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技术雏形:石器打制技术—机器制造技术人工取火技术—能源转化技术有声语言—信息技术一、二、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1.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克里特人建立克里特文明(米诺基文明)线性文字A2.公元前1500-公元前1200左右北方游牧民族阿卡亚人(真·希腊人)建立迈锡尼文化特洛伊城和迈锡尼城的发掘者,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
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荷马史诗中曾被认为是虚构的国度——特洛伊、迈锡尼的真实存在。
迈锡尼文明虽然在文化上对克里特文明多有借鉴,但是在文化风格方面却与克里克文明迥然而异,迈锡尼文明因为修建一种规模宏伟的巨石城堡和狮子门而著称,这种被称为“库克罗比亚”的巨石建筑据说是由希腊神话中的独木巨人库克罗普斯所建,它的出现反映了迈锡尼人防御外敌的需要和炫耀武功的心理。
作为来自北方游牧民族阿卡亚人已经开始崇拜宙斯和奥林匹司主神。
这些作为征服者的神明,不同于爱琴海世界从事生产活动的神,他们主要只做两件事,战斗和享乐。
那些传说中的阿卡亚英雄和国王们,如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奥德修等,则成为荷马史诗和’’系统叙事诗”中的主人公。
线性文字B希腊神话传说归因于迈锡尼文化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共同构成了爱琴海文明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明显区别的发展阶段。
到了公元前12世纪一只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300多年的“黑暗时代”。
* 过渡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黑暗时代英雄时代北方蛮族多利亚人入侵线性文字被遗忘古希腊的游吟诗人荷马(BC9-8),西方文学最早的奠基者,荷马通过游吟传唱的方式,唱出了两部史诗,被后人整理为西方文学的两部开山之作《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讲的是迈锡尼文明阿卡亚英雄的事迹。
“黑暗时代”通常也被称为”英雄时代’’,因为荷马史诗和其他一些英雄传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这个时期里辉煌瑰丽的爱琴文明湮灭在多利亚人等入侵者的暴戾野性之中。
经历了300多年的“黑暗时代”之后,到了公元前8世纪,一个新兴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公元前776年,以第一奥林匹亚竞技会为开端,新兴的希腊城邦文明开始崛起,有了可以记载的历史、信史,从此希腊人有了纪元的方式。
爱琴文明发展简表前26-前15世纪:优雅的克里特人建立的米诺斯文明米诺斯王宫(壁画、迷宫)、半人半兽、能工巧匠等神话传说前16-前12世纪:豪迈的阿卡亚人建立的迈锡尼库克罗比亚、奥林匹斯多神教、特洛伊战争前12世纪-前8世纪:野蛮的多利亚人导致的“黑暗时代” 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系统叙事诗”“黑暗时代”构成了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过渡三、希腊神话传说的渊源古代最主要的文化形态是—神话克里特的文化带有很浓重的埃及色彩成熟希腊神话—奥林匹斯神话特点:神人同形同性(北方阿卡亚人带来的)阿卡亚人在深入伯罗奔尼撒和爱琴海地区之前,曾在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和帖撒利等地滞留过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奥林匹斯山就位于帖撒利之北。
因此,早在阿卡亚人建立起迈锡尼文明之前,他们就开始崇拜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了。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阿提卡半岛非印欧语-多崇拜女神母神崇拜印欧语-多崇拜男神迈锡尼时期是阿卡亚人英雄传说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北方入侵者神话与地中海神话的冲突和融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荷马史诗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和赫西俄德神谱中关于奥林匹司神族与提坦神族之间的战斗。
这些神话传说中的冲突实际上都反映了希腊入侵者(阿卡亚人、多利亚人等)对爱琴海世界的血与火的征服活动。
总之,呈现以后是人的面前的那个美丽而明晰的希腊神话传说是历史融合的结果,在它之中,既包含着地中海世界——埃及、巴比伦等——神话的神秘色彩,又融入了北方入侵者的粗犷风格。
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古希腊的游吟诗人荷马(BC9-8),西方文学最早的奠基者,荷马通过游吟传唱的方式,唱出了两部史诗,被后人整理为西方文学的两部开山之作《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讲的是迈锡尼文明阿卡亚英雄的事迹。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这两部史诗所记载的故事都是对迈锡尼时期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和航海活动的一种神话化的渲染,是对阿卡亚人以往的英雄业绩的赞美讴歌。
●《伊利亚特》:特洛伊战争希腊阿卡亚英雄&特洛伊英雄支持希腊阿卡亚人的神&支持特洛伊人的神人与人神与神人与神互相战争混战●《奥德修纪》:特洛伊战争其中一个英雄,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如何历尽千辛万苦重返家园的故事,有很多海外奇谈。
较著名的系统叙事诗有:《塞浦路斯之歌》:三女神的金苹果之争和特洛伊战争的起源《埃塞俄比亚英雄》:阿喀琉斯与阿马宗女王彭忒西勒亚和埃塞俄比亚国王门农的战斗,以.及阿喀琉斯被帕里斯之箭射中致命之处——脚踵——而死的故事)等.《小伊利亚特》和《特洛伊失陷记》:阿喀琉斯死后希腊英雄继续与特洛伊人战斗并最终以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的故事《归来》: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除奥德修以外的希腊英雄返回家园的种种经历。
“系统叙事诗”是古希腊史诗之一,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盛行于荷马之后的时期(约BC7-6世纪),这些叙事诗将分散凌乱的希腊神话传说联系为彼此相关的有机体系,并且填补和充实了荷马史诗的空缺。
五、赫西俄德的《神谱》荷马史诗和系统叙事诗主要讲述了阿卡亚英雄的传奇故事,赫西俄德的《神谱》则把希腊诸神的谱系加以梳理,不仅使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开始烘托出“命运”主题希腊人在追溯自己的家庭谱系时也相应地整理出一套神的谱系,因为希腊人相信作为自己的祖先的英雄们必定有一个神的起源。
在希腊人眼里,神与神的后裔是神,而神与人的后裔则是英雄,这些英雄往往又被当作王者的始祖,按照这种家族起源的解释方式,自然而然地从英雄谱系上溯到诸神的谱系。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赫西俄德的《神谱》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命运”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1.从第一方面来看,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和自然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
从最原始的神卡俄斯(Chaos,混沌)到奥林匹斯主神宙斯(Zeus,雷电),绝大多数神都象征着某种自然现象。
到了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族中,神又超越了自然性而获得了社会性,产生了诸如战争之神、商业之神以及正义女神、美惠女神和命运女神等代表社会现象的神祗。
2.从第二方面看,以神秘的“命运”作为神系延续和发展的契机是希腊神话的一个基本特征。
希腊神王的更迭是通过一种自我否定的暴力方式实现的:老一辈的神王生下儿子并囚禁或吞食他们,幸免于难的儿子在母亲的支持下起来反抗父亲并取代他的权威。
这种维持神系更新和发展的自我否定机制使希腊神话表现出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进化思想,而在背后决定着诸神的兴衰泰否的,就是那个不出场的“命运”。
荷马史诗、“系统叙事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不仅以系统化的方式将流传于民间的散乱的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缀结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神话,而且把某些英雄的家族历史和不幸遭遇当作叙述的主题,开始突出命运和神谕的重要性,从而具有了最初的悲剧色彩。
六、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希腊城邦文明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前8世纪-前6世纪)城邦的海外殖民和内部变革2.第二阶段(前6世纪-前4世纪)希腊城邦文明的全盛时期3.第三阶段(前4世纪以后,希腊化时代)希腊城邦文明的衰落阶段=希腊化时代城邦特点:小国寡民,数量众多爱奥尼亚地区:小亚细亚向爱琴海伸出去的沿海地区希腊哲学之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爱奥尼亚地区米利都人)最初的希腊哲学流派(即米利都流派)分离主义和自由主义尽管城邦的地域范围和人口数量都微不足道,这种崭新的国家形式的出现却开创了希腊历史的新纪元。
这种微型的整治、经济、文化统一为希腊人提供了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和生活安全感。
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
两种政治态度:雅典的城邦和罗马的帝国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是用城邦解释公民,反过来又用公民解释城邦。
城邦是达到一定公民数的一个自由人的结合体;公民就是对城邦承担着义务,同时也具有权利的城邦的组成者。
因此,城邦与公民也就是国家与公民休戚与共。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公民就是自己的主人”,因为城邦就是公民按照一定法律原则自由组成的。
这样一种主权在民的特点,使得希腊城邦呈现一种自由主义的色彩,从而就使得在整个城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民主制的城邦,特别是像雅典这样,出现一些直接民主制城邦,所以我们说,雅典到了公元前5世纪它的民主制达到了鼎盛。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在BC8-BC6之间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过程:君主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除了斯巴达等极少数城邦外,大多数希腊城邦都在BC8-BC6之间完成了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或者僭主政治的转化。
七、斯巴达与雅典八、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奥林匹亚竞技会公元前776—公元393年四年一届一共准备了293届主要是宗教祭祀活动起源于对奥林匹斯诸神的祭奠●酒神节戏剧是在酒神崇拜里产生的推崇现世主义,推崇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九、希腊悲剧tragedy(戏剧—雅俗—戏剧&悲剧)大多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延续了古代史诗、系统叙事诗所讲述的内容,悲剧和古代叙述诗的重大区别是它刻意渲染命运的主题,因此希腊悲剧也称作命运悲剧,烘托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冲突。
不同于西方近代悲剧,叫道德悲剧,强调善恶两种力量的冲突。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1.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BC5--6)第一次把悲剧演员从一个扩展到两个、引进了一些美丽的服装高跟靴音乐…代表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乞援人》、《波斯人》等2.第二大悲剧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3.第三大悲剧家欧底庇德斯《美狄亚》十、从希腊悲剧到希腊哲学喜剧comedy 在悲剧衰落之后出现,与悲剧交替出现阿里斯多芬十一、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希波战争,波斯人三次入侵三次失败,但波斯人传播了帝国主义的思想,希腊成了帝国主义试验场,希腊内部开始争权夺利。
到公元前431年,受帝国主义感染,希腊内部两大城邦开始成为帝国。
在希波战争中,为了抵抗波斯,以雅典为首的阿提卡半岛组成了提洛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但战争结束后两方都不想解散同盟,于是这两大同盟演化为两大帝国:雅典帝国和斯巴达帝国。
两强必有一争,导致了BC431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二十多年,最后斯巴达打败了雅典。
在瘟疫爆发、丧失海上军事优势和提洛同盟成员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雅典被迫于公元前404年与斯巴达签订了城下之盟:提洛同盟被解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被取消,代之以斯巴达的寡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