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说明书样本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说明书样本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说明书编号:PXTYAJ/C-2013发放号: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编委会主编:副主编:编委:目录编号内容PXTYAJ/C-2013-01 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PXTYAJ/C-2013-02 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1. 管理体系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类别、文件顺序、年代号顺序排列:PXTYAJ—×—××××—××文件顺序号年代号文件类别号文件代号文件类别号: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技术文件D——记录文件代号:以“XXXX安检”的汉语拼音缩写——“PXTYAJ”。

2. 外来文件沿用原编号。

如有多本,可按照顺序编号3. 样品记录、原始记录编号规定:记录顺序号(三位数)项目参数类别号(两位数)年代号(四位数)样品或原始记录类别(两位数)注:样品编号与样品记录单的编号相同。

4.检测报告编号规定:××××—××—×××检测报告顺序(三位数)月份(两位数)年代号(四位数)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批准:审核:起草:目录第一章车辆外观检视实施细则第二章车速表检测实施细则第三章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第四章前照灯检测实施细则第五章喇叭声级检测实施细则第六章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测实施细则第七章转向力与方向盘自由行程检测实施细则第八章机动车道路制动性能检测工作实施细则第九章检测线电脑使用管理条例第十章综合业务厅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车辆外观检视实施细则一、外检目的为保证在用车辆、维修竣工车辆以及其它待检车辆的行驶安全与车容,除对汽车各系统性能有专项检测外,必须对整车各主要零、部件的清洁、完好程度、紧固、变形、渗漏以及各操纵机构动作情况作全面检视,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技术状况。

此外,为配合后续检测工位的需要还要进一步验明车辆特征。

为此特制订本细则。

二、外检主要项目及要求1 、检查车辆特征(1)检查证照、标记、登记表内容是否相符。

(2)检查后续检测工位需要的车辆特征,如:驱动型式、车辆类别、燃油种类、大灯数、大灯灯高等。

2 、检查车身与驾驶室(1)车身(车厢)、驾驶室的变形,损坏是否超标,漆面是否完好,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应符合相应标准。

(2)车身(车厢)、驾驶室与车架的联接情况。

(3)车身(车厢)、驾驶室主要零、部件(如门窗及其附件,座椅及坐、靠垫,车厢板,蒙皮,脚踏板,翼子板,发动机罩,百叶窗等)的完好、坚固及工作情况。

(4)油箱的坚固与渗漏,电瓶架、电瓶的完好与坚固情况。

3 、检查灯光、仪表及电器线路(1)检查灯光、仪表是否按标准配齐。

(2)各灯光、仪表的安装坚固状况。

(3)各灯光、仪表是否完好。

(4)检查导线束是否完好,固定、布置、绝缘等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发动机与离合器(1)检查清洁、紧固联接状况。

(2)检查机油,冷却液品种、容量、渗漏情况。

(3)检查发动机起动、怠速、加速、停机、异响等情况(正常工作温度下,5秒钟内起动)。

(4)检查发动机转速、机油压力、水温、电流表显示是否正常。

(5)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渗漏与各部件(水泵、风扇皮带、散热器等)工作情况。

(6)检查离合器有无抖动、异响、打滑与渗漏等情况,踏板自由行程大小。

(7)检查排气管、消声器有无破损、凹瘪、接头是否严密,消音效果是否良好,载运易燃易爆物品车辆是否装有灭火防护罩。

5、检查变速器及传动轴(包括液力传动)。

(1)检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工作情况。

(2)检查变速器有无异响、乱挡、跳挡等现象。

(3)检查液力传动有无渗漏现象。

(4)检查传动轴、万向节的安装是否符合规定以及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5)检查中间支承的轴承、万向节、花键轴套有无松旷。

(6)检查前桥和转向机构。

6 、检查前桥和转向机构(1)检查前桥(包括独立悬架、下臂)有无弯曲、断裂现象。

(2)检查轮毂螺母,上、下球头节螺母,轮胎、上、下臂及制动底板固定螺栓等的坚固情况。

(3)检查转向器渗漏及其支架紧固的情况。

(4)检查方向盘和转向轴管的固定情况以及方向盘自由转动量是否符合规定。

(5)检查转向助力器的工作与渗漏情况。

(6)检查转向节主销、横直拉杆有无损伤、变形、松旷。

(7)检查所有轮胎胎面及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同一轴轮胎型号、花纹一致,转向轮不得装翻新轮胎,帘布层不外露,气压符合生产厂规定。

7 、检查后桥及减速器、差速器(1)检查后桥壳有无弯扭、断裂现象。

(2)减速器、差速器有无异常响及渗漏现象。

(3)半轴螺栓是否齐全及其紧固情况。

(4)。

8 、检查制动系(1)检查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总泵、分泵元件有无损伤以及紧固与工作情况。

(3)检查调节臂轴工况是否良好。

(4)检查操纵系统完好程度及工作情况。

(5)检查联接管路有无渗漏,堵塞现象。

(6)检查储气筒是否松动,有无漏气。

(7)检查驻车制动是否有效。

9 、检查车架及悬架(1)检查车架纵、横梁、保险杠有无弯曲、裂纹等异常现象。

(2)检查纵、横梁、保险杠联接是否可靠。

(3)检查左、右侧轴距差是否超标。

(4)检查牵引钩联接及紧固情况。

(5)检查悬架弹簧有无裂纹、断片、缺片等现象,中心螺栓、V型螺栓等联接及固定情况。

左、右弹簧的弹性是否一致,且符合要求。

(6)检查减振器的联接与工作是否可靠,有无渗漏现象。

(7)检查备胎架与备胎安装是否可靠,备胎架运作是否自如,备胎的型号,胎面质量以及气压应符合要求。

10 、检查后安全防护装置(1)检查后视镜、上视镜是否按要求设置。

(2)检查喇叭的安装以及声响效果。

(3)检查刮水器、清洗器、防冻除霜器是否有效(4)检查灭火器的完好与安装情况。

(5)检查安全门、安全带、接地链、防护栏等其它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11、对自卸车、挂车、特种车的附加检视(1)对挂车除必须附加检查防护栏的设置与安装情况,其它项目与主车车相同,并参照JT3101-81有关规定。

(2)对特种车的检查项目与要求可按GB18869有关规定以及原厂规定执行。

(3)对自卸车附加检视的项目主要有:a 液压系统的泵、阀、油缸、油箱及管路有无渗漏,工作是否灵活、可靠。

b 联接、紧固的否可靠。

c 举升力是否符合要求,举升至极限位置后能否靠自重下降。

三、外检方法1、直观定性检视和借助底盘间隙检测仪对损伤、渗漏、紧固、漏装、清洁等情况作出定性判断。

2、仪表、量具定量检视,如对轮胎气压、胎冠花纹、左右轴距差、制动跑偏量、踏板自由行程、车身的高度差等的测定。

第二章车速表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目的与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车速表允许误差范围为+20%~5%。

即:当车速表为40km/h时,~40km/h。

根据这一规定制订本细则。

二、检测用设备DCG-10G底盘测功机三、主要技术参数1、测速范围:0-120km/h。

2、最大允许车辆载重量:10t。

3、适用轮距:800~2600 mm4、滚筒直径: mm5、分辨率: km/h6、示值允许误差:±1%7、环境温度:-10~40℃8、相对湿度:≤ 85%四、检测操作规程由第一工位工控机连接服务器等待命令自动控制进行检测。

1、将仪器通电预热15分钟。

2、驾车以3—5km/h速度前进,将被测车辆驱动轮停在试验台举升器上。

3、举升器下降后按灯屏指示将车速稳定在40km/h处,按遥控器取样。

4、举升器上升后,将车辆平衡开出试验台。

五、检测时的注意事项1、被测车辆轮胎气压要调整到规定压力。

2、被测车轴重不得超过检测台允许负荷。

3、轮胎应干燥,无油污及夹带小石子等异物。

4、停在检测台正中央位置,汽车加速时尽可能平稳。

5、实测时从动车轮要用档块契牢。

6、测试进,车辆前方严禁站人。

7、发现故障及时报告,排除。

六、检测设备的保养与检定1、轴重大于试验台允许标准的汽车,请勿开上试验台。

2、不要在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维修作业。

3、不应让油水、泥砂等进入试验台内。

4、要对滚筒支撑轴承进行定期润滑。

5、定期对水过滤器进行放水,并对油雾器加油。

6、。

7、对台架表面不应用腐蚀性液体擦试,擦试时不要有划迹,经常保持清洁。

8、定期对速度脉冲传感器处进行清洁处理。

第三章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目的与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用制动力检验制动性能:1、汽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检测制动力应符合下表现定的要求。

对空载检验制动力有质疑的,可用下表满载检验制动力要求进行检验:(1)行车制动率标准机动车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荷a的百分比空载满载前轴后轴乘用车、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货车≥60 ≥50 ≥60b ≥20b 其他汽车、汽车列车≥60 ≥50 ≥60b≥50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动态轴荷计算b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2)制动不平衡率合格标准内容要求新车在用车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20% ≤24% 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24% ≤30% 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该轴轴荷)≤8% ≤10% (3)制动协调时间合格标准机动车制动形式协调合格时间液压制动0.35s气压制动0.60s汽车列车、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0.80s注:综检站GB18565规定协调时间:对采用液压制动系的车辆不得大于0.35 s;对采用气压制动系的车辆不得大于0.56s。

(4)车轮阻滞力合格标准各车轮的阻滞力占该轮轮荷百分比≤10%(5)驻车制动力合格标准机动车类型合格标准总质量/整备质量≥1.2 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20%总质量/整备质量<1.2 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15% (6)制动完全释放时间要求(仅对汽车要求):汽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

(7)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以下要求:(a) 满载检验时①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②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500N其它机动车≤700N(b) 空载检验时①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②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400N其它机动车≤450N两轮、边三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检验时,踏板力不应大于400 N,手握力不应大于 250 N。

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和拖拉机运输机组检验时,踏板力不应大于600 N根据以上规定制定本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