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电缆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电缆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完整正式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缆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程开工前, 对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进行认真、充分、足够的调查了解。

要在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的径路、技术要求等进行认真、充分的实地调查, 掌握地下管线的整个状况。

2、与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维修单位进行密切联系, 请他们对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的技术要求、维护状况、地下管线的径路等做详细的介绍, 并向对方介绍本项目工程的详细情况及施工要求。

对于在工程施工中, 可能对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造成损坏的地方与对方进行充分的研究, 充分采纳对方对其进行保护的意见和要求。

3 、开挖作业应有可靠的防护和抢修措施,在有地下管线的地方挖沟、坑时应了解地下设施的用途、埋设位置作好防护后方允许施工。

如遇突发意外、设备被损伤情况,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及时上报项目部并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同时
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修。

应急包是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紧急处理的工具与基本物资, 由电缆工程现场
带工人员负责, 并且应急包应每天带往施工现场。

应急包内工具材料不允许挪用其他非紧急用途。

应急包内应至少包含以下工具材料:剥线钳、电工刀、裁纸刀、电缆跳线、电气胶带、热缩套管、钢锯、标准电工工具。

应急包原则上应
保证每个作业点一个, 用于现场第一时间处理, 以现场减小影响为第一目标。

4 、禁止污染道碴, 每次上班应准备够防护用编织带。

编织带应有足够的宽度, 不够宽时两块塔起来使用。

编织带使用必须压好边角。

在路基薄弱地段(如土太松、路肩太窄等)应放电缆时再挖, 尽快回填。

5、挖沟作业人员保持3-5米以上的间距, 所用工具木柄与铁器结合应牢固, 防止甩脱伤人。

挖沟、坑的弃土应距沟、坑边0.4m以外, 堆土高度不高于1.5m;坑底面积小于1.5m2时, 坑内不得有两人及以上人员同时作业, 沟、坑深大于1 m时, 不得一人单独作业, 挖坑深度大于1.5m时坑内人员应带安全帽。

6 、当挖沟、坑影响行人妨碍交通或站内作业时, 应在施工地点3-5m处加设防护, 并应当天回填夯实。

如需过夜时, 应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

在有倒塌危险的房屋、围墙附近开挖时应对其临时加固。

7、不得破坏路基设施, 当不得已破坏水沟、边坡、路肩等线路设施, 在电缆敷设后应立分段及时恢复。

回填电缆沟应及时将挖出的土石全部回填并踩实或夯实, 表面应隆起, 不留积水坑, 下雨季节要安排专人巡视已挖过沟的地段,
暴雨时应24小时值班。

8 、雨季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开挖沟、坑数量, 做好排水、防洪措施, 开挖后应及时敷设电缆, 并分层夯实回填, 原则上不允许敞口过夜, 敞口期间必须采取措施并加强巡回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以确保路基稳定和行车、施工安全。

9 、人工架设光、电缆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起重架起架较高或在斜坡上架起重架时,应设起重架临时拉线;
2)盘轴应水平,光、电缆盘应保持在两起重架的中央;
3)电缆盘应架设稳固, 最底部距离地面不大于100mm, 并有制动措施。

轴杠保持水平, 电缆应从盘底下拉出。

10 、人工抬放光、电缆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人负重应适度并应有统一指挥;
2) 施工人员应用同侧肩抬放,拐弯时人应站在光、电缆外侧, 下坡、跨沟渠和拐弯处应设防护人员。

3) 穿越管道、过障碍处应有专人操作。

4) 抬运光、电缆过隧道或在铁路路肩上时,不应将光、电缆曲伸到限界以内。

抬运光、电缆过铁路线时, 应在统一指挥下平行跨越。

5) 扛电缆人员听到叫停命令后, 应立即顺序放下电缆, 应用手轻轻放下,
禁止猛向地下扔。

电缆摆在地上后, 将弯曲部分拉向远离铁路的一侧, 检查自已的前后是否有电缆侵入限界。

如有立即将侵入部分拉出限界以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