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泥氰化法提金含氰尾矿废渣处理技术_孙刚

全泥氰化法提金含氰尾矿废渣处理技术_孙刚

工环保, 2004, 24( 5) : 355- 357. [2] 郭前进. 氰化钠厂含氰废渣处理技术探讨[J]. 山西煤 炭 管 理 干
部学院学报, 2004,( 1) : 87- 88.
44 QST
青海科技
2007 年第 5 期
研究与开发
全泥氰化法提金含氰尾矿废渣处理技术
孙 刚, 王雪萍 ( 1.青海省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8; 2.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 省内全泥氰化法工艺提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氰尾矿废渣, 由于长期堆放, 业已成为环境污染、危险事 故的隐患。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介绍了两种含氰尾矿废渣的处理技术, 为环保部门、黄金生产企业处理含氰尾矿废渣问 题提供参考。
3 两种含氰废渣处理方法介绍
目前, 我国黄金行业几乎普遍应用的含氰尾矿废 渣处理技术是碱氯化法和焚烧法。 3.1 碱氯化法
碱氯化法是在碱性条件下, 采用次氯酸钠、漂白 粉、液氯等氯系氧化剂, 将氰化物氧化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次氯酸根的氧化作用, 先将氰化物 氧化为低毒的氰酸盐, 当加入的次氯酸根量不断增加 时, 再将生成的氰酸盐氧化为无毒的氮气和碳酸盐。
2 含氰废渣处理方法
氰化物处理方法较多, 根据处理后氰化物的产物 来分类, 可分为三大类型:
(1) 破坏氰化物类型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有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法、过氧化 氢氧化法、活性炭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解 法、高温分解法或焚烧法、吹脱曝气法、微生物分解 法、自然净化法。
(2) 转化氰化物为低毒物类型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有内电解法、铁盐沉淀法、多硫化物法。 (3) 回收氰化物类型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有酸化回收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乳化液膜法、铜盐或锌盐沉淀法、废水或贫液循环法 等。
图 2 焚烧法处理含氰尾矿废渣工艺流程
4 结论
碱性氯氧化法和焚烧法处理含氰尾矿废渣技术, 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 既可间歇处理、也可连续 处理, 原料易得、见效快、投资相对小等特点, 成为我 省处理含氰尾矿废渣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 吉 昌 , 等. 氰 化 钠 泄 漏 污 染 调 查 及 治 理 方 案 技 术 分 析[J]. 化
的高温条件下, 使含氰的有毒物质燃烧成为无毒产 物。
焚 烧 时 将 含 氰 尾 矿 废 渣 与 煤 和 黏 土 (含 生 石 灰 )以 6∶4∶1 的比例混合搅匀后, 由制球机 制球, 放入特 制焚烧炉中(炉温< 850℃, 微负压运行), 废气经除尘
器除尘后由引风机排入 30m 高烟囱中再排入大气。其 中, 生石灰起固硫作用, 除尘器收集烟尘再用作制 球, 燃烧灰渣粉碎后用于制砖。含氰尾矿废渣中氰化 物经焚烧后去除率可达 90%以上, 去除效果明显。具 体工艺流程见图 2。
关键词: 公路; 滑坡群; 成因分析; 龙穆尔沟
1 引言
龙 穆 尔 沟 段 滑 坡 群 位 于 西 久 公 路 K337+300 ~ K340+700 段 , 属 西 宁~久 治 二 级 改 建 公 路 的 组 成 部 分, 地处青海省东南部的果洛州玛沁县境内, 该段路 线沿龙穆尔沟东、西两岸斜坡展开, 沿线发育 7 处滑 坡和 3 处路基病害, 其中东岸发育有 5 处滑坡(命名为 DH1、DH2、DH3、DH4- 1 DH4- 2, 见 图 1), 西 岸 发 育有 2 处(命名为 DH5、DH6)滑坡和 3 处路基病害(本 文不论述)。龙穆尔沟沟谷走向 SW10°, 其上游发育 东西两条支沟。
图 1 碱氯化法处理含氰尾矿废渣的工艺流程
3.2 焚烧法 焚烧法是将含氰尾矿废渣置于焚烧炉中, 在一定
QST 43
研究与开发
2007 年第 5 期
青海科技
龙穆尔沟滑坡群分析及治理
李慧赞 ( 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 要: 滑坡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 其受害程度仅次于地震和山洪。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 的飞速发展, 滑坡灾害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频繁发生, 本文对省道西宁~久治公路龙穆尔沟段滑坡群形成原因(地质因素和 诱发因素)进行 了分析, 对龙穆尔沟滑坡群东段(DH1~DH4- 2)进行了稳定 性 计 算 , 计 算 结 果 表 明 : 该 地 段 的 5 处 滑 坡 必 须经过治理方能满足公路建设的要求。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 CN- +ClO- =CNO- +Cl- 2CNO- +3ClO- +H2O=2HCO-3+N2+3Cl- ↑ 在处理含氰尾矿废渣时, 一般采用含有氯氧化剂 的溶液与含氰废渣中总氰含量以 35∶1 的比例向废渣 循环喷淋的办法, 破坏废渣中的氰化物, 直到经检测 渗出液氰化物达标为止, 或氰酸盐进一步水解, 生成 无毒物, 加入生石灰进行中和反应, 放置 24h 后, 选 择适宜地点掩埋。含氰尾矿废渣中氰化物去除率可达 99%以上, 去除效果十分显著。具体工艺流程见图 1。
2 滑坡群形成原因分析
本段线路内滑坡群产生滑动或老滑坡复活的主要 原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 滑坡体固有的地质特征, 包 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等。其二, 滑坡产生滑动的诱发因素, 主要包括大气 降雨、河岸冲刷、地震、人为开挖或堆载、高原植被 的破坏等。龙穆尔沟东岸 DH1~DH4- 2 共 5 处滑坡均 为堆积层滑坡, 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和欠稳定状态, 滑体为崩坡积、洪坡积、滑坡堆积等成因的砂黏土堆 积于近东西走向的沟槽内及缓坡地带, 滑体下伏基岩 为第三系粉砂质泥岩, 地表水下渗后在泥岩顶面富 集, 软化滑带, 促使坡体产生滑动。DH5 滑坡为一顺 层岩石老滑坡, 老滑坡地貌特征明显, 滑体和滑床均 为风化砂质泥岩、黏土岩, 滑坡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 第三系强~中风化泥岩。DH6 滑坡为一大型切层岩石 老滑坡群, 滑坡体平面形状呈向东散开的扇形, 滑体 主 要 由 强~中 风 化 泥 岩 、 泥 质 粉 砂 岩 夹 少 量 砂 岩 组 成 , 该滑坡曾产生多次滑动, 具多条、多级、多层的变形
关键词: 全泥氰化法; 提金; 含氰尾矿废渣; 处理技术
1 前言
全泥氰化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提金方法之一。世 界各国黄金行业中采用全泥氰化法提金均占有很高的 比 例。我省自上 世纪 80 年 代 以 来 , 随 着 矿 产 资 源 勘 探力度的加大和大量含金矿床的发现, 全泥氰化法提 金工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泥氰化法在省内黄 金 生 产 企 业 中 已 成 为 一 种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生 产 工 艺(流 程为: 原矿→破碎→磨矿→分级→浓密→氰化→炭吸 附→载 金 炭→解 析→电 解 →提 纯 → 成 锭)。 由 于 该 工 艺 生产过程中须使用氰化钠进行氰化反应, 产生大量的 含氰尾矿废渣, 长期堆放, 对环境危害较大。目前在 省内某些黄金生产企业、特别是现已废弃的个体黄金 生产企业中, 在过去的生产中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 轻视环保, 将大量含氰尾矿废渣或含有高浓度氰化物 的废弃品随意长期堆弃, 未得到有效治理。2006 年经 省环保部门检测, 尾矿废渣中氰化物平均含量(以 CN- 计)高达 18mg·L-1, 超出国家工业废渣排放标准 3 倍以 上 [ 氰化物含量(以 CN- 计)5mg·L-1] , 氰的污染量远远 超过环境的净化能力, 成为周边水土环境污染的重大 隐患。伤人伤畜事件时有发生, 给周边人群身体健康 和动植物成长带来危害。为彻底解决含氰尾矿废渣可 能造成的危害, 急须适宜的处理技术, 在此介绍两种 具有较好实际应用效果的处理技术, 为环保部门和黄 金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