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高考化学实验大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Mn(OH)
2
碱性悬
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
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
用标准Na
2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I
2
(2 S
2
O
3
2+I
2
=2I+ S
4
O
6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
2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

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
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
2S
2
O
3
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将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
2Cr
2
O
7
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
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润湿
b. 干燥
c. 检漏
d. 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
是。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3、某小组以CoCl
2·6H
2
O、NH
4
Cl、H
2
O
2
、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了橙黄色晶体X。

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
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
的氨全部蒸出,用V
1mLc
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
用c
2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
2
mL 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
3
标准溶液滴定,K
2
CrO
4
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
2CrO
4
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10—5mol·L—1,c(CrO42—)为
mol·L—1。

(已知:K sp(Ag2CrO4)=×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
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4、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10-2,K2=×10-5。

草酸的
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
2C
2
O
4
·2H
2
O)无色,熔
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 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 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

5、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 ̄、SO
4
2 ̄、Br ̄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
无水CaCl
2和Br
2
流程如下:
(1)操作I 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溶液W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CaO 调节溶液Y 的pH ,可以除去Mg 2+。

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pH 最大范围是
(32______。

(4)常温下,H 2SO 3的电离常数K a1=×10 ̄2,K a2=×10 ̄8,H 2CO 3 的电离常数K a1=×10 ̄7,K a2=×10 ̄11。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 2SO 3酸性强于H 2CO 3:将SO 2和CO 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 ,若前者的pH 小于后者,则H 2SO 3酸性强于H 2CO 3。

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________________ 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 2SO 3酸性强于H 2CO 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

供选的试剂:CO 2、SO 2、Na 2CO 3、NaHCO 3、Na 2SO 3、NaHSO 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 4溶液、品红溶液、pH 试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卤水
Ca O
无水CaCl
上层溶液X
溶液W
Cl 2 操作Ⅰ
下层溶液V
溶液Z
溶液Y

滤 煅烧
酸化、结
晶 高温脱水 过
滤 贝壳
Br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