.0职责
4.1品质部主管:负责对不合格品作出评审及处理确定。
5.3.3对修理不合格的产品由修理员拆开分解进行报废处理,包括分拆有用部件。
5.3.4如果装配QC拣出的不合格品超过5%时,则需立即报告装配部拉长、装配部主管及品质部主管分析原因作改善处理。
5.3.5QA对挂有“待检验”标识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将结果记录在〈QA成品批量检验报告〉上。
5.3.6QA检出的不合格批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进行标识作业。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编号:
JS-QP-016
版本/版次:
B/0
页码:
1/4
文件类别:QMSEMS/文件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文件制订申请
文件名称
版本/版次
编号
制订原因
制订人
制订日期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B/0
JS-QP-016
与IS09001:2015相适应
吴家成
2017-5-20
受控方式(请选)
仅电子版受控纸质及电子版同时受控仅纸质受控(限保密文件)
6.0参考文件
6.1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6.2检验管理程序
7.0记录
7.1 QC进料检验报告
7.2制程巡查检验记录表
7.3 QC检验日报表
7.4 QA成品批量检验报告
7.5品质异常通知单
7.6顾客退货/投诉记录表
编写:
审核:
批准:
5.1.4品质主管对不合格品检验报告及不良情形进行评估,做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记录于〈QC进料检验报告〉上。
5.1.5处理方法如下(并通知供方改善):
A挑选使用;
B特采;
C退货;
D报废。
5.1.6如果对于不合格物料,各部门若有不同意见或建议可提交给品质部主管,并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决定。
编写:
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