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值:120分钟分值:12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在设立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绥(súi )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B.“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cuàn )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z è)歪了一下。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希.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ě)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警察,面对何种情况他都会沉着应对,不会张皇失措....。

B.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被捣毁。

C. “岱宗宝殿”为东岳庙的主体建筑,朱墙碧瓦,富丽堂皇....。

D. 据报道:褐藻胶还有阻止生物肠胃对放射性锶的吸收作用。

由此可见,海带是位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因寒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

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B. 她挂花..了。

(负伤流血)C.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赞美)表面上是“赞誉”,实际上文中都是在批判,所以具有反讽的表达作用。

D.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祗和将军,而罗曼·罗兰确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画家,雕刻家,剧作家,演员,音乐家——各种艺术家,用各种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

B.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D.电影“雨中的树”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讲述的是李林森正直为官、诚心为民,最终操劳过度,不幸病逝的故事。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雨果,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他的代表作。

B.《芦花荡》孙犁,现代作家,《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C.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

D.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记叙以为主,也可以穿插少量的议论。

二、(8分,每小题8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②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③国民党的()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和平,都很泄气。

④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不起丝毫作用。

⑤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⑦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⑧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⑨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⑩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第②句中“此种情况”指代的内容是()(2分)A.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B.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C.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D.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2)文段括号内所选词语依次是()(2分)A.大量反对督战巩固B.广大拒绝督战巩固C.多数拒绝指挥坚固D.部分反对作战坚固(3)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2分)A.记叙说明B.记叙议论C.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4)第⑧句中“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是()(2分)A.藐视敌人的豪情B.必胜的信念C.胜利的自豪感D.对敌人的嘲讽三、(8分,每小题8分)8. (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①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①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①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①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①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①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①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①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下列语句分许有误的一项是()A. ①段画线句景物描写,写出天气炎热,为鬼子下水做铺垫,也为老头子在水中诱杀鬼子埋下伏笔。

B.第①段加点词语“张皇失措”是“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写出了老头子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害怕的样子。

C.“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D.“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句话属于景物描写,渲染了胜利的喜悦气氛,衬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时内心萌发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突出芦花荡的美丽,增加文章的诗意,增强了抒情意味。

(2)节选文段不能表现出老头子的性格特点是()A.自负B.自信C.智勇双全D.爱憎分明(3)选段对老头子的刻画没有用到的描写方法是()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4)对本文的语言风格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情真意切文辞典雅B.感情真挚,富有情味C.清新质朴,通俗易懂D.雅致隽永,充满水乡气息。

四、(6分,每小题6分)9.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19·浙江湖州)与子俨等疏①(节选)【东晋】陶渊明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①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①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①道旧。

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

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①,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①仰止,景行①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①尚之。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注释】①与子俨等疏:写给俨等五个儿子的书信;①大分:指寿命;①役:从事。

①班荆:在地上铺荆草,席地而坐。

①同财:共同使用财产,指没有分家。

①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

①景行:比喻光明磊落的品质。

①至心:至诚之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亲旧不遗(赠送)B.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猜忌)C.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终身,一辈子)D.汝其慎哉!(谨慎)(2)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B.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C.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D.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3)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亲旧不遗”,亲戚不弃,固然可贵;旧友不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B. “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是说生命将到达终点。

这是写此书信的背景。

C. “然汝等虽不同生”,意在告诫孩子们,非一母所生,要适当保持距离。

D.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是勉励孩子们,要审慎对待,理解良苦用心。

五、(6分,每小题6分)10.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山东泰安)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