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介绍和应用目录1 WLAN相关知识 (2)1.1 WLAN简介 (2)1.2 WLAN结构 (4)1.3 802.11的发展进程 (2)1.3.1 802.11 b / a / g 技术对比 (3)1.3.2 2.4GHz频段划分图 (3)1.3.3 5.8GHz频段信道分配表 (4)1.4 AP知识 (6)1.5 AC知识 (6)1.5.1和现网设备的典型连接 (6)1.5.2 AC的转发方式 (7)1.6 BAS与AC的异同 (7)1.7 一个运营级WLAN网络的基本组成 (8)1.8 中国移动WLAN组网示意图 (9)1 WLAN相关知识1.1 WLAN简介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是以射频无线电波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虽不采用缆线,但也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无线数据通信不仅可以作为有线数据通信的补充及延伸,而且还可以与有线网络环境互为备份。
无线局域网常用的实现技术有:IEEE的802.11系列协议族、家用射频工作组提出的HomeRF、Bluetooth(蓝牙)以及欧洲的HiperLAN2协议等。
以IEEE 802.11协议为基础的无线局域网在标准之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事实上的占主导地位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1.2 802.11的发展进程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 工作在2.4GHz)。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802.11e ,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 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 和室外(outdoor) 信道(5GHz频段) 。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
802.11n,导入多重输入输出(MIMO)和40Mbit通道宽度(HT40)技术,基本上是802.11a/g 的延伸版。
1.2.1 802.11 b / a / g 技术对比1.2.2 2.4GHz频段划分图2.4GHz频段中,同一个信号覆盖范围内最多容纳3个互不重叠的信(1、6、11),以此类推!每信道占用22 MHz的频带;11b采用DSSS扩频和CCK的调制方式最高提供11Mbps的速率,11g采用OFDM的扩频方式,可提供54Mbps的速率;1.2.3 5.8GHz频段信道分配表5.8GHz中国频段中,可提供五个互不干扰的信道每信道占用20MHz频带带宽;提供6/9/12/18/24/36/48/54Mbps 数据传输速率;采用OFDM调制方式;1.3 WLAN结构1.3.1 WLAN结构组成站点(Station) ,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
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
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
站点可以动态地联结(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
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DS) 。
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
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 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
接入点(Access Point, AP) 。
接入点是无线网和有线网的接口,既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
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
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
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
分配系统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
关口(Portal) ,也是一个逻辑成分。
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
下图是一个WLAN结构图。
1.3.2 WLAN网络结构拓扑图WLAN接入方案一:PON+POE交换机+AP适用场景:宽带接入需求较大、楼宇数量角度的学校、宾馆等优点:实现了有线宽带和WLAN无线宽带同时接入说明:–楼内设置24口或16口ONU(初期只配置8口),POE交换机的FE上行链路通过网线接入ONU–每栋楼宇用6芯光缆接至分光器–根据园区内楼宇数量和分布情况,计算设置分光器的分光比–OLT的GE上行链路通过多种方式(裸纤、OTN等)连至AC–将来开展有线宽带业务时,只需叠加扩容分光器,并为OLT增加连至BRAS 的GE端口即可要求:参照各地PON规划和城域网八期、九期线路工程设计,设计建设本期WLAN 接入所需的PON OLT、分光器和ONU设备;未来可平滑扩容,满足这些用户有线宽带接入的需要WLAN接入方案二:PTN+POE交换机+AP适用场景:宽带需求一般,但对QOS、业务隔离、业务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政府机构、机场、车站、营业厅、商场等,尤其是已经通过TD配套传输项目规划或建成PTN 设备的场所优点:实现了T+W同时覆盖,充分利用了TD配套PTN设备说明:–POE交换机的FE上行电口通过网线就近接入PTN设备,在距离稍远时,也可采用光口上行,但PTN设备需要扩容–通过PTN接入层、汇聚层的传送,多个(具体数量和热点、AC间归属关系由WLAN无线专业指定) FE汇聚成一个GE,从汇聚层PTN设备通过多种方式(裸纤、OTN等)连至AC(与TD基站回传RNC类似)要求:AP对AC的归属关系安排应考虑PTN接入、汇聚网络的结构,避免AP-AC间链路在不同的PTN汇聚环之间传送,以节省PTN网络容量。
1.4 AP知识无线AP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 是一个包含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性无线接入点,也同样是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关等类设备的统称。
无线AP主要是提供无线终端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终端的访问,在访问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无线工作站可以通过它进行相互通信。
在无线网络中,AP就相当于有线网络的集线器,它能够把各个无线终端连接起来,无线终端所使用的网卡是无线网卡,传输介质是空气。
1.5AC知识1.5.1 AC和现网设备的典型连接1.5.2 AC的转发方式AC的转发方式可分为集中数据转发和本地数据转发。
在做ONU数据的时候就体现在集中转发只透传管理VALN,本地转发需要透传管理和业务VLAN.集中数据转发: AP和AC间通过专用的数据隧道进行数据转发,AP和AC间的数据隧道中为二层数据。
采用此模式时,所有用户数据都要通过AC进行转发。
此种方式下,用户数据流向容易控制,适合运营商的组网架构。
而且由于采用隧道技术,对用户IP分配可以更加灵活。
本地数据转发: AC只对AP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不发起和AP的隧道连接,所有的用户数据通过本地网络转发。
此种方式下,本地用户数据交换无需通过AC进行集中交换,减少了网络流量迂回,更适合本地数据交换量大的企业网使用。
1.6 BAS与AC的异同BAS:一般情况下,我们称宽带接入服务器为BAS(Broadband Access Server),也有称为BRAS 的(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BAS是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最常用的设备,BAS设备的引入不在于业务的传递交换,而在于业务层面的控制功能,实现对用户的控制和管理,它最重要的业务功能就是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计费,一般的BAS主要支持PPPoE,L2TP协议,DHCP+Portal推送等功能。
AC:在瘦AP技术没有发展起来之前,人们常常将应用于无线接入环境中的BAS称之为AC。
在瘦AP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根据CAPWAP协议,将瘦AP的无线控制器也称之为AC(Access Controller),此处逻辑上的AC主要起的作用是完成对AP的控制,而不是完成对用户的上网控制。
但由于无线网络的发展延续性,实际中的大量AC产品往往是兼具两个方面的功能:无线BAS+瘦AP环境中的无线控制器AC。
1.7 一个运营级WLAN网络的基本组成用户终端:WLAN网卡、WLAN手机等射频相关系统:天线、室分系统等无线接入硬件系统:AP、AC•WLAN网络就是通过AP无线设备将用户终端接入互联网的接入网络。
•WLAN网络分为瘦(会聚型或集中型)及胖(独立型)两类。
胖AP架构中,AP完成了所有无线接入点的工作。
瘦AP架构中,AP的一部分功能剥离到了AC上,由一个AC对多台AP进行集中控制。
这是当前运营商招标的主要模式。
•在胖AP架构中,AC指的的是BAS功能。
在瘦AP架构中,AC有可能是独立的无线接入控制器(电信),也有可能是指无线接入控制器+BAS功能(移动)无线数据设备:路由器、交换机。
1.8 中国移动WLAN组网示意图电信业务运营支持系统(BOSS),面对客户是统一的;面对电信运营商,它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BSS)与运营支撑系统(OSS),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同时也是真正融合了传统IP数据业务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