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精细化
潘雪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是高二7班班主任潘雪。
下面我就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一些具体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主要讲的是四方面:
一、班级日常管理
首先是班委的组成,考虑到住宿生较多,所以班委选举的时候尽量均匀到每个宿舍都有一个班委。
这样做的好处是班委在宿舍可以配合寝室长工作形成合力,有助于管理班级同学的生活和学习。
具体班级日常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现问题
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问题的反映渠道,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意见箱,学生可以把班级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个人思想问题,老师上课等问题等以
匿名的方式投到意见箱里,我会在每天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拿出来,做到一天一清理,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
2)学生代表定期会议制度,每周一次,这个制度有别于班干部,他的作用是发现班级问题和
监督班干部日常工作。
由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和他们的解决方案,我会创造宽松愉悦的讨论氛围,让他们敢说。
3)加强与家长和任课老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家长群,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
的动态,也有助于我从家长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同时建立任课教师群,多向学科任课老师了解课堂情况,关注这一学科课堂纪律等方面的情况。
4)借助班级监控,能够发现个别同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些行为。
如:有些同学做小动作等
不良行为,可以及时给予纠正。
还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到班情况和自习情况。
2、解决问题
我作为一个新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其实是不足的,很多问题是很棘手的,所以有时候当问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就显得我手足无措,我也曾尝试过一些方法,但结果有时不太理想,我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就有点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没有能力胜任这一工作,心生退意。
在这里我要感谢办公室的前辈们,他们给我建议,给我鼓励,帮我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要感谢高二七班的各位代课老师在工作上给予我的支持。
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我总结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只引导和辅助他们解决问题。
有些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会跟一起讨论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制定方案,并针对性的给出建议,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然后应用到班级管理中。
如果实施效果不好,我就再一次帮助学生修改方案,有时候会来回修改好几次。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学生思想的教育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班级学生的,我们班的情况是女生较多,女生之间处理问题的时候容易情绪化,经常会有一些小摩擦,容易想多,我主要是让他们自我调节,比如我们班上学期有两个女生之间有点小矛盾,排座位的时候碰巧排在了一起,其中有一个女生就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们俩关系不好,我要跟别人换,我就说你先适应一天,碰到问题不能一味的逃避,要想办法解决。
结果一个上午没到,就高高兴兴的跑过来跟我说,我不换了,我俩谈心了,和好了。
现在俩人关系特别好。
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感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跟同学跟老师交流。
其次,有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
有个别家长该给我打电话说,我家孩子在初中成绩特别好,都是班级第一第二的,现在怎么下降那么多,非常的不解。
一般这种情况,我会先安抚家长,不要把这种情绪传达给孩子,同时,我也会及时找学生谈心。
三、学生成绩方面
经常会有些学生在考试结束后,考的不好,跑过来找我说我已经很努力,为什么还考不好呢?非常的痛苦。
也有学生过来跟我说,我想学好,但是自制力比较差,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做别的事情,反反复复的自责。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针对学生的成绩,我平时做的是:
1.关注学生成绩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绩,帮助学生分析学习遇到的问题,做学生坚强
的后盾让学生重拾信心。
我们班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差而选择了文科,结果现在数学还是很差,偏科现象严重,这就导致了一科拖后腿,考试吃大亏。
越考不好越不想学,形成恶性循环。
我会跟他们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有没有反常的状况。
及时找学生谈心,及时予以肯定和
恰当的帮助。
2.让学生认清自己在学习上的角色,虽然在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并不代表他们
笨。
我们班有些学生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认为自己笨、比别人差,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敢积极大胆去表现。
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成绩,看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3. 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提高自己。
现高二阶段,同学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个别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将周围的同学当成自己的对手,非常在乎同学之间的比较。
看到别的同学成绩比自己高,看到同学某一方面表现得比自己好,心里就会感到失落和难过;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而难以专心学习。
我们班也有这种情况,我会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精力放在怎么改进自己、提高自己上面,而不是放在怎么打败别人上面。
告诉他们班级是一个集体,大家要团结,实现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