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

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

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吴波龙辰曦骆玲(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灾害的定义关于什么是灾害,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学者认为,灾害是指意外发生的、伤害居民和破坏物质环境的事件。

一般地说,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后,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其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社会学家巴顿把灾害描述为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社会系统的许多成员得不到在该系统中应获得的生活条件”。

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关于灾害的比较流行的定义是由弗里兹提出的,其内容包括:(1)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2)灾害产生的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包括给社会单位带来的物质损失及对其正常职能的破坏。

(3)灾害危及的社会单位。

)社会单位作出的反这里的社会单位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以至整个国家。

(41应或措施。

我国学者汤爱平、谢礼立等认为,灾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特点是:它会给人类带来损失,但不能把一切导致损失的事件都称为灾害,而只有那些导致受害2客体(灾害承受体)无法依靠本身能力来恢复的损失的事件才能算为灾害。

王艳丽、刘会平等把灾害描述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地球内部环境和宇宙空间天体的自然变异或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行为规则的不轨行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受到严重危害,以至超过了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使自然生态结3构或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丧失其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

郭强认为,灾就是大自然或社会失调,其内在矛盾急剧发展到激化的程度,形成的破坏和对人类的打击超过人类的抵抗力。

“害”则是对社会人类的危害。

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而灾害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综合起来讲,它们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是多层次、多结构、多因素、多变化的群体构成。

1布衣(灾害社会学【J】(中国社会工作(1998,(1)( 2汤爱平,谢礼立,陶夏新,文爱花(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J】(自然灾害学报(1999,(3). 3王艳丽,刘会平(灾害定义和灾害分类的初步研究【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backbone, County standing when Lieutenant, guerrilla activity behind enemy lines in the water zone of Wujiang County border. In early 1940, Chang Shen Liqun sectors Yu Qingzhi is appointed to three district and three enemy Guard Captain. Yu assumed office, the positive innovation governance,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line, master puppet performance. Three1同其它事物一样,它们也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尽管有不同观点,比较一致的是认为灾害是一种相对说来的突发事件。

在灾害出现时,它造成的威胁会严重破坏社会组织的正常活动,危及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危及社会所看重的东西,尤其是人的生命和财产。

任何灾害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社会的,离开了人和社会无所谓灾害。

灾害是由于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给人们带来的祸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

二、灾害社会学的定义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灾害进行了研究,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如灾害地理学、灾害物理学、灾害防治学、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信息学、灾害社会学等,这些学科,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灾害科学,其中,灾害社会学是灾害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给灾害社会学下一个定义呢,布衣认为,灾害社会学是社会学的新兴分支,它以社会调查、统计分析为工具,研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科技发展、社会组织、角色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揭示灾害与社会的关系;2探讨预防、控制或减轻灾害的措施和对策。

王子平认为,灾害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灾害发生、后果及减灾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现象与3社会行为的一门应用社会学。

马成立认为,灾害社会学,作为灾害学与社会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与社会相关的一般灾害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在于探明一般灾害运动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过程、特点和规律,寻求适4于一般灾害防治的通用理论、原则与方法。

尽管不同学者对灾害社会学的表述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都认为灾害社会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都体现了其不同于普通社会学,也不同于其他灾害科学的特殊性。

它是以应用性、交叉性、综合性为其学科特点的。

三、灾害社会学研究简史1.国外灾害社会学研究简史1郭强(建立灾害社会学刍议(许昌师专学报【J】(1990,(2)( 2布衣(灾害社会学【J】(中国社会工作(1998,(1). 3王子平(灾害社会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4马成立.开展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构想[J].社会学研究.1992,(1). backbone, County standing when Lieutenant, guerrilla activity behind enemy lines in the water zone of Wujiang County border. In early 1940, Chang Shen Liqun sectors Yu Qingzhi is appointed to three district and three enemy Guard Captain. Yu assumed office, the positive innovation governance,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line, master puppet performance. Three最初从事灾害研究的社会科学家是美国的S.普林斯。

1920年,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的普林斯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论证了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湾发生的一起装载武器弹药的轮船爆炸事件造成的社会后果。

此后,1942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Y.索罗金出版了他的《灾祸中的人与社会》一书,探讨了战争、革命、饥荒和瘟疫对人们的心理过程、行为、社会组织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到50年代初,灾害研究进一步取得发展。

随后,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参与灾害研究,社会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参加研究的学者们广泛接受。

国外灾害社会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40——50年代为萌芽时期,其特点在于,仅把灾害、危机作为一般的社会现象之一,侧重于研究灾害中个人的社会心理,探讨对某些灾害的预防,以减轻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2)20世纪60年代为起步时期。

灾害社会学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开始了某些探讨。

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是美国社会学家弗里兹的《灾难》(1961)。

弗里兹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灾害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灾害的功能、灾害防治的社会效应、灾区的社会整合等问题。

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灾害的社会性质。

他认为灾害是在一定时空中可看得到的,它是对社会或社会子系统所造成的物质损失或对其正常职能的破坏,它的起因与后果都同社会结构、社会进程或社会子系统有关。

他的这个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但这一时期灾害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仍很狭窄,大多局限于自然灾害和灾后的社会恢复、管理等问题。

(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发展时期,侧重研究个人和组织在灾害中的行为问题,如危急情况下的角色能力、角色冲突、社会组织的动员、个人与组织的协调等。

研究人员和科研成果迅速增加。

同时,还开展了灾害的跨国研究,美、日、意先后召开了灾害社会学研讨会。

各国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灾害研究的国际1合作,如“地壳与地幔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等。

这一时期,美国灾害社会学发展迅速,代表著作有:巴顿的《灾害中的社区》(1970)。

这是一本十分出色的学术著作,书中提出了可供验证的假设和一些大的理论框架。

戴恩斯的《灾害中的组织性的行为》(1974)。

对美国灾害中心成立以前所发生的25例灾害中1布衣(灾害社会学【J】(中国社会工作(1998,(1).backbone, County standing when Lieutenant, guerrilla activity behind enemy lines in the water zone of Wujiang County border. In early 1940, Chang Shen Liqun sectors Yu Qingzhi is appointed to three district and three enemy Guard Captain. Yu assumed office, the positive innovation governance,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line, master puppet performance. Three的组织性行为作了介绍。

《从社会学观点看人在极端环境中的组织系统》(1975),是一本试图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描述灾害中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性书籍。

戴恩斯和夸伦特利的《危机时刻有组织的信息与选择》(1976)。

主要对35起灾难作了分析,并提了249个命题。

这一时期,日本对灾害研究的兴趣也相当浓厚。

但当时所做的一些研究比较强调灾害的社会心理。

例如,日本灾害社会心理学的开拓者安倍北夫先后发表了《紧急时刻怎样避难?》(1973)、《人群混乱状态的社会心理》(1974)、《那时你是指挥者——为了适应灾害时的行为》(1976)、《入门人群心理学》(1977)、《灾害社会心理学概论》(1982)和《灾害社会心理学》(1983)等著述;獭弘启的《策于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1981)一书广泛地涉猎了灾害中信息及其传播、人际关系、组织、行政、政治、经济等方面,从社会学观点对灾害作了综合性探讨。

由于各种学术活动的开展,成果的大量涌现,使灾害社会学研究出版物的数量也大量增加。

《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出版了灾害研究专集;国际社会学学会资助出版了专著;美国灾害研究中心、英国布雷德富大学灾害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州行为科学研究所也分别出版了灾害社会学通讯。

灾害社会学研究力量的加强,成果与信息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各种专业性国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灾害社会学的跨文化协作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1来。

2.中国灾害社会学研究简史由于灾害与国计民生、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人们很早就开始探讨和治理灾害了,我们从古代文献中能找到许许多多有关研究治理灾害的记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