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一、下列命题是哪种直言命题?请指出命题的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及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答:这是个全称肯定命题(A),全称肯定量项省略;“共产党员”是主项;“是”为联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是谓项。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答:这是个全称否定命题(E)。
全称量项“任何”;主项“困难”;联项“不是”;谓项为负概念“不可克服的”。
其主项、谓项都周延。
3.有些图书是线装书。
答:这是特称肯定命题(I)。
量项“有些”;主项“图书”;联项“是”;谓项“线装书”。
其主项、谓项均不周延。
4.《女神》是郭沫若的诗集。
答:这是个单称肯定命题。
《女神》是主项;“是”是联项;“郭沫若的诗集”是谓项。
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5.有些学生不刻苦。
答:这个命题一般理解为O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刻苦的。
“学生”是主项;“刻苦的”是谓项;“不是”是联项;“有些”是量项。
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下列对当关系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1.由“有的植物不开花”真,推知“所有植物都开花”假。
答:正确。
因为O与A是矛盾关系,由O真可推知A假。
2.由“凡环境污染都对人身体有害”真,推知“有的环境污染不对人身体有害”假。
答:正确。
因为A与O是矛盾关系,由A真可推知O假。
3.由“有人生而知之”假,推知“有人不是生而知之”真。
答:正确。
I与O是下反对关系,由I假可推知O真。
4.由“有的大学生是有理想的”真,推知“所有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假。
答:不正确。
I与A是从属(差等)关系,由I真推不出A假。
5.由“所有的古代散文都不押韵”假,推知“有的古代散文押韵”真。
答:正确。
E与I是矛盾关系,由E假可推知I真。
6.由“所有的新诗都不押韵”假,推知“所有新诗都押韵”真。
答:不正确。
E与A是反对关系,由E假推不出A真。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由已知下列命题的真假,断定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1.已知“某单位职工都买了电冰箱”为假。
答:这是个A命题。
当A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某单位职工都没买电冰箱”真假不定;I命题“某单位职工有的买了电冰箱”真假不定;O命题“某单位有的职工没买电冰箱”为真。
2.已知“某班同学都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答:这是个E命题。
当E真时,A命题“某班同学都是会打桥牌的”为假;I命题“某班同学有的是会打桥牌的”为假;O命题“某班同学有的不是会打桥牌的”为真。
3.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
答:这是个I命题。
当I真时,A命题“所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E命题“所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O命题“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4.已知“有的教授不是懂外语的”为假。
答:这是个O命题。
当O假时,A命题“所有的教授都是懂外语的”为真;E命题“所有的教授都不是懂外语的”为假;I命题“有的教授是懂外语的”为真。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来确定下列命题的虚假。
1.所有青年都是积极向上的。
答:有的青年不是积极向上的。
2.有的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任何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语言都不具有交际功能。
答:这是个E 命题。
断定E 命题假可用与之有矛盾关系的I 命题或与它有反对关系的A 命题。
据常识,A 命题“语言都具有交际功能”是确知为真的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用A 命题来确定E 命题假更有力量。
4.有的学生不是合格学生。
答:所有的学生都是合格学生。
五、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
1.青年都是有朝气的。
答:可质为“青年不是没有朝气的”:S A →P2.改革家都不是怕担风险的。
答:可换质为“改革家都是不怕担风险”:SE P →S P3.有的句子是表达命题的。
答:可换质为“有的句子不是不表达命题的”:S I P →S 4.. 有的人不是好人。
答:可换质为“有的人是坏人O →S 六、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之;如不能,说明理由。
1.凡改革家都是有创新意识的。
答:可换位为“有的有创新意识的是改革家”:SAP →PIS 。
2.凡畅销商品都不是劣质商品。
答:可换位为“凡劣质商品都不是畅销商品”:SEP →PES 。
3.有些电视剧不是观众欢迎的。
答:这是个O 命题,不能换位。
因为O 命题的主项不周延,换位后作结论的谓项,而结论是否定命题,其谓项周延,这样就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能变成周延的”。
所以该O 命题不能换位。
4.我国的有些发明创造是世界水平的。
答:可换位为“有的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是我国的”:SIP →PIS 。
七、下列命题能否换质位和换位质,如能,用公式表示之;如不能,说明理由。
1.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不是社会主义的。
答:这是个E 命题。
可以先换质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非社会主义的”,再换位为“有非社会主义的东西阻碍生产力发展的”:S EP IS 。
也可以先换位为“社会主义的(东西)不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再换质为“社会主义的(东西)是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S E P →PAS ¯2.不发展科学技术是要吃亏的。
答:这是个A 命题。
可先换质为“不发展科学技术不是不吃亏的”,再换位为“不吃亏的不是不发展科技术”:S A P E S 。
也可以先换位为“有些要吃亏的是不发展科学技术”,再换质为“有些要吃亏的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S A P →POS ¯3.有些科学家不是上过大学的。
答:这是个O 命题。
可以先换质为“有些科学家是没上过大学的”,再换位为“有些没上过大学的是科学家”:S OP I S 。
该命题不能换位,所以不能换位质,因为O 命题换位违反规则。
4.有些外向型企业是发展快的。
答:这是个I 命题。
它不能换质位,因为I 命题换质后成O 命题,而O 命题不能换位。
但是I 命题可以换位质,该命题可先换位为“有些发展快的(企业)是外向型企业”,再换质为“有些发展快的(企业)不是非外向型企业”:S I P →P O S ¯ 。
八、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
1.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
答:马克思主义者(中项)不应当割断历史(大项)(大前提);我们(小项)是马克思主义者(小前提);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结论)。
2.蝙蝠是哺乳动物,而鸟不是哺乳动物,所以,蝙蝠不是鸟。
答:鸟(大项)不是哺乳动物(中项)(大前提);蝙蝠(小项)是哺乳动物(小前提);所以,蝙蝠不是鸟(结论)。
3.有的贵重中药可以人工培植。
因为牛黄是贵重中药,而牛黄可以人工培植。
答:牛黄(中项)可以人工培植(大项)(大前提);牛黄是贵重中药(小项)(小前提);有的贵重中药可以人工培植(结论)。
4.有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所以,有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答:有的违法行为(大项)是犯罪行为(中项)(大前提);犯罪行为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小项)(小前提);所以,有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结论)。
九、在下列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构成三段论有效式。
1.(M)(A)(P)2.(P)(A)(M)(S)(A)(M)(S)O (M)S A P S O P3.M I P 4.(P)(A)(M)(M)(A)(S)M (E)SS (I)P S E P十、下列三段论式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
1.PAM2.MAP3.MIPSAM SEM MOPSAP SEP SOP4 .PIM 5.MOP 6.PEMMES MAS MESSEP SOP S O P答:题1无效,中项两次不周延;违反第二格“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的规则。
题2无效,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一格规则“小前提必肯定”。
题3无效,两特称前提不得结论,中项两次不周延,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三格规则“小前提必肯定”。
题4无效,大项不当周延;违反第四格规则“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大前提必全称”。
题5有效。
题6无效,两否定前提不得结论。
十一、把下列三段论省略式恢复成完整式,并指出它是否正确。
1.我们的四化建设所碰到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们所碰到的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
答:正确。
省略的大前提:凡前进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2.我不是班主任老师,所以,我不管学生的思想。
答:不正确。
这是个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小项是“我”,大项是“管学生的思想”,中项是“班主任老师”。
如果以中项作谓项,以大项作主项补充大前提:凡管学生的思想的都是班主任老师。
这个大前提是虚假的,虽然三段论形式有效,结论不可靠。
如果以中项作主项,大项作谓项,补充大前提:凡班主任都管学生的思想。
这样,大前提真实,但是,三段论形式无效,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总之,这个错误的省略三段论恢复不成正确的完整式。
3.人是有缺点的,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答:正确。
省略小前提:领袖人物也是人。
其结论“领袖人物也不例外”实际上是断定:领袖人物也是有缺点的。
4.台湾回归祖国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内政是不容外国干涉的。
答:正确。
省略结论:台湾回归祖国是不容外国干涉的。
5.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我是爱学生的。
答:将“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个好教师”换位质成“好教师是爱学生的”。
如果省略的是结论:我是好教师。
这个三段论“中项两次不周延”(或作为第二格缺少否定前提),无效。
如果省的是小前提:我是好教师,这样,三段论正确,属第一格AAA式。
十二、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三段论,其大前提是I命题,结论能够是否定命题吗?答:不能。
因为如果大前提是I命题,那么它的主项谓项均不周延,而大项在大前提中无论作主项还是谓项,一定不周延;大项又是结论的谓项,按照规则2,它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因此,结论只能是肯定命题而不能是否定命题,因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而否定命题的谓项周延。
2.大前提是E命题,小前提是I命题的三段论,结论是什么命题?为什么?答:结论是特称否定命题(O)。
因为根据规则4: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是否定的;根据规则7: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必是特称的。
3.如果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则中项不能周延两次,为什么?答:因为,如果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的,小项作为结论的主项是周延的,根据规则2,它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
如果中项周延两次,即M在大、小前提中都周延,这样小前提的两个项都周延,因而小前提必是全称否定命题。
根据规则4,结论也必是否定命题,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根据规则2,大项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
加上中项在大前提中也周延,那么,大前提的两个项都是周延的,因而大前提必为否定命题。
这就导致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根据规则3,“两否定前提不得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