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室分问题排查优化白皮书

中国移动室分问题排查优化白皮书

中国移动室分问题排查优化白皮书目录1室分主要问题 (3)2室分问题的定位及手段 (4)2.1被动响应--用户投诉处理 (4)2.1.1 投诉处理手段简介 (4)2.1.2 投诉处理流程 (4)2.1.3 投诉问题分析定位方法 (4)2.2主动干预—网管KPI、测试监控 (11)2.2.1 主动干预手段简介 (11)2.2.2 数据采集方法 (11)2.2.3 KPI指标门限 (15)2.3室分问题点筛选 (17)3室分问题优化排查方法 (18)3.1 弱覆盖 (18)3.1.1整治流程 (18)3.1.2流程分析 (19)3.1.3整治方案 (21)3.2 信号外泄 (22)3.2.1整治流程 (22)3.2.2流程分析 (23)3.2.3整治方案 (24)3.3 高干扰 (26)3.3.1整治流程 (26)3.3.2整治流程 (27)3.3.3整治方案 (31)3.4 高质差 (37)3.4.1整治流程 (37)3.4.2流程分析 (39)3.4.3整治方案 (42)3.5 低接通率 (46)3.5.1整治流程 (46)3.5.2流程分析 (47)3.5.3整治方案 (50)3.6 超低或超高话务 (52)3.6.1整治流程 (52)3.6.2流程分析 (54)3.6.3整治方案 (56)3.7 频繁切换 (58)3.7.1整治流程 (58)3.7.2流程分析 (59)3.7.3整治方案 (60)3.8 掉话 (62)3.8.1整治流程 (62)3.8.2流程分析 (63)3.8.3整治方案 (64)1室分主要问题室分网络问题从用户感知的角度看,主要存在手机无信号、呼叫困难、通话断续、通话掉线等感知,但用户感知只是一种用户主观感觉,并不能直接引导优化人员进行问题处理,需要通过一些网络指标关联分析,定位,解决问题。

根据前期室分整治经验,可通过如下“八加一”个维度来定位问题:(1)弱覆盖;(2)高干扰;(3)高质差;(4)频繁切换;(5)外泄;(6)超低或超高话务;(7)接入困难;(8)高掉话;(9)高用户投诉。

其中,前八个维度的问题易于量化,它们与用户感知、常用KPI指标关联见下表:主要问题用户感知常用KPI指标室分八维度问题与用户感知、常用KPI指标关系对应图2室分问题的定位及手段室分问题的发现,可分为被动发现和主动发现。

被动发现主要依靠用户投诉渠道实现,主动发现依靠一些可量化的指标进行判断、定位来实现。

2.1被动响应--用户投诉处理2.1.1 投诉处理手段简介用户投诉是最直接的问题反馈,用户主要对手机无信号、无法接通(覆盖)、话质量差,掉话等不同原因进行投诉,正因为投诉的种类多而全,可以准确地反应实际问题,因此用户投诉信息的分析处理也是网络质量完善的重要借助手段。

2.1.2 投诉处理流程用户投诉处理一般可采用如下流程帮助定位问题:室分系统用户投诉维护处理流程2.1.3 投诉问题分析定位方法1.投诉现象分类原始投诉信息的采集是处理投诉问题的基础和条件。

我们接到的投诉多半比较紧迫,需要以最快速度解决,但在未了解实际投诉问题的情况下拿着测试手机或仪器去现场测试及维护处理是盲目而低效的。

虽然维护方面收集信息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仍应该尽量完成基本必要信息的采集,其内容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投诉问题类型;➢具体投诉描述;➢具体投诉地点;➢投诉问题发生的时间及频率;➢使用手机终端类型;➢主被叫号码;➢其它相关信息(包括重要活动、用户行为等)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对投诉问题的分析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也便于我们制定出随后的话务跟踪、话务统计、硬件排查以及现场测试等综合分析计划。

2.后台数据核查及信令分析仅根据用户反映的信息不能完全判断出问题,在去现场前需要根据收集到的用户地理信息结合初步判断的网络问题在后台进行相关话统数据核对,查看小区硬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查看信令情况,进一步确定网络问题,从而进入常见网络问题处理流程来解决。

1)话统数据分析话务数据分析是我们处理投诉问题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快速定位投诉问题的原因。

在处理大量用户类似投诉时,话务统计数据往往能提供各种全面详实的信息,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网络状况,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地分析和定位问题。

用户投诉的问题,如掉话、呼叫失败、话音质量差等,一旦频繁出现在某个区域,则一般都能在话务统计数据中有所体现。

在维护过程中,经常会需要配合网优人员对话务统计筛选出的最差小区(TOP N)进行处理,比如掉话率高,呼叫失败率高,语音质量差等。

◆与掉话相关的话务统计指标及OSS工具统计:✓无线掉话率✓切换成功率✓信道拥塞率✓掉话原因分类✓MRR统计◆与呼叫失败相关的话务统计指标:✓随机接入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SDCCH分配成功率✓TCH&SDCCH信道拥塞率✓信道完好率◆与话音质量相关的话务统计及OSS工具测量:✓上下行语音质量✓ICMBAND统计✓FAS统计✓切换原因统计通过分析话务统计指标的变化和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OSS工具统计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话务量激增造成的拥塞、突发硬件问题引起的大量系统侧呼叫失败和掉话、外部干扰的影响及过覆盖导致的干扰等等。

这时解决个别投诉问题则上升到解决网络整体或局部的问题,结合网络话务统计数据可以有效地从根本上定位问题所在,以利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2)硬件故障查找如果从话务统计数据上发现在投诉的日期或时间段服务基站的多项性能指标突然恶化,而之前或随后又基本正常时,投诉问题很大程度上和硬件的瞬间故障有关。

这时需要监控该基站、室分系统中有源设备状态,通过ERRLOG查看是否有硬件告警记录;同时与维护班组沟通,查看基站日志文件,看是否有硬件故障恢复记录;必要时对投诉较严重、故障出现次数多的基站进行检测,以排除硬件故障带来的网络服务质量隐患。

如果从话务统计数据上发现一些指标异常而无明显的硬件告警指示,如掉话多、接通率低也可以查看MOTS统计,是否在某一块载频上有明显的TS掉话,有则该载频有故障。

3.信令分析用户投诉处理还可以借助信令回溯来原用户发生问题时的网络环境及信令交互过程,是解决问题得最有效手段之一,可以结合其他手段进行精准定位。

现阶段情况来看,还不具备所有用户,全程、全网的信令回溯。

具体基于A口的信令分析方法可参考本章3.2.2小结数据采集方法中“A+Abis信令分析”小节。

4.现场投诉测试定位1)资料准备现场勘测前需要带好站点资料及工具,站点资料主要是投诉站点的室分系统图纸方案,同时还需带上测试使用的仪器仪表,具体如下:投诉现场测试资源表2)现场测试接到投诉后在上述几项分析完成大概可以确定问题所在,然后进行现场测试、现场调整、现场解决,若仍然无法定位故障原因,或没有足够的线索时,需要去投诉现场进行问题测试。

一般现场解决投诉需要根据投诉现象来确定如何解决,投诉用户对故障现象描述常见如下几种情况:➢无信号:包括终端脱网或信号弱➢质差:包括上、下行单通、断续➢呼不出:包括主、被叫困难,无法收发短信等➢易掉话:包括切换掉话、质差掉话等归纳用户投诉的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室内封闭区域,包括室内中心区域及楼宇电梯、地下室、车库等➢室内外切换区域,包括楼宇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地铁出入口等➢室内边缘区域。

针对用户的故障现象描述,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工模终端测试界面中室内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如下数据:➢BCCH信道信号强度(Rx_lev)➢下行信号质量(RQ)➢上行发射功率等级(Tx_power_lev)➢时间提前量(TA)➢跳频状态➢小区重选偏执(CRO)➢小区识别码(Cell ID)➢TCH信道信号强度变化➢信令流程(仅限于采用TEMS等能记录信令log的专业设备进行DT/CQT测试)现场测试排查时,建议在确认覆盖区域、排除终端故障等问题后,按“覆盖-呼叫-话音质量-通话保持”的顺序模拟用户通话行为依次进行测试排查,并通过TSMS、扫频等专业设备,争取重现故障现象,采集故障点信令以辅助定位分析。

现场排查流程图以无覆盖类投诉为例,排查确认流程如下:➢无信号问题a)第一步:对比分布系统图纸和用户投诉区域,核实是否室内小区可覆盖投诉区域。

b)第二步:如果优化人员测试信号正常,但用户终端无信号,与用户协商将用户与优化人员的终端、SIM卡交叉互换,以排除用户终端故障或用户权限问题。

c)第三步:确认无信号或信号弱问题属分布系统故障后,依次测试距离投诉位置最近的本层、邻层室分天线近点信号强度,保证天线下待机接收信号强度符合图纸上理论计算的信号强度。

一般天线下1米手持终端测试信号强度≥天线输入功率-45(dB)。

d)第四步:判定不是小范围分布系统故障后,测试上一级有源放大器输出功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排除放大器断电、设备故障、工作频率设置错误或信源基站故障。

e)第五步:确认覆盖类问题后即可对弱覆盖问题进行专题优化,具体整治方案可参见4.1节。

3)现场常用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说明用户投诉现场处理过程中常会用到DT/CQT或扫频测试方式,下面将就这两种测试方式单独说明。

➢DT/CQT测试通过路测数据可以判断无线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及干扰区,分析干扰源;观察信令接续过程,检查邻区关系和切换参数;验证天馈系统实际安装情况。

需要测试的主要内容有:DT测试(包含空闲态覆盖测试、激活态业务测试、外泄测试等)、CQT测试。

需要采集的主要参数有:主邻小区场强、载干比、越区切换位置、越区切换电平、信号质量、掉话数、小区归属参数、数据业务的吞吐量、接接收电平的高低、切换、下行平均传输速率、上行平均传输速率等。

选点要求:➢如果用户投诉所在站点有室分系统,现场应首先对用户投诉所在站点进行DT/CQT 测试,查看室分系统网络情况,具体选点原则可参见3.2.2数据采集方法中现场测试部分。

➢同时还需在投诉所在位置进行详细DT/CQT测试,进行现场测试必需了解尽可能准确的投诉地点和时间,完成相同呼叫类型的话务,同时记录空中接口信令消息,并在系统侧进行话务跟踪,一旦采集到投诉的问题实例,便可以结合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定位问题原因。

➢扫频测试扫频测试的主要目的:➢扫频测试工作是网络优化实施的前提,通过扫频测试数据获知目标覆盖区域所处的电磁环境状况,了解其外部信号的构成、强度、来源等信息,并可据此对室内外频点间场强情况进行对比。

➢产生合适室内使用的BCCH频点和TCH频点;➢分析存在同邻频干扰的频点和下行底噪声;➢分析邻区切换的门限和合适的Margin。

扫频测试的主要内容:➢BCCH频点(含BSIC选项)➢TCH频点(不含BSIC选项,PGSM的TCH频点和全部EGSM的频点)测试点位选择建议:现场应首先对用户投诉所在站点进行扫频测试,查看室内投诉点整体干扰情况和频点分布情况,鉴于建筑中高层常可收到较多室外信号且易受室外信号的影响和干扰,一般选取建筑的中高层进行扫频测试,大致每隔5层选取1层作为测试层,每层选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行测试以便了解周边信号的分布情况,如可在楼顶空旷无遮挡区域进行扫频则可只测试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