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水改渠施工方案

排水改渠施工方案

中国核工业XXXXXX有限公司CHINA NUCLEAR INDUSTRY 22ND CONSTRUCTION CO., LT
文件更改记录单
目录
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改渠参数及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方法 (5)
5 人工机械配备 (7)
6 安全保证措施 (8)
7 环境保护措施 (8)
燕沙路改渠施工方案
燕沙路改渠施工方案
一、工程及地形地貎慨况
1.1 燕沙路位于鄂城新区东部,是新区骨架路网“六纵、六横”中“六纵”之一,北起鄂东大道,贯穿鄂城新区东部,南连规划七号路,为交通性、生活性主干路,是鄂城新区内部的主要通道之一,对鄂城新区发展、与鄂州市主城区的沟通以及快速融入武汉城市圈具有重要意义。

1.2 本次设计范围为(鄂东大道~吴都大道)段,桩号范围为
K0+045~K2+445,路线全长2.4k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
50Km/h,道路红线宽50m。

全线为既有路拓宽改造工程。

道路沿线共与5条城市主干路(鄂东大道、将军大道、十号路、吴楚大道、吴都大道)、1条城市次干路(八号路)以及3条城市支路(工业园南路、三号路、十一号路)相交。

全路段均采用平面交叉方式。

1.3 由于本段道路占用既有水渠,为保证既有水渠的灌溉、排洪功能,本工程在K0+360、K0+946段设置了2处改渠。

二、编制依据: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31-02-2013 三、改渠参数及技术标准
改渠Q1为连接既有水渠,渠底宽度为7.46m,改渠长度为200.605m,改渠边坡坡率采用1:1.5,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改渠Q2为连接既有杨岭港水系的排洪渠,渠底宽度为11m,改渠长度为276.409m改渠边坡坡率采用1:2,其中Q2K0+040~Q2K0+185.82段为浆砌片石防护,Q2K0+000~Q2K0+040、Q2K0+185~Q2K0+276.409段为预制连锁砖生态防护。

四、施工方法
4.1施工流程;清表放线--水系改道--开挖水渠--挖土、倒转、装车-垫层夯实-砌筑-植被
4.1.1放线、清表:测量人员根据坐标放出所需征地线,插界桩、插彩旗、待用挖机进行附作物清除后,再根据图纸施工内容放出中桩和所需边桩。

4.1.2 挖土、倒转、装车:沟渠开挖遵循人机配合开挖的原则,开挖顺序从上至下、从下游至上游,在当开挖度宽度>4m时或开挖时运输辆无法靠近挖机作业半径装车时,(如开挖后含水率较高、软基沼泽地、水塘淤泥、未考虑施工便道的情况下)采用挖机分次倒转至
施工可装车处,挖掘机按实际作业半径为4m计算。

4.1.3 通常弃土为淤泥及结构松散、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的土方、运输车辆无法跟进卸载,弃土场采用推土机推平,推距应不小于80m。

当推大于80m时,场内需用毛渣石铺筑便道、宽7m、厚80cm、长度根据现场所需据实。

4.1.4 针对本新建改渠工程特点,是需先将原港渠改道后,才能对主线路基和箱涵开始施工,为减少施工开挖过程中的倒转次数,保证车辆能就近装车,改渠施工过程中需增设临时便道,便道施工如下:
4.1.4.1先对原地面进行开挖、整形、外运,开挖整形宽度控制在
5.2m、开挖平均深度控制在0.5m,
4.1.4.2便道采用毛渣石回填宽度5m、厚度0.7m,长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据实,便道每隔50m修筑一处错车平台长度8m、宽在
5m便道基础上加宽2m。

4.2改渠施工工艺
4.2.1石料要求
4.2.1.1石料采用坚石,强度不低于30Mpa。

4.2.1.2 实质坚固、结构紧密、色泽均匀、不风化、水锈、无泥土。

4.2.2砂浆
4.2.2.1砂浆用砂浆搅拌机搅匀,且拌和时间大于于3分钟。

不采用人工拌和的方式。

经拌和的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4.2.2.2砂浆标号为M7.5
4.2.2.3砂浆所用砂,选用中砂或粗砂。

砂的最大粒径,当砌筑片石时,不超过5mm,当砌筑块石、料石、砼预制块时,不超过2.5mm
4.2.2.4砂浆所用水泥,其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2.3砌筑工艺
4.2.3.1施工放样准确,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对沟
槽地进行承载力检测,承载力不足时,换填毛渣并夯实,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4.2.3.2 砌筑时,底浆应饱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层,然后于石块放好后铺满捣实。

砌块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

砌块之间缝宽小于3cm
4.2.4植被
4.2.4.1 边坡清理
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与坡面的有效结合,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如果坡面岩石面积较大,应该在坡面上铺设一层细表土,并轻轻压实,为草、灌等植物提供基本的生长环境。

4.2.4.2回填土
坡面清理完毕后,采用原有地表土对坑洼及岩石坡面进行回填,并在抛洒土壤层的表面机械洒水。

机械洒水时,水柱要分散,洒水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新回填土流失,目的使回填的土层自然沉降,保持坡面湿度,并要进行适度夯实,防止局部新回填土层与坡面脱离,要求填土后的坡面平整。

所选用的土颗粒均称,显粉末状,无石块与其他杂物存在。

4.2.4.3 撒播草籽
选用专业撒播机进行撒播,设备就位后,调节输送泵压力、出风量,使草籽均匀的喷射至坡面、平台及护坡道上;坡面植草绿化完毕后,再进行挖坑栽植灌木,当气温低于12℃时不宜进行撒播施工。

五、人工机械配备
1、根据施工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合理分工科学管理,具体人员配置:管理人员4人、施工测量人员3人、机械操作人员5人、杂工15人。

2、机械配置:0.6斗容量挖机3台、装载机2台、6T自卸汽车18台、
90kw推土机1台,潜水泵3台,发电机3台。

六、安全保证措施
6.1 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2 安全目标
确保无职工伤亡事故,创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及运输的安全。

6.3 具体措施
6.3.1 抓好施工人员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正确处理安全与施工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6.3.2 参加施工人员,要做到遵章守纪,作业标准,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增强,现场施工有序,作业流程顺畅。

6.3.3 按规定给职工配齐劳动护用品并做好施工和现场防
护设施。

6.3.4 土方施工安全措施
土方施工时,对现场有关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要严加管理,经常检查检修制动、装载等安全部位技术状况,不可松懈和疲劳作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3.5 经过村镇、学校等区域时,控制车速不超过15km/h,并不得随意鸣笛,以免扰民。

6.3.6 水渠施工期间,对水渠进行安全维护。

七、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进场后做好全面规划,对环保工作综合治理,按环保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7.1 成立环保小组,建立环保措施,项目经理部、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7.2 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保工作的
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

7.3 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证周围人民的健康。

7.4采用自卸汽车外运时,为防止在运输途中的弃土洒落、装车时要避免超高、必要时车箱上部需加覆盖,沿线需派专人清扫、并配洒水车降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