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卫校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卫校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卫校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 顼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省XX卫校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 建设单位概况1.1.3.1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XX省XX卫校1.1.3.2 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通讯地址法定代表人:地址:XX市XX区XX路五号联系电话:邮政编码:1.1.3.3 建设规模: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按县、区综合医院设计,床位设置300张,根据卫生部医院规划要求,每病床位不得少于45平方米比列计算,新建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

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及其它业务用房。

1.1.3.4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XX市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

2006年经XX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XX卫生学校目前集大理学院成人教育XX分院、XX省广播电视大学医学教育分部、XX地区卫生人员培训中心、XX省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18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一体,同时学校与XX省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开展了联合办学,为提高我市在职医务人员学历水平搭建良好平台,XX卫校已成为XX市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的基地。

建校50余年来,为XX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万余名中级卫生技术人才。

XX市内98%以上的护理人员均为XX卫校培养,60%以上的医务人员出自XX卫校。

XX卫校办学50余年,历经沧桑,形成了临卫人: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求实奉献,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

学校秉成“千教万教教学生做真人,千学万学学白求恩精神”的办学宗旨,形成了“刻苦、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以及“严谨、科学、求实、奉献”的教风和“谦逊好学、精益求精”的学风。

XX卫校以严格管理,重视能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XX市人民的健康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300余人,有教学班45个。

成人专科及本科在册函授生12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92人(部分教师取得医师和护士资格),其中:高级讲师20人,讲师20人,执业医师35人,护士43人。

目前XX卫校所在校区占地仅2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到15000平方米,其功能已呈现萎缩,根本不能满口现行办学乃至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根据市委、市政府教育综合改革,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学校已征得土地112.3亩,附属医院占地约50亩,医院规模按县级医院规模总体规划,建设医院功能业务用房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设置病床400张。

但由于学校资金十分困难,只能分步实施;一期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病床数设计为100张,一期主要建筑为综合门诊大楼。

医院建成后,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见习与实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良好的保障,成就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1.3.5 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部门XX省XX市教育局1.1.4 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区凤翔镇忙畔乡中平马房(忙令片区学府路南侧)XX 卫生学校新校区内。

1.2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国发[2006]10号;(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16号);(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1996]547号);(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3 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要求,主要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资金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计算,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1.4 建设规模根据XX市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的规划,XX卫校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的综合发展规划,适应医教联合培养专技人才任务的需要,本次XX卫校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建设建筑面积为18000m2。

1.5 结论(1)项目的建设是XX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专技人才的需要,是全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需要,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2)项目建成后可改善学校周边居民医疗卫生条件,提供居民就近看病,缓解目前我市医疗机构建设压力,使XX市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对推动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XX卫校卫生资源现状学校内设机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招推办、成教处、党政办公室,学校自办综合门诊部。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300余人,有教学班45个。

成人专科及本科在册函授生12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93人(部分教师取得医师和护士资格),其中:高级讲师20人,讲师20人,执业医师35人,护士43人。

2.2 项目提出的背景XX卫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位于XX市凤翔镇忙令片区,周边服务近四万人口,建设用地面积为约为50亩。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工业化程度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及治疗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为全面提升XX卫校的办学水平,培养更多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从而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XX卫校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是具有时代发展战略意义的。

2.3 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XX城市社区卫生事业的需要随着XX市城市规划建设的蓬勃发展,现有的城市医疗机构功能呈现相对萎缩,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远不能满足社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的需求。

但多年来地方财政都较困难,没有更多财力支持城市社区卫生事业的建设。

本项目通过国债资金建设,以解决XX 市现有医院业务用房紧张、诊疗项目难以开展的局面,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治疗和服务,提高当地医院服务水平,减轻其他医院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

XX卫校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建成后,一是填补了社区卫生服务点的空白,二是缓解城市现有卫生医疗机构的压力,三是有效提供社区群众医疗卫生服保障。

项目的建设能更好更快促进当地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

(2)项目的建设是全面提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项目的建设是XX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专技人才的需要。

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的建设,医疗卫生业务的开展,学校能有效地把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在校学生和执教老师的基本素质。

(3)项目的实施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民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医疗保健是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深感幸福生活莫过于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保持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避免“看病贵、就医难”,己形成人们共识。

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层次不断的提高,因此,加快城市医院建设,提高医院的诊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需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3.建设规模及建设地点3.1 建设规模3.1.1 建设目标建设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为XX各族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作出新的贡献。

3.1.2 建设规模XX卫校附属医院周边服务人员4万余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医院建设规划要求,按县级医院级别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门诊楼、住院楼、医技综合楼、其它配套设施洗衣房、消毒房、焚烧房、污水处理池、太平间和食堂等。

3.2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3.2.1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区凤翔镇忙畔乡中平马房(忙令片区学府路南侧)XX卫生学校新校区内。

3.2.2 建设条件3.2.2.1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8306—2001),XX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3.2.2.2 公用配套设施情况(1)XX卫校附属医院用水由县自来水公司供应,供水管直接DN100,水压0.5Mpa,水质符合《生活饮作水卫生标准》。

(2)XX卫校附属医院用电由电力公司供电,进线为20kV,新建配电室设置200kV A变压器一台,能满足项目建成后用电的需要。

(3)医院内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直接排入排水管道排走,污水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4)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和一次性用品在科室消毒、毁形处理后送至垃圾厂焚烧。

4.建设方案4.1 建设指导思想紧紧结合地形、地貌现状及周边环境关系进行规划设计,使整个医院建筑群融于环境与周边建筑关系和谐统一。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同时兼顾长远发展需求进行主体设计。

根据医院建筑的特殊要求着重处理好:(1)根据医院服务流程及感染管理的要求,规划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间联系便捷、流线清晰,动静态交通流线合理流畅,互不干扰;(2)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

(3)根据医疗使用规范要求,功能流程要求和建筑设计要求;本着节约用地和投资合理的原则,结合地形、投资、施工条件,择优选择体型和层数。

(4)根据XX的气象条件,结合常年主导风向,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5)充分考虑医院的绿化及实用性,塑造医院形象,体现时代精神,力求建筑形态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

(6)医院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宜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体现清新、朴素的行业特点,并符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

4.2 建设内容XX卫校教学实训基地(附属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一栋,层数为五层,建筑面7000m2,以满足门诊部、急诊科、功能科、药械科、中医科、五官科、行政办公室等科室业务用房需求。

医技综合楼一栋,层数为三层,建筑面2700m2,以满足放射科、检验科(内置教学实验室)、B超室等科室业务用房需要。

住院综合楼一栋,层数为五层,建筑面7000m2,以满足内科、外科、麻醉手术科、妇产科、小儿科、传染病科等住院病房需要。

其它配套设施:洗洁房、消毒供应室共建一栋,层数为二层,建筑面400m2以满足洗洁房,消毒供应室业务用房需要。

焚烧房一栋,建筑面50m2。

公用厕厮一栋建筑面100m2。

污水处理房一栋建筑面100 m2。

综合食堂一栋,建筑面450m2。

太平间一栋,建筑面积200m2。

4.3总平面布置附属医院位于教学实验综合楼与教职工宿区之间,前与旗山小区街面相邻,后与教育学院相连。

布局为连体四合院建筑,四面均有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要求,各功能分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避免了多功能的相互交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