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1 局域网概述

04-1 局域网概述


IEEE802.1~IEEE802.5,随着局域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
局域网标准不断被推出,最新的千兆以太网技术目前也已标准 化。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各分委员会的结构关系及其制定的局域网标准:
图4-3 【IEEE802结构关系与局域网标准图】
4.1 局域网概述
IEEE802分委员会名 制定的局域网标准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卫生管理系 主讲:XX
2018/5/9
第4章 局 域 网
本章主要介绍了各种局域网的类型以及局域网的组网标准。 随着用户对网络高带宽的要求,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高速的局域网, 本文也相应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目前比较流 行的虚拟局域网技术。
4.1 局域网概述
第4章 局 域 网
思考与练习
P88:1、2、3;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8/5/9
4.1 局域网概述
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点:先听后发,边听边 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以上原理可以通俗理解为:“先听后说,边说边听”。也可以用通俗的 比方来解释这个工作原理,在一个局域网中,多台电脑共享上网,只有一条线,就 比如几座房子之间,联系它们的只有一条路(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当它们每 次要出去,也就是局域网里要发送数据时,它们都会先看看也就是检测下这条 路有没有人在用,假如有在用的话,就使用一定的方法(退避算法)等待,等到这条 路(线路)空闲的时候才开始用(发送数据),在用的时候还通知各个用户(监听线 路),告诉它们自己已经在使用这条线路,让它们也使用一定的方法(退避算法) 等待。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3) LLC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也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功能子层。
它构成了数据链路层的上半部,与网络层、MAC子层相邻。
LLC在MAC子层的支持下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可运行于所有 802局域网协议之上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被称为逻辑链路控制 LLC。 LLC子层与传输介质无关,它独立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隐藏 了各种802网络之间的差别,向网络层提供一个统一的格式和接 口。
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的缩 写,中文的意思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其工作原理如下:(1) 若媒体空闲,则传输,否则转(2)。(2) 若媒体忙,一直监听直到信道空闲,
然后立即传输。(3) 若在传输中监听到干扰,则发干扰信号通知所有站点。 (4)等候一段时间,再次传输。
4.1 局域网概述
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2. 令牌总线网
任何一个节点只有在取得令牌后才能使用共享总线去发送数据。令牌
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控制帧,用来控制节点对总线的访问权。
图4-5 【令牌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4.1 局域网概述
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3. 令牌环网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最早开始于1969年贝尔研究室的Newhall 环网,最有影响的令牌环网是IBM Token Ring。IEEE802.5标准就
IEEE802.9 IEEE802.10
IEEE802.11 IEEE802.12
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快速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表4-1 IEEE802
4.1 局域网概述
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在共享介质局域网中,为了实现对多结点使用共享介质发送和接收 数据的控制,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很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被普遍采用并形成国际标准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带有冲突检 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方法、令牌环方法和令牌总线方法。
4.1 局域网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 掌握: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可以 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局域网;3种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特点及类型 1. 局域网的特点
局域网是将较小地理范围内的各种数据通信设备连接
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局域网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1) 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
图4-1 【局域网类型与相互关系】
4.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的分类
• 共享介质局域网(Shared LAN) • 交换局域网(Switched LAN)
共享介质局域网:共享介质用的是HUB(转发器或集线器). 区别是HUB连十台机器,如果是百兆网,每台机器只能分到10兆 带宽;交换机连十台机器,如果是百兆网,每台机器都能得到百 兆带宽;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1. 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与OSI参考的 关系如图4-2所示。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 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 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子
图4-5 【令牌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4.1 局域网概述
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2. 令牌总线网 IEEE802.4标准定义了总线拓扑的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相 应的物理层规范。Token Bus是一种在总线拓扑中利用“令牌”作为 控制节点访问公共传输介质的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图4-5 【令牌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数据传输速率高。
(3) 传输时延小。一般在几毫秒至几十毫秒之间。 (4) 出错率低。
4.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的分类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局域网可以分为两类:
• 共享介质局域网(Shared LAN) • 交换局域网(Switched LAN)
共享介质局域网:网中所有的结点共享一条公共通 信传输介质. 交换局域网: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它可以在 它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
图4-6 【Token Ring 的基本工作原理】
4.1 局域网概述 本节小结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诞生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本章是本门
课的第4章 局 域 网 ,本节讲述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局域
网的特点、局域网的分类,局域网可以分为两类:共享介 质局域网、交换局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的分类 IEEE 802.2标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以下三种:
• (1)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总线型局域网。 • (2)采用Token Bus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令牌总线网。 • (3)采用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令牌环网。
图4-1 【局域网类型与相互关系】
层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
子层。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图4-2 【IEEE802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1) 物理层 物理层涉及到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比特流,它的主要 作用是确保二进制位信号的正确传输,包括位流的正确传 送和正确接收。这就是说物理层必须保证在双方通信时, 一方发送二进制“1”,另一方接收的也是“1”,而不是
“0”。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2) 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MAC)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功能子层。
MAC构成了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它直接与物理层相邻。
MAC子层主要制定管理和分配信道的协议规范,换句话说, 就是用来决定广播信道中信道分配的协议属于MAC子层。MAC 子层是与传输介质有关的一个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子层。它的主 要功能是进行合理的信道分配,解决信道竞争问题。
4.1 局域网概述
4.1.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为了使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设备之间具有兼容性、互 换性和互操作性,以便让用户更灵活地进行设备选型,国
际标准化组织开展了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1980年2月成
立了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即IEEE802委员会(I (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IEEE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委员会制定了一 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IEEE802标准。
4.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的分类 交换以太网是指以数据链路层的帧为数据交换单位,以以太 网交换机为基础构成的网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共享以太网所 带来的问题。交换局域网的特点如下: • (1)允许多对站点同时通信,每个站点可以独占传输通道和 带宽。 • (2)灵活的接口速率。 • (3)增强了网络可扩充性和延展性。 • (4)易于管理、便于调整网络负载的分布,有效地利用网络 带宽。 • (5)交换以太网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它们能够 实现无缝连接。 • (6)可互连不同标准的局域网。
IEEE802.1
IEEE802.2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
逻辑链路控制 LLC
IEEE802.3
IEEE802.4 IEEE802.5 IEEE802.6 IEEE802.7 IEEE802.8
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 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 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
4.1 局域网概述4.1.Fra bibliotek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点:先听后发,边听边 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