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


森林类型的划分
• 森林是人们长期生产实践中利用的主要对象,人们 根据其起、形态、功能等特征划分类型,由于对森 林分类的目的和依据不同,就出现了多种分类方法。 • 1、按森林的起源不同划分类型 • 通常划分为天然林、次生天然林和人工林三类。 • 2、按森林分布地带性差异划分类型 •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与 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
• 5、按森林结构分类
• 按树种组成结构划分为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 林和由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 按林木的年龄结构划分为同龄林、异龄林; 按林龄阶段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 成熟林、过熟林。 • 按森林密度大小划分:郁闭度在0.2以上的 为有林地(即郁闭林),郁闭度在0.1—0.2 为疏林。 • 按森林形成的林冠层次或树高差异划分为单 层林和复层林。
• 中国森林除分布于上述各林区外,在广阔的西 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境内及沿河流以及 一定高度的山地也有森林分布,如新疆塔里木 河流域的胡杨林、天山、祁连山中山地段的云 杉林等。此外,在中国东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 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原有天然林早已破坏, 只有零星散生的树种和小片丛林。20世纪50年 代以来营造了农田防护林、农林间种和四旁植 树。有不少的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0~15%。 这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对农田起到很大的防护 效益,四旁植树改善并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提 供就地需要的用材、薪材和多种林产品。至 1989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3830万公顷,占 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3。
森林资源的特性
• 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一般自然 资源的共性。也有本身的特性: • 1、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最强大的 生产力; • 2、森林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 3、森林是陆地上最丰富的种质资源库、生物基因 库、水和二氧化碳储存库; • 4、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复杂的空间 结构; • 5、森林的寿命长,经营周期长。
华南热带季雨林
• 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林区有海南岛及南海诸岛、 台湾省南部及云南红河哈尼族□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地区。 森林基本上属热带季雨林,在湿润的山谷树木板根现象较明 显,林下有高大的树蕨、棕榈科植物,树干附生兰科、蕨类 及天南星科植物,显出热带雨林的景观。这一林区蕴育和 保存极为丰富的森林植物,有青梅、坡垒、龙脑香、娑罗 双树等龙脑香科树木,并有蝴蝶树、人面子、番龙眼、山 楝、麻楝、卵叶阿丁枫等热带树种,在西双版纳和广西最 南部还有野生团花树。此外,陆均松、鸡毛松在海南岛和 云南南部也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则有以常绿壳斗科 树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林。在低海拔及河谷雨量较少处旱 生型现象明显,如海南岛南部有厚皮树,闭花木、合欢属 (黑格、白格)、刺竹等近似稀树草原的旱生型热带林。
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
• 这一林区的范围,大致北自辽宁南部,南到淮 河以北,包括华北广大山区。目前仅有散生的 小片栎类、桦木、山杨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小 片的侧柏、油松等针叶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 山谷局部地区有少数白蜡、槭树、椴树、青杨 等生长。在海拔较高山地还有小片华北落叶松、 云杉(青杆和白杆)及少数冷杉。本区需大力 保护和培育森林,生产用材、薪材并涵养水源, 保持土壤。
• 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反映 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 蓄积量。 •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 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 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 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 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 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 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 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 林木和药材。
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 油桐等经济林
• 这一地区主要森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 柏木,多种竹类(主要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南部 还有丛生竹)和多种常绿阔叶树(主要有樟树、楠木、栲 类、石栎、常绿青冈、木荷、木莲、阿丁枫、胆八树等)。 此外有许多落叶阔叶树如多种栎类(包括栓皮栎、麻栎、 小叶栎、□栎)、山毛榉、枫香、檫树、拟赤杨、光皮桦 等。中国多种特有树种原产于此。针叶树中有银杏、水杉、 杉木、金钱松、银松、台湾杉、白头杉、福建柏;阔叶树 有珙桐、杜仲、喜树、观光木、 伯乐树、香果树等。多 种经济林产品重要的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棕榈、原 朴、杜仲、白蜡。油茶面积约有 300多万公顷;油桐约 200万公顷。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 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 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 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 40.1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 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 %。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 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 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面,长期 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 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 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 (3)经济林 • 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 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 (4)薪炭林 • 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 (5)特种用途林 • 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 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 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还包括名胜古迹 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中国森林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 7.2%,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 覆盖率14%。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世 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 0.5公顷,发达国家人均占有1.07公顷。中国森林总蓄 积量占世界第8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立方米, 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3840亿立方米的2.55%。中国 森林平均公顷蓄积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中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工林面积总量的 50%左右。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8.2万公 顷,中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 • 中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森林每 公顷生物量平均为157吨,而世界平均131吨。中国森 林总生物量达160.09亿吨,占世界的3.63%。




森林的重要性
森林有什么作用?
森林的重要性
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
★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排出48千克氧气
★吸附120万立方米空气中的粉尘
★蒸发水汽300吨 ★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
森林的重要性
一亩树林一天的作用
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 排出48千克氧气 净化空气
吸附120万立方米空气中 的粉尘
2、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长江全长6300km,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江流域特别 是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建设工程开始启动。 • 目前这项工程在11个省(区、市)的271个县全面展开。 工程已完成造林366.3万hm2 。 • 3、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1988年起动,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 北仑河口,全长1.8万km。跨11个省(区、市)的195个 县(市、区),工程量为355.8万hm2 。目前已完成造林 98.4万hm2 ,建成1.3万km基干防护林带。
蒸发水汽300吨 保护100亩农田免受风灾
调节大气成分 防风护田
增加空气湿度
护坡林带的水土保持
泥沙径流 微量清 水入河 河流 表土层 心土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发生跟哪个地区的水 思考:护坡林为什么能使地面径流减少? 土流失有关系?为此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图中森林起到了什么作用?
• 一、森林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 森林是生物圈这个巨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 其生态功能表现如下: • (一)最大的物质生产这和能量储存库 • (二)调节空气 • (三)调节气候 • (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五)最大的物种基因库
• 3、按树木形态划分类型 • 可划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 林、竹丛,灌木林、灌丛等多种类型。 • 4、按森林功能和培育目的分类 • 《森林法》将我国森林分为五大类: • (1)防护林 • 以防护为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 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 (2)用材林 • 以生产木材主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 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 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 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 37.6%。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 将逐渐增加。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 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 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东南部有生长 不良的蒙古栎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 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槭 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 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和长白 赤松。
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与保护
• 最近10年来,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3425万hm2, 居世界第一位。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显 著进展,初步形成了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 (一)森林培育 •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1978年起动,地跨“三北”13个省(市、区)的 551个县,总面积达407万hm2 ,上国土面积的 42%。工程历时73年,规划营造林面积3508万 hm2 。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完成造林 1800万hm2 。
• 二、森林资源的评价 价
• 三、世界森林资源
• 四、中国森林资源 • 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 (一)宜林地广,森林物种丰富,生态类型 齐全 • (二)森林覆盖率低,木材储积量少 • (三)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四)森林结构不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