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语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思路

俄语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思路


三、俄语专业学科发展思路
一是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在稳定招生总人数 的前提下,设置俄语专业的学校数目应当做到稳 定规模、提高质量,要有适应社会需求,多层次、 多模式、多渠道培养俄语人才的改革方案。人才 市场是波动的,专业人才培养却是相对稳定的, 所以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研 究新形势下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内 容,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
八是积极推广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广 优秀教学成果,促进本学科领域先进教育 理念、教育方法、质量保障措施的推广运 用。成功的经验是否可以推广? 失败的教 训如何在今后有效避免?效果不够理想但 又具有潜力的教改试验该如何调整?目前 到对全国范围内的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进行一次有计划、有步骤盘点的时候了。 只有及时总结好经验,才能科学展望未来, 才可以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之间新的良 性循环打下基础。
三是完善俄语专业学科的办学层次,明确各层 次的培养目标。有博士点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
四是要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提高俄 语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 俄语学科发展的新态势,为编写适应俄语 教学新发展、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的教材 奠定了基础,俄语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具备 了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教材中 反映并体现近年来俄语专业在教育思想与 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 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 果。
五是改革俄语专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改 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深化 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俄语专 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学生对运用俄语 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感性认识。可 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加俄语的 语境教学,探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有机结合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为学生 提供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良好机会。
俄语专业教学 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俄语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
一是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本、硕、博俄语专 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学生数量逐 年提升。 三是适应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各校积 极探索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之路,建立新的人
才培养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各高校专业发展缺少特色 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考核办法有待更新 单世纪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由 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 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的基础技能型 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 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在 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 ‘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 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中俄“语言年”为契机 推进我国俄语人才培养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学——走精英路线,培养学者型人才;有博士点的 专业外语院校——走精英路线,培养学者型和应用 型人才;有硕士点的院校——走特色路线,培养实 用型人才,兼顾研究型和师资型;理工科院校—— 走专业路线,培养科技俄语人才(郑体武)。 本科生应重点强调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博士生可 以偏重研究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层次处于两者之间。 目前,一些院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 制,除了本、硕、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外,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 法上差异不大,缺乏科学的衔接与协调,在很大程 度上与社会的需求并不一致。
题。
二是要求同存异,突出特色。各院校的
俄语专业建设要和其他高校俄语专业的特 色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实行‚错位策略‛。 在俄语学科建设中首先应该符合学校学科 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与本校的办 学方向、层次、规模、能力和特色相适应, 同时要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 势。特色建设不是盲目的,不是不切实际 的标新立异,它要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现 状和发展趋势而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 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 已积累的特色基础。
七是进一步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 是教育的主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 关键。目前青年教师的学历虽然有普遍提高, 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对课程的体系与教学 内容了解得不深,在教学的严谨性和教学法 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将已经取得 的俄语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在提高 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 训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要重视先进教学理念 与教学手段的交流与培训,如定期举办中青 年教师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举办全国俄语青 年教师讲课比赛等。
六是要高度重视俄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问题。实践是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 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 养的重要环节,目前不少学校的俄语实践 教学现状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协调的。提 升俄语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走向社会, 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实践训练,也可以引导 学生进行自我的模拟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