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1)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1)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1、身体发胖;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强的松等皮质激素会加重性功能的障碍程度。

几乎所有免疫制剂都能使睾丸萎缩、卵巢损害,导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性欲消失、阳痿。

外用药总体可分为四大类。

一类是抗细菌的,以“百多邦”为代表,不含有激素。

第二类是复合型药物,包括派瑞松、皮康王、利康液,这类药物既可治疗手足癣,又能治疗皮炎、湿疹,因为一用就见效果,平常被市民使用的最多,其主要成分是抗菌素和激素。

第三类是单纯用来治疗手足癣的药物,常见药物包括达克宁、蓝美抒、新脚气膏、必优等,不含有激素,是脚气的常用药。

还有一种是单纯的激素类药膏,我们熟悉的皮炎平、肤轻松,以及艾诺松等就是这类药物。

感染性皮肤病不能用激素类外用药治疗。

比如单纯疱疹、毛囊炎、足癣等皮肤病,不能使用这类药。

其次,不同的病情应选择不同的外用药。

如果是急性皮肤病或慢性皮肤病的急性期,选用强效或中效激素类药;如果是慢性的,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治疗,则应选择弱效激素类药。

第三,激素类外用药也有疗程的要求。

急性皮肤病,用至皮疹消退即可停药。

医生一般建议使用时间不要超过一周,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副作用,而且一旦形成激素性皮炎的敏感皮肤,用正常化妆品也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激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快速有效抗过敏,对付皮炎湿疹效果好。

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长期使用,会造成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激素性痤疮,继发感染如毛囊炎等。

尤其是在面部,还可以出现口周皮炎,局部多毛,伤口愈合缓慢等现象。

如果有感染性皮肤病,那么激素使用是禁忌证。

=====================================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1、身体发胖;2、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引发股骨头坏死;3、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血糖升高、皮质类固醇征、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等等。

4、影响小儿发育等。

不规律应用激素类药物(随意加减、停药,不规律撤减等)又极易使病情反复加重,甚至难以再治,反复一次加重一次,增加一次治疗康复的难度。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都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强的松等皮质激素会加重性功能的障碍程度。

几乎所有免疫制剂都能使睾丸萎缩、卵巢损害,导致生精功能降低或消失、性欲消失、阳痿。

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也不宜采用。

雷公藤有非甾类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或抑制细胞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状,使血沉和RF效价降低,雷公藤多甙 60mg/d,1~4周可出现临床效果。

副作用有女性月经不调及停经,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皮疹,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等。

停药后可消除。

昆明山海棠,作用与雷公藤相似,副作用头昏、口干、咽痛、食欲减退、腹痛、闭经。

患者应在丰富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专科医师指导下,遵循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激素撤减,应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理想稳定。

激素对于多数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短期尤其是在急性活动期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副作用很大,尽量不采用激素治疗。

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如强的松、类固醇、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化疗药物。

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彻底治愈病症病,常会复发。

强的松等激素的长期应用可引起大量的副作用,表现为: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钾、骨质疏松。

②诱发或加重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

③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

④可引起饮食增加、激动、失眠、个别人可诱发精神病,偶尔可诱发癫痫。

⑤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白内障。

========================================================近年来,对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严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在无明确目标适应症条件下使用抗菌药物(如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无明确指征的预防性用药);在抗菌药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把握上,为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原则,如无菌手术后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浪费了大量抗菌药物,而且最易诱导耐药致病菌株;药物的选用不按有效、廉价的原则选用基本药物,而选用价格高昂的新药、进口药,不首选对致病菌有效的窄谱抗菌药,而青睐各种广谱抗菌药,甚至多种抗菌药联用。

人类药学研究面临新课题———禁止抗生素滥用之后拿什么来代替抗生素治病。

人的身上有许多正常的菌群,其菌群的正常情况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菌,不管是病菌还是对人体有用的益生菌。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了益生菌。

结果造成人体正常菌群失调,而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则又引发了很多疾病,如造成肠道菌紊乱,引起腹泻,导致人体的消化、营养吸收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菌群失调的另一个恶果是,使得原本不致病的正常细菌,也变异成为致病细菌。

另外滥用抗生素,还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使得很多药都难以起到治病的效果。

另外抗生素本身具有毒副作用,所以抗生素绝不能随便用。

禁止抗生素滥用之后,拿什么来代替抗生素治病?人工制造生态制剂益生菌,已逐渐被科学界所认同。

事实上,抗生素的原则就是抗感染,而生态制剂的益生菌主要也是抗感染,因为其本身具有抗感染的作用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触目惊心的抗生素滥用《健康时报》张献怀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旨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从此,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但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已成为与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相并列的、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三大病原微生物之一。

人们担心,由于机体对抗生素的耐用,人类是否将回到没有至霉素的年代?1992年4月在北京通县举办的一个国际医院感染培训班上,67名医护人员全部作了鼻咽部的微生物学检查。

北京某医院的一位护士长,对所有检测的抗生素全部耐药。

人们担心,如果她一旦感染,医生将用什么药去治疗。

1、耐药菌渐渐“刀枪不入”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三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胁: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其中耐药菌的发展速度令人触目惊心。

据全军医院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04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张延霞介绍,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是链球菌。

而到了90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

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经达 60%--70%。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

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1.85%--100%。

而耐高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张主任说,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滥用抗菌素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万人。

人类与致病菌的较量从未停止。

从细菌物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

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 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目前,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

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

”人们不能不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出现,人类将重新回到上个世纪没有青霉素的年代。

在美国,买一枝枪非常容易,而买一支抗生素却非常困难。

抗生素是严格控制的处方药,医生乱开处方会受到处罚,患者必须持处方才能购买到抗生素。

而在我国,人们到药店很随便就可以买到抗生素药品,滥用抗生素十分普遍。

2、滥用抗生素究竟谁之过304医院呼吸科主任文仲光介绍说,尽管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会产生耐药菌,但至少可以延缓耐药菌的发展速度。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查,信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的约占30%,抗生素药费占全部药品支出的15%--30%。

我国某医院2000年对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信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

一是医生的原因。

每个医生对抗生素都有处方权,并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懂得合理使用抗生素。

有的医生对使用抗生素适应症掌握不严,在临床上不重视病原学检查,仅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有的不了解各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等方面很不规范:个别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给患者开许多根本不需要的高档抗生素,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

二是患者的原因。

文主任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出专家门诊接待了一位患普通感冒的患者,文主任给她检查后,开了20元左右的药。

这位患者很不高兴,要求开抗生素。

文主任说,绝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性感染,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根本不需要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以杀死病菌,却不能杀灭病毒。

我国许多人缺乏医学知识,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知之甚少,门诊时经常有患者点名要抗生素,而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

这也是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三是社会原因。

在国外,抗生素药品是不允许作广告的。

在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大众媒体大量刊播抗生素广告,夸大其治疗作用,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对滥用抗生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处方药广告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封杀铺天盖地的抗生素广告,实在是利国利民之举。

四是食品的原因。

个别地方在鸡、鸭等饲料中掺杂抗生素,有的养鱼户为了减少鱼病发生,建鱼塘时在塘底撒上层喹诺酮类抗生素。

一方面动物、禽类体内残留的抗生素会转移到人体,另一方面,动物、禽类产生的耐药菌也会传播给人类。

文主任说,滥用抗生素是一个严惩的社会问题,从上到下都应有危机感、紧迫感。

他呼吁要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普及医学科学知识,使人们树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学观念。

一位女孩感冒,咽喉发炎,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不仅不见好转,体温反而升高到40摄氏度,浑身起满皮疹,急送304医院抢救。

医生诊断为滥用抗生素引发的药物热,只输了一些葡萄糖,病情很快就好转了。

一位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一家医院使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引发肺部毛霉菌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