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
植物营养学实习论文
论文题目:信阳地区水稻施肥情况调查报告学院:####学院
专业:资环###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年##月##日
信阳地区水稻施肥情况调查报告
( 姓名##农业大学####学院地址邮编)
摘要:水稻和小麦、玉米被人们合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的年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7%,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就河南省来说,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豫南信阳地区和豫北沿黄地区,但以信阳地区为主,因此对信阳地区的水稻施肥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
近年来,水稻的产量在逐年增长,让不少农民朋友对化肥是越来越喜欢和依赖,盲目的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显然是不合理的。
对于信阳地区的籼稻,最佳的施肥量大约是:纯氮28斤/亩;五氧化二磷15斤/亩;氧化钾38斤/亩。
但是,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户们的施肥量远远高出这个标准。
要想水稻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必须要合理施肥。
关键词:水稻信阳施肥调查
前言:水稻属于禾本科的粮食作物,它是世界土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河南省是粮食大省,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和夏玉米,但是信阳却是典型的以米为主食的地区,该地区的水稻研究往往被忽视了,所以本次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水稻单产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在水稻单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化肥的使用量也在持续增加。
目前水稻的施肥种类主要包括尿素、碳酸氢铵、普通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复混肥料、配方肥料,底肥的施用方法一般为插秧前撒施。
信阳地区具有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茶叶等,各种作物在生长期内,都施用了大量的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而了解信阳地区水稻的种植、生产和肥料施用状况,探寻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对于改善本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点:信阳市光山县。
1.2调查的作物:水稻、花生,本次报告以水稻为主。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已走访问卷调查的形式,按村民人口比例发放问卷,通
过村民口述,调查这记录的方式完成问卷。
1.4调查内容:调查的内容包括:(1)种植的水稻的品种、播种量以及产量;(2)基肥是否施用的有机肥、化肥的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以及每亩的施用量;(3)追肥的种类、时间、追肥方式以及追肥量等。
1.5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调查的数据,计算水稻氮、磷、钾肥的用量对氮、磷、钾肥施用情况进行评价。
化肥养分含量含产品标注含量计算,有机肥养分含
量按含N 1.03%,P
2O
5
0.41%,K
2
O 0.72%计算,调查数据用 Excel 进行计算处理
并绘制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了如下表格:
2.2农户所用肥料的养分含量一览表:
2.3各农户所施肥料的养分折纯后一览表:
(根据所施肥料中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比折算出来)
2.4各家农户水稻亩产量一览表:
2.5分析表格
从上述统计的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农户的水稻亩产量都达到了千斤,这与农民朋友们的辛勤劳动和施肥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大部分农民都偏爱施尿素和碳铵,对于复合肥则较少使用,可能是价格的原因。
从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的总量上看,但最多,基本饱和,而磷钾普遍缺乏,对于水稻田来说,钾肥的流失是相当严重的,如果钾肥不足,而氮肥又太多,则会造成作物群体过大,容易倒伏。
所以说我们是非上还是要在磷钾肥上多加注意,确保氮、磷、钾的比例大致在2:1:3左右。
3.讨论
影响水稻施肥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受水稻品种、田间持水量、氧
化还原电位、产量水平、土壤供肥能力、肥料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气候条件和
农业管理技术等的综合影响,因此,在确定施肥量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上诸多因
素。
3.1品种及产量水平
水稻品种不仅在矿质养分的吸收能力上有明显差异,在养分的需要量上也有
很大的不同。
现代杂交的品种氮素营养吸收状况良好,可溶性氨基酸含量高的原
因很可能是由于它们对细胞激动素有作用,因为激动素的卟啉环还是由氨基酸合
成的,而细胞激动素对籽粒产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促进分蘖,增加每平方
米穗数,促进穗生长,从而增加每穗粒数,可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籽粒充实。
3.2土壤的供肥能力
水稻吸收的养分绝大部分来自土壤,土壤供肥能力直接决定着水稻对肥料的反应,确定施肥量首先必须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田土壤的供肥特点是不相同的,水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虽然与水稻产量水平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对养分供应的强度和容量,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稻籽粒产量与抽穗期麦田易分解性有机质含量和氮素释放量基本上呈正相关。
因此,对于易分解性有机质与氮素水平低的土壤,应供应足够的肥料以保证抽穗期吸收养分的需要。
3.3肥料利用率
水稻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由于根系吸收能力的变异和气候变化,肥料的利用率也有很大的差异。
生育前期,水稻根系尚未完全建成,加之夏季气湿热的气候,植株代谢弱,养分吸收的速度较慢,而此时一般雨水多,肥料容易淋失,因此,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角度上说,前期多施基肥,并在插秧后五至十天及时追肥,以利于秧苗更好地适应大田环境,茁壮成长。
3.4气候因素
影响水稻施肥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雨水和温度。
适量的雨水具有湿润土壤,促进肥料溶解和根系生长的作用,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但是夏季连续几天的暴雨则会使田里的水四处漫流,大量肥料流失,造成肥料浪费。
但是在信阳地区,由于处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流域,基本不会有南方的梅雨季节,所以天气来说基本适宜。
4.小结
通过这次的下乡农户问卷调查,我感到收获颇丰。
不仅得到到了有关植物营养专业的知识,还了解了农民生活的现状,现在的农民不再是只会犁田耙地了,他们也知道测土配方施肥,施肥过多会污染河流,他们也会使用现代的农机设备。
现在农村也是楼上楼下,村村通马路,家家有车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但是农民朋友并不满足,他们希望那个生活水平在提高些,城乡差距在缩小些,地里的庄稼在高产些,我想作为农大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农民朋友们实现他们的“农民梦”!
下面是水稻种植和当今新农村的照片:
参考文献:
[1] 陆景陵,植物营养学;
[2] 张洪程,水稻新型栽培技术;
[3] 李淑玲等,水稻营养套餐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