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PON网络优化案例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PON网络组网模型 (4)1.PON网络上联IP城域网组网模型 (4)1.1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 (4)1.2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 (5)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 (6)1.4通过PTN网络SNCP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 (7)1.5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 (7)2.PON网络组网模型 (8)1.6无保护方式 (8)1.7TYPE B方式组网 (9)1.8TYPE C方式组网 (10)第二章网络优化的目标和范围 (11)2.1网络优化的目标: (11)2.2优化的范围: (12)第三章网络优化的原则及典型案例 (13)3.1 PON网络优化原则与建议 (13)3.1.1组网优化原则 (13)3.1.2驻地网优化原则 (14)3.1.3光缆网优化原则 (14)3.1.4设备配置优化原则 (15)3.1.5 VLAN、IP地址优化原则: (15)3.1.6GEMPORT流限速与QOS规划建议 (15)3.1.7 PON网络用户接入要求 (16)3.1.8网管系统的优化建议 (16)3.2PON网络优化应用案例 (17)第四章软件管理办法 (17)第五章PON网络备件配置原则 (19)第六章维护人员技术要求 (21)第七章应急方案的制定与演练 (22)前言中国移动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大量的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对宽带上网提出更高的需求。
中国移动为顺应这些需求,推出了以为PON网络接入为主的宽带接入业务,目前业务在快速发展之中。
各地的网络发展迅速,组网方式千差万别,如何让这些网络尽量的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如何让我们的PON网络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一定的前瞻性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维护的高效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对网络及维护进行优化,指导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优化宽带接入网,力争做出精品网络,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口碑。
第一章PON网络组网模型1.PON网络上联IP城域网组网模型1.1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图1-1 光缆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节点本组网方案是OLT的以太网端口单路由直连IP城域网的节点其特点是组网简单,建设成本低。
缺点是网络生存能力差,当OLT与IP城域网之间发生任一点光纤中断时,OLT下挂的所有业务中断。
本组网方式的安全性是最差的。
1.2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图1-2 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节点本组网方案是OLT的两个以太网端口(最好是两个主备上联板的两个上联端口,不建议同个单板的两个上联口)连接城域网节点。
采用链路聚合(LACP 技术)把两个以太网端口的容量变为一个两倍容量的主干端口。
两个端口业务实现负荷分担。
其特点是建设成本较高,优点是如果其中一个路由光纤或者相连的端口中断时,业务会倒到另一条链路,实现业务的保护,网络速度会下降(如果两个端口的总流量超过一个端口的容量情况下),但是对于上网业务,表现为网速减慢,业务不会中断。
如果两条光纤走不同的方向,考虑到现网的光纤物理路由,往往两个路由的距离相差要超过10公里,超出有些厂家设备的链路聚合能容忍的范围(容忍大概在3公里左右),另外光纤资源消耗翻倍。
所以链路聚合不适合双路由方式。
而线路故障的概率较高,如果两条光纤同沟甚至同缆,光缆同时断的概率较大。
该组网的最大隐患是当IP城域网节点瘫痪时,没有任何保护,OLT下挂所有业务全部中断。
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图1-3光缆双路由连IP城域网双节点(双上联)本组网方案是OLT两个以上联口分别直连IP城域网的两个节点设备端口,主备城域网节点启用VRRP协议,实现一主一备的保护,主用光纤断或者主用城域网节点瘫痪时,设备检测到故障3秒后倒换到备用的路由上,从而实现业务的保护。
这种组网方式下OLT光缆出局须两个方向,投资较大,配置较复杂。
安全性较高。
1.4通过PTN网络MPLS APS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本组网方案是通过PTN网络连接OLT和IP城域网节点,在PTN网络中实现MPLS APS保护。
可以OLT双上联IP城域网双节点组网,也可以OLT单端口上联IP城域网单个节点方式组网。
考虑PTN路由一样且具备MPLS 保护功能,建议使用后者组网。
其特点是建设成本较低,网络生存能力较强。
但前提是需要有PTN网络资源,且PTN网络组网为环形。
当PTN网络中一处光纤中断不影响PON网络业务运行。
1.5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图1-5 通过城域波分网络波道保护方式上联IP城域网该组网特点是通过城域波分系统连接IP城域网节点和OLT设备,在城域波分系统中实现波道保护。
可以OLT双上联IP城域网双节点组网,也可以OLT 单上联IP城域网节点方式组,考虑波分系统波导保护,建议选用后者组网。
考虑到波分系统建设成本高,建议OLT 10GE上联时选择用波分系统联合组网。
该组网的缺点是投资大,但安全性高。
网络生存能力强,波道倒换时,PON 用户几乎无感觉。
2.PON网络组网模型1.6无保护方式图2-1 无保护方式●设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分光器到OUN之间光纤中断,单个ONU业务受影响●分光器到OLT之间的主干光纤故障后,OLT的PON口下所有业务全部中断●建设成本最低,资源消耗最少图2-2 OLT端口备份●OLT设备上有两个GPON接口.●此种保护方式仅限于主干光纤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实现了对主干光纤的保护。
●保护对象仅限于OLT与ODN之间的光纤故障和OLT单板硬件故障,对其他类型的故障没有涉及,可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图2-3 全备份方式●OLT和ONT上均有两个GPON接口。
OLT的GPON接口要工作在1:1模式下。
●此种保护方式一种全保护光纤倒换方式,OLT与ONU之间有完全不同的两条通路,可以保证各种故障都得到恢复。
●当ONU的主用PON口或用户线路故障时,ONU会自动将业务倒换到备用PON口上,业务通过备用线路和OLT的备份端口上行。
业务基本不会中断。
●实现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其中一个端口试种处于空闲状态,造成系统带宽利用率低。
综合以上三种组网方式,对于无保护的组网方式,没有任何保护,也无法避免业务中断,不建议使用。
对于全备份的组网方式保护最全面,但是考虑成本太高,而GPON接入主要在中小企业和家庭用户上网方面的接入。
不建议采用,当然如果需要接入大客户网络,甚至为客户提供企业互联专线,则可考虑采用这种组网方式。
而OLT端口备份的组网方式,只保护ODU到OLT这段,增加的投资不太高,但是可以实现主干光缆的保护,在现网中,故障一般是由于光缆中断或者衰耗大引起的,设备的故障量相对较少。
对主干光缆的保护实际能解决了大部分的故障所引起的问题。
优选OLT端口备份的组网方法。
【建议】:以上是PON网络组网与PON上联城域网组网的典型模型。
各本地PON 网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种模式进行组网也可以结合多种组网的特点进行创新组网。
第二章网络优化的目标和范围2.1网络优化的目标:树立一个稳定、安全、优质的GPON网络,在保障网络稳定前提下,GPON网络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一定的前瞻性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网络的稳定:不是单纯的从维护角度讲的( 设备故障导致的网络问题不在此范围) 。
更多的是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网络调整扩容对用户的影响。
网络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突发事件有应对能力。
突然出现的流量增长、链路中断、网络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突发事件,要有应对预案和处置方法。
对于形成一定规律性的事件,要形成手则,便于应对和处理。
网络的安全:主要变现为网络面对各类故障时,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网络面对恶意攻击时对用户有较强的安全保护。
网络的前瞻性:主要表现在网络在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未来客户的规模增长,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OLT布局,选择恰当的分光器和ONU。
网络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充分利用现网的PTN网络、SDH网络、城域波分网络现有网络资源的特点,进行灵活组网达到建设成本低,网络安全高的要求2.2优化的范围: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组网的优化2.驻地网的优化3.光缆网络优化4.设备配置优化5.逻辑资源优化6.PON网络用户接入的要求7.网管系统的优化第三章网络优化的原则及典型案例3.1 PON网络优化原则与建议3.1.1组网优化原则1)根据网络实际特点,实现组网多样化,灵活化。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改善IP城域网与OLT之间路由安全。
3)选择安全性高的PON网络组网模型进行组网。
3.1.2驻地网优化原则1)优化驻地网分光器和ONU的选点,减少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造造成对网络的影响。
2)根据用户规模、用户接入带宽的需求,客户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分光器和ONU规模,既能满足当前用户接入需求,又能前瞻性满足未来用户规模的增加。
3)对于业务量不大且业务相对分散的地区,可考虑按FTTR(光纤到路边)方式建设驻地网。
4)对于部分地区驻地网光缆不足的情况,可以适当利用铁通铜缆资源进行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
3.1.3光缆网优化原则1)根据接入光缆的分纤情况,确定主干和配线光缆段,适当补充用户引入光缆,光缆的纤芯在规划中考虑一定的阶梯变化,保障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2)光纤网络规划应确保结构层次清晰、便于维护管理。
3)接入主干、配线光缆尽量采用管道敷设以提高可靠性,充分利用现有管线资源优化路由。
重要主干光缆逐步向环形光缆网络升级。
4)提高现有管道的利用率,合理优化入局管道拥塞问题,根据需要用大芯数光缆更换小芯数光缆的敷设。
3.1.4设备配置及安放优化原则1)合理选择OLT的位置,选择宽带用户分布密集的区域,注意OLT的覆盖规范,预估覆盖范围。
2)OLT电源接入建议采用双路电源接入;3)OLT的主控板、上联板建议按1:1或者1+1保护方式配置;4)FTTB楼内多媒体机箱分布,尽量选择相对安静的多媒体机箱,避免扰民。
5)选择合适的ONU类型设备、合理的布局位置,尽量方便楼内综合布线要求,满足设备安放安全要求,满足用户接入需求。
6)ONU端口使用上保留一定的冗余,用于灵活调度和维护测试使用。
3.1.5 VLAN、IP地址优化原则:1)合理规划VLAN资源,通过VLAN ID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业务,保障VLAN ID资源在同一交换域内满足业务的需求。
对普通VPN业务、WLAN业务、PPOE业务引入QINQ双层VLAN.2)合理规划网管通信的IP地址和业务IP地址,网管通信遵循用私网IP的原则。
尽量不要采用与业务相关的地址进行运维方面的通信;应尽量将网络中所有设备的运维管理地址分配在一个子网、一个VLAN,并与业务数据隔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