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试题试题 1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A .孔子B .柏拉图C .杜威D .卢梭2.学校教育产生于()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3. 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 育的( )A .阶段性B •社会性C .永恒性D .继承性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 .言行一致B •衣着整治C •个人魅力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A .前提B .基础C .方法D .中心 6. 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 .课外活动B .各科教学C .政治课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 .道德认识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 .直接感知事物B .间接经验C .学生的实践活动D .交往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A. 10、11 〜11、12 岁 B . 11、12〜14、15 岁 C . 13、14〜15、16 岁D . 7、8〜9、10 岁10.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 .封闭性B .垄断性C .等级性D .阶级性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分)1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_________ 。
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 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 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 __________________ 、教好学生。
狭义教育一般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 相结合。
体育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为基础内 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又是 _______ 和 ______ 的主体。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_____________ 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 德育过程是由 、 、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 总结和 总结。
D .举止端庄D .班主任工作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分,共20 分)1、义务教育:2、因材施教:3、美育4、“三个面向”四、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分)1.简述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2.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五、论述题(16 分)试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因素及其作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 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每空 2 分,共20 分)1. A2.B3.B4.A5.C6.D7.C8.B9.B 10.C二、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1. 教育概论凯洛夫2. 带好班级学校教育3. 生产劳动身体4. 学习发展5. 国民教育学校教育6. 教法学生7. 教育者受教育者8. 灵活性自主性9. 工作专题10. 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分,共20 分)1、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的学校教育。
2、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中的重要原则。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美的能力。
4、“三个面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强迫的和免费是教育教学鉴赏美和创造是当代中国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分)1. 广义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不仅掌握和内化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态度、信念,也掌 握一定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 以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
狭义的社会化, 仅是指使个体获得一 定社会的价值、规则、态度和信念。
(3 分 )具体表现在以下 5方面 :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 ;使学生学会扮演一定的社会 角色个性化是个性形成和发展、其固有特征不断彰显的过程;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 ;.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 (每个要点 1 分)2、(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和连贯性原则。
(每个要点 1 分,共 8 分)3、答: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其立论基础; (二) 教育的服务方向是教育方针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 践相结合,概括了实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 “四有 ”新人的根本途径; (四)培养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概括了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 是教育方针 的根本性问题 ;(五)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
(前 4 点各 1.5 分,第 5 点 2 分) 五、论述题( 16 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 主观能动性、 社会环境、 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 大因素。
(5 分)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 (2分)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 在动力;( 2 分)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2分)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 (2 分)社会实践活 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
(2 分)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 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1 分)教育教学试题试题 2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1.教育是一种( )A .生物现象B .心理现象2.教育学的源泉是()A .教育理论B .教育规律 3. 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 .布鲁纳B .赫尔巴特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A .生产力 B .政治制度 C .经济制度 D .意识形态5. 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A .军事体操教育B .政治哲学教育C .天文数学教育D .多方面发展教育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 . 1862 年B . 1901 年C . 1911 年D . 1949 年C .自然现象D .社会现象C .教育实践D . 教育需要C .罗杰斯D 赞可夫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 .上课C.作业检杳 D .成绩评定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A.目标 B .内容C.方法 D .规律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A.社会实践 B .各科教学C. 班主任工作 D .课外活动10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 D .实质教育理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____ 教育是一种__________ 现象,是的活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和教育。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 ,又是教育工作的。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__ 性。
6. 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 性和______ 性。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_____ ;“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____________ 学校、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9. ______________ 教学是由和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包括和两种形式。
三、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分,共20 分)1、教育功能:2、全面发展教育:3、教学:4、陶冶法:四、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分)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3、中小学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五、论述题(16 分)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教学试题试题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每空 2 分,共20 分)1.D2.C3.A4.A5.D6.B7.B8.D9.A 10.C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1.社会培养人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3.遗传环境4.出发点归宿5.共个6.主体示范7.布鲁纳布卢姆8.家庭社会9.教师教学生学10.考试考查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5 分,共20 分)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2、全面发展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