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WLAN工程施工规范(V11)

移动WLAN工程施工规范(V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分公司WLAN工程施工规(V1.1)目录1、总则 (1)2、施工前检查 (2)2.1设备及器材检验 (2)3、施工规··················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规 (3)3.1机房AC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3.2AP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3.2.1室外A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3.2.2室A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馈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五类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标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3.6接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3.7避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3.8电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施工出发前的工作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施工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施工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环境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版本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则(1) 为了规中国移动公司WLAN工程实施,统一工程施工工作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特制定本规。

(2) 施工所有的器材规格、质量要求等均应符合本规、设计方案文件和合同的规定,工程施工中不准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

(3) 施工过程中,如需修改设计方案或代用材料时,必须经设计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方可执行。

(4) 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设单位应依据本规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工程实施的监督工作。

施工单位制定的设备安装工艺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要求,其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相抵触,出现矛盾时应以本规为准。

(5) 本规未包括的特殊项目和指标要求,可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

当本规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标准及规或国家标准及规有矛盾时,应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标准及规和国家标准及规为准。

2、施工前检查2.1设备及器材检验开工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代表应对已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和主要器材的规格型号及数量共同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主要设备必须全部到齐,规格型号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和破损现象。

(2) 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数量应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3) 主要器材的电气性能应进行抽样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

(4) 工程建设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器材。

当器材型号不符合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5) 当发现有受潮、受损或变形的设备和器材时应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代表共同进行鉴定,并做好记录,如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时,应通知供货单位及时解决。

3、施工规3.1机房AC安装1.1 AC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如有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1.2 安装AC机架应垂直,允许垂直偏差≤1.0‰。

1.3 同一列机架的AC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1.4 AC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YD5059-98《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和工程设计要求。

1.5 AC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1.6 所有外部电缆连接要求连接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3.2 AP的安装AP设备安装位置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其它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安装场所应干燥、防尘、且通风良好,严禁将设备安装在顶棚、水房、厕所等此类地点➢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网线的布线➢AP安装在室的位置不得放置易燃品,室的温度、湿度不能超过AP工作温度、湿度的要求围➢AP的安装位置必须要便于日后的维护和更换,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米。

➢总体上,AP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AP设备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2.1室外AP2.1.1 室外AP设备必须牢固安装在支撑架上,其高度和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规定。

2.1.2 室外AP设备与馈线之间接头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2.1.3 AP设备如放置于防水箱,箱体要保持通风以利于设备的散热;机箱的安装应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且不影响设备或设施的正常功能。

2.1.4 AP的各类支撑件应牢固,铁杆要垂直,横杆要水平,所有铁件材料都喷防锈漆等做防氧化处理。

2.1.5 安装在楼顶屋面的AP,安装位置应选择无日光直晒或直晒时间较短的位置,进入防水箱的全部线缆需做滴水弯,或采用下走线方式。

2.1.6 AP相关的五类线、电源线、接地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管后布放,可靠地固定在楼顶屋面或墙面,不允许出现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2.1.7 室外馈线接地必须接在大楼防雷地网上。

3. 2.2室AP2.2.1 若AP为挂墙式,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上,保证AP垂直美观,并且不破坏室整体环境。

2.2.2 若AP安装在弱电井,则需做好防尘、防水等安全措施,并保证AP垂直、水平。

2.2.3 若AP安装在天花板上,必须用固定架固定住,不允许悬空放置或直接摆放在天花板上面。

2.2.4 如AP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物品,如微波炉、无绳等他干扰源,建议AP至少离开此类干扰源2~3米。

2.2.5 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并尽量安装在装修吊顶材料板的中央,以保持美观。

3.3馈线3.1 馈线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现象;馈线弯曲半径不能超过允许围。

1/2″馈线弯曲半径≥70mm,7/8″馈线弯曲半径≥120mm3.2 馈线与跳线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室馈线接头要用胶带从馈线接头向馈线方向缠绕。

3.3 若主设备安装在室,从馈线进室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

3.4 馈线要用扎带、卡码或走线梯、馈线夹牢固固定。

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

3.5 馈线不允许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3.6 馈线应尽量在线井和天花中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

在商场布放的馈线,应套用PVC管。

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转弯接头连接。

3.7 走线管宜靠墙或天面布放,并用扎带和卡码进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间距1-1.5m。

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如地下停车场,建筑避难层),馈线走线使用万用角铁做馈线吊架,吊杆间距1.5m。

3.8 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3.9 馈线接头与主设备、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距离馈线接头必须保持50mm长的馈线为直出,方可转弯。

3.10馈线接头与主设备、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必须连接可靠,接头进丝顺畅。

3.11 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时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3.4五类线4.1 五类线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或设计方案的要求合理布放。

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2 五类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为0.5~1.5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3 对于不能在弱电井、走线井、吊顶布放的五类线,应考虑安装在线槽或套用PVC管。

线槽或PVC管应尽可能靠墙布放并牢固固定。

不允许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4.4 五类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示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插接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3.5标签5.1 要求所有连到设备的连线都要粘贴移动标签,并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5.2 馈线要在适当位置粘贴一移动标签,且必须使用防水标签。

5.3 无源器件之间的所有连线接头都粘贴标签,并注明连线的起始点。

5.4 所有无源器件都要粘贴移动标签。

5.5 标签应贴在器件、馈线、五类线、电源线正视面。

5.6 为防止标签脱落,应使用透明防水胶带密封。

3.6接地6.1 馈线接地每条应用16 mm²的接地线,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 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

6.2 接地排必须使用紫铜排,水平安装于主机左下方或右下方,接地排用膨胀螺栓牢固地固定在墙上。

6.3 母地线使用25mm²的铜芯橡皮线,子地线使用16mm²铜芯橡皮线。

6.4 对于干线放大器、光纤、有源分布系统的主设备必须接地,用16 mm²的接地线与主地排连接。

6.5 天线支撑件等室外设施都要求接地,并且接地电阻不大于5欧姆。

6.6 主机保护接地、馈线、天线支撑件的接地点应分开,并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