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商务品牌目录缘起 (2)诺基亚:品牌是销售的平台 (3)麦肯锡:品牌是每个人的责任 (9)IBM:品牌来自用户体验 (14)宝马:品牌确实是满足顾客需求 (18)北大光华:品牌来自高品质 (22)索尼:差异化带来品牌成功 (25)劳力士:品牌战略五要素 (29)甲骨文:品牌来自技术领先 (31)戴尔:客户体验是品牌核心 (35)惠普:坚持定位成就品牌 (39)中国十大商务品牌诺基亚、麦肯锡、IBM等经理人最崇尚的品牌,如何样赢取了商务精英的心?Jenny Ding、Richard Li、Lan Liu、Celine Wei缘起经理人是对品牌最有发言权的群体。
作为个人,他们消费着品牌;代表公司,他们消费着品牌;作为经理人,他们也在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塑造着品牌。
同时,他们也在为品牌而困惑。
在中国市场上拥挤着数以十亿计的品牌,而能够脱颖而出的只是其中的百万分之一。
在品牌拥有巨大价值差不多成为常识的今天,如何制造品牌价值却仍然是个迷思。
在中国经理人最经常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中,他们最崇尚哪些品牌?这些最为经理人崇尚的品牌,是如何在塑造品牌、治理品牌同时把品牌价值转化为销售业绩的?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能够关心中国经理人认识制造品牌价值需要做出的长期的细致的努力。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世界经理人》杂志进行了"中国十大商务品牌"的问卷调查(参见副栏:《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而且以调查结果作为唯一依据,依照品牌崇尚度、品牌领先度和品牌重要度,评出了"中国十大商务品牌"(如右表),并就这些品牌的治理经验进行了专访。
诺基亚:品牌是销售的平台关于诺基亚高级副总裁赵科林( Colin Giles)和诺基亚移动电话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陈学良来讲,《世界经理人》的调查结果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赵科林在2005年的年初谈到这一点时尤其自信,因为"2004年是诺基亚历史上在中国表现最好的一年"。
2004年,诺基亚在中国实现了逆转,成功地把品牌价值转化成为了销售业绩。
《世界经理人》:在我们的调查中,当要求被调查的经理人选择他们最崇尚的手机品牌时,47.5%选择诺基亚,18.1%选择三星,13.8%选择摩托罗拉。
我们关于诺基亚和第二、第三名之间的差距有些惊奇。
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使得诺基亚取得如此之高的品牌认同?赵科林:经理人更在意品质。
他们更崇尚品牌。
他们通常能够负担我们的"品牌溢价"。
因此在这一特定人群中,我们有专门高的品牌认同。
实际上依照我们掌握的调查,在所有的人群和细分市场中,诺基亚差不多上最受喜爱的品牌。
《世界经理人》:你们自己的调查是如何做的?陈学良:是一个全年的跟踪调查。
我们每个月会拿到一个报表,一个季度的报表更详细。
上面有认知度、第一提及率、购买欲望等专门多指标。
调查是用问卷的方式在街头进行,有第三方的调查公司来做。
这让我们能时刻了解自身的状况。
能够把一个品牌比作一个人,他的健康程度是如何样的,需要时刻关注。
我们尽管在中国是第一的品牌,但在不同的地区我们领先的地位是如何样的?能够专门明确地讲,不是每个地点我们的优势差不多上一样的。
有些地点我们过去的基础不是打得那么好,还要加多点工夫。
《世界经理人》:诺基亚的品牌认同如何体现在销售业绩上?赵科林:这是个特不行的问题,因为几年前,它并没有体现在销售业绩上。
我们尤其是输给了中国本土的竞争者,他们在销售上执行得更好。
到了去年我们才发觉我们有能力在销售上执行得更好,把品牌偏好转化为销售业绩。
我讲的执行保括坚实的分销渠道、优秀的零售治理、在高峰期(如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的优秀的促销活动。
依照所有的市场调查,包括第三方进行的市场调查,我们去年每个月差不多上市场第一名。
因此特不清晰:品牌是我们销售执行的平台。
在全球范围内,品牌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我们有三大特性:产品、需求和供应链、以及品牌。
因此当我们把当地的销售执行好以后,我们在中国取得成功一点也不惊奇。
《世界经理人》:我们了解到诺基亚的手机细分为8大系列,其中不只一个系列以商务人士为目标市场。
赵科林:商务人士是我们品牌最忠实的支持者。
当我们在约15年前推出手机的时候,买手机的差不多上差不多上商务人士。
我们对这一人群相当了解,他们是要求最高也是最有经验的顾客。
我们和这群顾客的关系相当紧密。
这也许是我们有不只一个细分市场针对他们的缘故,我想你要紧讲的是个人通讯器系列、时尚先锋系列和至尊经典系列。
所有这些类不都包括商务人士,商务人士也可能出现在不的系列中,因为我们正进入一人不只一部手机的时代。
最近我们略微改变了一下细分市场,开始关注一些新类不产品,比如多媒体产品、企业产品,这两者都包括商务用户。
《世界经理人》:大概直到不久前,诺基亚都把品质放在设计之上。
你认为打造手机品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赵科林:假如回忆历史,诺基亚的品牌代表三个方面:品质、设计和用户界面,我们有最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
请问如此做的理由是什么?在操作上如何治理?从一定程度上,我仍然认为我们在这三方面是老大。
诚然,在去年第四季度往常,我们的产品缺少一些尤其为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设计要素,特不是我们没有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折叠手机。
在诺基亚全球的层次上,我们意识到了必须改进。
我们必须推出新产品。
我们必须改进设计和款式。
我不认为诺基亚把品质放在设计之上,这两者同样重要。
我想公司差不多表示过在设计上我们曾经落后少许。
但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几乎毫无例外地聚焦在设计上,款式特不迷人,在中国销售特不行。
今年还会推出更多的创新的更注重设计的产品。
我认为设计那个问题差不多解决了。
《世界经理人》:那么,诺基亚仍然注重品质、设计和用户界面这三个方面?赵科林:是的。
假如从产品方面而非情感方面来看诺基亚,这三方面确实是我们的品牌特性。
《世界经理人》:我们刚要问到情感方面的问题。
诺基亚的全球品牌负责人Tapio Hedman曾经讲"一些年轻人可能发觉Nokia太大众化、太中庸了"。
你们希望消费者,尤其是商务人群,提到诺基亚时会想到什么形象呢?赵科林:过去几年我们拓宽了产品线,发觉我们要把品牌与不同的细分人群沟通。
这是个挑战,尤其是你要对其中一个群体沟通具体信息的时候。
我们正在努力。
年轻人群体是我们努力的一个重要对象。
我们一直是人性化(human)的公司,和消费者靠得最近的公司。
你想,手机怎么讲是一天里你要在手上拿专门久的东西,你还要贴在你的脸上。
因此,让你觉得与之有个人联系大有益处。
我相信我们也是创新(innovative)的公司。
我们想做到有味(fun),在我们的品牌中发觉有味的要素。
然后,我们包容了手机应该有的关键要素,比如便捷(convenience)、自由(freedom)。
你明白,我们有一些经年使用的广告语,Connecting People是其中之一,总结了我们的业务是把人们联结到一起。
Human Technology也是其中之一,其中文翻译("科技以人为本")比英语要好得多。
我们的产品来自"人"的方面比来自"科技"的方面更多。
我们情愿把我们看作是设计产品时脑子里想着消费者的公司。
从商务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想要的是一家可信赖的(credible)、可依靠的(reliable)公司。
这也许使得品质因素成为他们喜爱我们品牌的缘故之一。
他们想要有成功历史的产品,而且历经多年证明自己能够信赖。
我相信这确实是我们和商务用户之间的联系。
《世界经理人》:在品牌治理中,诺基亚做得最好的情况有哪些?做得还不够好的情况有哪些?赵科林:尤其在中国,品牌治理相当复杂。
在品牌营销中有太多的要素,与消费者有太多的接触点(touch point)。
就广告来讲,有电视广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还有电台。
你走进商店,会遇到销售人员并与他们沟通。
我们广泛地使用所有这些要素,而且在绝大多数方面我们做得不错。
在中国我们有专门好的传统,因此我们和消费者有专门强烈的情感联系,不管他们是买了我们的产品依旧看了我们的电视广告。
我特不情愿举的一个例子是去年春节的电视广告,特不感人。
在广告中展示了我们的许多产品,然而重点是Connecting People。
我认为春节和诺基亚产品有共同之处,确实是Connecting People。
我想我们在这些情况上做得专门好。
我提到过我们在过去在把品牌偏好变为销售业绩上的努力,现在差不多大有改观了。
我们打算更上一层楼,确实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顾客在销售点能够享受到他们在我们的品牌中所享受到的品牌期望。
《世界经理人》:在中国的品牌治理跟在世界其他地点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赵科林:我刚才提到了"科技以人为本",这是我们要紧为亚洲地区进展的广告语,在中国特不有效。
这是我们调整的一个方面:为亚洲市场改变我们对品牌的定位,取得了特不行的认同。
也许我的一些欧洲同事不同意这一点,然而我认为"科技以人为本"专门好地概括了我们的品牌。
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它太大了,有太多不同层次的都市和人群。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制造一个品牌或者一条讯息来沟通如此众多的不同人群。
最近我们改变了一下方法,在中国不同的地区传递不同的讯息。
在一线都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也许还有深圳,以及一些二线都市,我们推广比较高端的产品,使用更加高端的营销打算,聚焦在品牌个性而非产品本身上。
我们能够使用来自海外的营销打算,包括直接使用来自欧洲或亚太其他地区的营销材料。
关于三、四线都市,我们推广一些差不多的不太贵的产品,营销更加本土化和聚焦在产品上,更多地介绍功能和优惠。
这是在中国的特不之处,我们在世界其他地点都不这么做。
陈学良:我相信你们的经理人的读者更多在一线和二线都市。
在这些地点我们的品牌力量是蛮强的。
而且在这些都市我们更多地强调高端的手机。
经理人上网的频率高,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强。
因此在上市前几个月这些产品的公布都差不多出来,这些消费者明白这些产品立即上市的消息比一般消费者更早。
在大都市我们报纸、杂志、户外广告都比较全面。
在A级写字楼的电梯屏幕我们也会投放,我们是最早的几家使用这种媒体的公司之一。
最早是在我们上6280的时候,当时认为像这种产品针对白领会更加有效,结果广告效果专门好。
《世界经理人》:诺基亚最近在品牌治理上有什么大变化吗?赵科林:最大和最兴奋人心的变化是我们聘用了Keith Pardy在全球范围内来主管我们的品牌,之前他在可口可乐公司做品牌治理的工作。
我期望他能输入可口可乐如此在品牌治理上相当成功的公司的知识和经验,关心我们解决如下的问题:如何用一个品牌来接触众多的细分目标市场?如何保持品牌中创新、有味和人性的要素?我们不能低估品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