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细节管理-光照管理(1)核心提示:您的猪舍是封闭式的,还是开放式的,您的猪每天接受的光照是多长时间呢,您有没有特别注意过光照对猪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光照是如何影响猪的。
1 仔猪光照显著影响猪(特别是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机体物质代谢。延长光照时间或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增强仔猪消化机能,提高仔猪增重速度与成活率。
据测定,每天l8h光照与l2h光照比较,仔猪患肠胃病者减少6.3%~8.7%,死亡率下降2.7%~4.9%,日增重提高7.5%~9.6%;光照强度从10 1x增至60 1x再到100 1x(光照时间保持100 1x)仔猪发病率下降24.8%~28.6(lx,光照强度单位),存活率提高19.7%~31.0%,日增重提高0.9~1.8 kg;光强增至350 1x其效果较60 1x的差。
故有人建议,仔猪从出生到4月龄采用18 h光照,光照强度为50~100 1x。
2 生长肥育猪光照对生长肥育猪有一定影响,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进猪的健康,提高猪的抵抗力;但提高光照强度也增加猪的活动时间,减少休息睡眠时间(表1)。
据测定,育肥猪的光照强度从5 lx提高到40~50 1x,日增重提高5%左右(表2)。
建议生长肥育猪的光照强度一般在40~50 1x。
光照时间对生长肥育猪影响不大,一般不超过l0 h。
3 对猪性成熟的影响光照对猪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较长的光照时间可促进性腺系统发育,性成熟较早;短光照,特别是持续黑暗,抑制性系统发育,性成熟延迟。
据报道,持续黑暗下的小母猪性成熟较自然光照组延迟16.3天,比l2 h光照组延迟39天。
Diekman(1981)发现,每天l5 h(300 1x)光照较秋冬自然光照下培育的小母猪性成熟提早20天。
小公猪从20周龄开始延长光照,26周龄时有73%的公猪能采出精液,而自然光照的小公猪只有26%。
光照强度的变化对猪性成熟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并且要达到一定的阈值。
Anon(1984)研究证明,在封闭猪舍采用8 h和l6 h的光照,对小母猪性成熟无显著影响,而在开放猪舍饲养的猪性成熟显著早于封闭舍内饲养的猪。
由此推测是因封闭舍光照强度不足的缘故。
IOpKoB(1978)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发现同样接受18 h光照,光照强度45~60 1x较10 1x 光照下的小母猪生长发育迅速,性成熟提早30~45天。
建议后备猪的光照时间不应少于l2 h,也有人建议在14 h以上,光照强度60~100 1x。
4 母猪猪的繁殖与光照密切相关。
配种前及妊娠期的光照时间显著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在配种前及妊娠期延长光照时间,能促进母猪雌二醇及孕酮的分泌,增强卵巢和子宫机能,有利于受胎和胚胎发育,提高受胎率,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增加产仔数(表3)。
AKnoHkob(1981)应用持续光照,母猪受胎率提高10.7%,产仔数增加0.8头,初生重增加100g。
给哺乳母猪延长光照时间,能刺激催乳素的分泌,泌乳量显著增加。
光照强度对母猪繁殖性能也有明显影响。
饲养在黑暗和光线不足条件下的母猪,卵巢重量降低,受胎率明显下降。
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产仔数、初生窝重及断乳窝重。
光照强度从6~8 lx增加到70~100 1x,产仔数增加4.5%-8.5%,初生窝重及断乳窝重分别提高4.5%~16.7%和5.1%~12.2%。
建议母猪的光照时间12~17 h,光照强度60~100 lx。
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母猪的繁殖机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日照缩短提高猪的繁殖机能,日照延长降低猪的繁殖机能。
自然光照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冬至日照时间最短,从夏至到冬至日照逐渐缩短,从冬至到夏至日照逐渐延长。
家猪的祖先欧洲野猪有着季节性发情的特性,一般是在日照逐渐缩短的秋末冬初发情,而在日照逐渐延长的春夏季节表现长时间的乏情。
虽然现代猪种已是常年发情,但日照变化仍然对猪的繁殖机能产生影响。
南英格兰(1990,1991,1992)对4个种猪群的研究结果表明,冬至之后,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受胎率逐渐下降,到6~8月份达到最低,较其他月份降低10%左右。
1991年七八月份,空怀的母猪在1992年的7~9月份出现乏情。
8月份之后,随着日照的缩短,母猪的受胎率又逐渐提高。
Anon(1984)发现,母猪夏季繁殖机能下降,不能用降温的方法得到改善,而人工缩短光照时间却刺激母猪繁殖机能,产后7天发情率显著提高。
据对夏季不育母猪的研究发现,在整个夏初期间,血液中促黄体生成素和促黄体分泌素的浓度都一直在下降,由1月份的最高点下降到七八月份的最低点,引人注目的是,促黄体生成素浓度的下降恰与不育母猪数量的增加发生在同一时间内。
可见夏季母猪繁殖机能下降或出现不育,与血液中促黄体生成素浓度的下降有关。
5 公猪光照对公猪的繁殖性能也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光照时间可提高公猪的性欲,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
据测定,延长光照时间到15 h,种公猪的性欲活动显著增加;在8~10 h的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从8~10 1x提高到100~150 1x,公猪射精量、精子浓度都显著增加。
建议公猪的光照时间为8~10 h,光照强度为100~150 1x 。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2)核心提示:转群像什么?像水管之间的接口,水管漏水最多在接口处,而猪场问题也多出现在两个环节的衔接时,也就是转群,下面就猪场转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1 断奶仔猪转保育1.1 容易出现的问题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源抗体消失,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猪的抗病能力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到麻烦。
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当大。
1.2 应对措施把握好断奶仔猪转群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创造无病环境:实行“全进全出”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猪进入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如果猪舍没有任何病原,那仔猪进舍后也就很难感染各种传染病。
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适宜的温度:温度的把握要根据产房与保育舍的环境变化考虑;如果保育舍与产房条件相似,如都有保温箱和烤灯,则可以维持原先的环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1-2℃;如果产房有保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相对于28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温控制在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提高到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密切观察:包括猪的采食量、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皮毛颜色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做到以上这些,保育猪的问题会大大减少;引用一位专家的话:“如果保育猪养好了,你想不赚钱都难。
”2 保育转育肥不要认为保育转育肥问题不多,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很大损失。
2.1 常见问题保育转育肥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温度不适宜,轻微者造成猪生长缓慢,料肉比升高;重者引起各种疾病;二是定位做不好,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三是争斗伤猪,新猪群建立时,会引起争斗,有些应激较大的猪往往在争斗中死亡。
2.2 应对措施温度控制:保育转育肥时,因温度出现问题多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这往往是温度已经低于猪能承受的温度下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地面问题,我们在前面温度内容中讲过,水泥地面会使有效温度降低5℃,而潮湿的水泥地面则会使有效温度下降10℃,再加上空气温度低,猪从温度较高的保育舍转到育肥舍,就是一个大幅降温的过程,对处于应激状态而且抵抗力不高的仔猪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猪场育肥舍大多数是水泥地面,而且地面尚未干燥就进猪的情况非常多,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解决温度问题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舍内温度,这可以通过升火加温解决;二是提高猪躺卧区的有效温度,一个方法是使地面变干燥,猪躺卧后很快将地面暖热,对猪的伤害就小得多了;但如果是潮湿的水泥地面,则必须铺设垫料,可以是干木板,也可以是锯末、秸杆等,垫料使用前要经过消毒,如日晒或熏蒸。
三点定位:定位做不好,对以后工作非常不利;定位工作可参考以下方法:一是料定位:在预定猪躺卧的地方撒一些料,猪一般不在料上拉屎撒尿,但会在上面躺卧;二是粪定位:在猪应该排屎尿的地方,先放一些脏物,因猪有喜干净的特点,排泄时会主动走向脏的地方;三是夜间定位:晚上花一点时间,将躺卧地方错误的猪哄起,赶到该躺卧的地区,直到它们稳定睡好;四是水定位:在猪拉屎尿的地方放一些水,甚至占到大部分圈舍面积,将猪逼到很小的区域,待猪固定躺卧地点后,将水逐渐撒去。
五是木板定位:在需要定位的地方给猪铺一块木板,猪会主动躺在上面,也就不会在上面拉屎尿了。
六是墙角定位:刚转入的仔猪一般喜欢在避风的地方躺卧,所以墙角和墙边就成了猪定位躺卧的地方;所以刚转入的猪就需要我们为他们设计好墙或墙角;如果需要猪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躺卧,则要在门口堵一木板或其它物品,猪也会主动去躺卧。
七是分栏定位:有里外间的猪舍,可在猪入舍时将二者隔开,待猪在外间活动熟悉后,天黑前将猪赶到里间,因进入里间前猪多在外间拉屎尿,这样也就形成了习惯。
打架:如果因为打架死猪,对老板和员工来说都是不痛快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打架死猪往往在转入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只要安排人员经常巡视,发现打架及时拉开就可,如遇到应激大的情况,将猪脱离打架环境,过一阵就会好转。
猪场细节管理-蚊蝇控制(3)核心提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为预防野生动物和昆虫将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猪群并阻止传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
蚊蝇是将新病引入猪场和老病猪群传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当前,正值春末夏初季节,是蚊蝇繁殖活动的高峰期,特别是沿海地区蚊蝇将更加猖獗。
因此,广大养猪生产者必须提高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驱蝇灭蚊作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来抓,多措并举,确保猪群健康安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1 蚊蝇对猪场的危害笔者在养猪生产中发现,许多养猪生产者小看了蚊蝇的危害,殊不知,驱蝇灭蚊是消灭疫病传染源和切断其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小蚊蝇不除容易酿成大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