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案列学习资料

合同法案列学习资料

案列•甲、乙相约周六上午一起去某电影院看电影。

到周六,甲如约前往,买好票等乙,但乙完全忘了此事,和朋友到郊外旅游去了。

甲空等半天,败兴而归,指责乙言而无信,并要求乙赔偿往返路费、电影票费、精神损害等损失。

•问:甲是否有权要求乙赔偿上述损失?•2007年9月,某市税务局与某装修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该装修公司负责税务局新建办公楼的装修,合同对装修费用、质量、进度等均有明确约定。

装修完成后,税务局以经费不足为由,一直拖欠工程尾款。

装修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税务局支付装修款及利息。

•问:双方纠纷是否适用《合同法》?•张三与李四于99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子张楠。

05年张三与李四因感情纠纷而协议离婚,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其中约定:张楠随母李四生活,张三每个月支付生活费600元给张楠至成年;张楠成年前,李四不得改变张楠之姓,待张楠成年后由其自己决定姓氏,作为此一约定的补偿,张三在离婚时一次性付给李四50万元;如李四违反此约定,应当赔偿张三违约金10万元。

•07年,李四与王五再婚。

08年,李四与王五决定将张楠改姓王。

张三知道后,将李四和王五作为被告诉至法院,认为李四违反了离婚协议的约定,要求被告改回张楠的姓氏为张,并赔偿其违约金10万元。

•问:该案是否可以适用《合同法》?为什么?•某县政府为鼓励县属酒厂多创税利,县长与酒厂厂长签订合同约定:酒厂如果完成年度税收100万元的指标,第二年厂长和全厂职工都可以加两级工资。

该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A、双方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C、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D、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下列合同中,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的有哪些?A.保管合同B.委托合同C.借款合同D.互易合同•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一借款合同,为担保合同的履行,甲乙签订一抵押合同,以甲公司的一栋楼作为抵押物。

上述合同有无主从之分,若有,何为主合同,何为从合同?•乙公司从甲公司购买一批货物,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丁汽车运输公司运输。

丁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驶。

在运输过程中,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

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发生损失。

问:乙公司应向谁要求承担损失?•A、甲公司 B、丙C、刘某D、丁汽车运输公司•王某曾向孙某借钱2万元,还完1万后后,双方约定:由李某每月代王某向孙某偿还债务1,000元,还完为止。

李某正常还款3个月后因生病住院无法继续履行代还款义务。

孙某要求王某还款,王某以约定由李某代偿为由拒绝。

•问:剩余欠款应谁偿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手机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供给乙公司某型号手机1,000部,每部单价1,000元,乙公司支付定金30万元,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合同总价款30%的违约金。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30万元定金,并将该批手机转售给丙公司,每部单价1,100元,指明由甲公司直接交付给丙公司。

但甲公司未按约定期间交货。

关于甲、乙、丙公司间违约责任的承担,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是:•A.如乙公司未向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则丙公司有权请求甲公司向自己承担违约责任•B.如乙公司未向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则丙公司无权请求甲公司向自己承担违约责任•C.如甲公司迟延向丙公司交货,则丙公司有权请求乙公司承担迟延交货的违约责任•D.如甲公司迟延向丙公司交货,则丙公司无权请求乙公司承担迟延交货的违约责任•98年大庆市振富公司响应大庆市政府的号召,以向政府书面请示报告并经政府审批但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合同,后因设备质量、维修等发生纠纷,甲公司提出当初双方约定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事实上双方从未签订书面合同,故双方之间未成立合同关系,因此欲退回全部设备、要回全部货款。

•试通过合同法的原则思考甲乙之间合同是否成立?纠纷如何处理?•同意的形式,参加市供热工程建设,为此,市政府办公会议专门中制定了优惠政策明细,后振富公司投资建设了工程,但市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未全部兑现,振富公司要求市政府支付欠付优惠政策未到位而形成的欠款及利息5000余万元。

06年黑龙江省高级法院以民事判决的形式驳回了原告的请求。

•原告上诉到最高法院,法院认为:讼争供热建设项目优惠政策的确定、振富公司介入的形式以及讼争工程结算款的确定等都是市政府单方决定的。

市政府在制定和执行优惠政策方面居支配和主导地位,振富公司居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双方尚未形成民法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没有形成民事合同关系。

因双方当事人尚未形成民法所要求的平等主体关系,市政府办公会议关于优惠政策相关内容的纪要及其文件不是双方平等协商共同签订的民事合同,故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

撤销原民事判决。

•甲公司与乙公司通过初步接洽,达成“合作备忘录”,约定:双方对甲公司采购乙公司设备一事达成初步意向,价格、交货、安装、调试、维修等事项均有原则性安排;如双方进行合作,以将来双方签订正式书面合同为准。

后来乙公司按照备忘录的约定并通过大量的电子邮件与甲公司进行协商,生产出甲公司所需的设备,甲公司未提出异议;乙公司提出交货,甲公司也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货物,并且支付了80%的货款。

•甲装修公司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乙物业管理公司。

但甲的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营范围并无销售木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

甲乙的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A、属于有效合同B、属于无效合同•C、属于可撤销合同D、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第二章•2004年3月1日,某基建工程公司急需河沙,向东乡河沙厂和胜利河沙厂发出电报,称:“急需建筑用河沙200吨,如贵厂有河沙,请于见电报之日起2日内电报通知我公司,我公司将派人前往验货并购买。

”两厂收到电报后均向工程公司发出电报,并提出河沙的价格,而胜利河沙厂同时将100吨河沙发往工程公司所在的车站。

•胜利河沙厂发运的河沙到达前,工程公司已派人到东乡河沙厂验货并签订购买合同,并告知胜利河沙厂不再需要河沙。

胜利河沙厂和工程公司发生纠纷。

•问:胜利河沙厂能否要求工程公司收取100吨河沙并支付货款?为什么?•某建筑公司,因施工急需水泥,于2008年5月8日同时向三个水泥厂发函,称“如贵厂有X型号矿渣水泥现货,吨价不超过1500元,请于10天内发货200吨,货到付款,运费由供货方支付。

”甲水泥厂收电后,5月11日即以吨价1500元,向该建筑公司发运同样型号的矿渣水泥200吨;乙水泥厂收电后,于5月13日以吨价1400元,也向该建筑公司发运同样型号矿渣水泥200吨;丙水泥厂5月15日以吨价1600元发运不同型号矿渣水泥200吨。

•建筑公司收到3份提货单后,决定接受乙厂发运的水泥,拒收另两家的水泥,由此引发纠纷。

•问:建筑公司与甲水泥厂和丙水泥厂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其有100辆某型号汽车,每辆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10天。

乙公司于该广告发布后第5天自带汇票去甲公司买车,但此时车已全部售完,无货可供。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违约•B、甲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C、甲应承担侵权责任•D、甲不应承担民事责任•2002年1月9日,被告恒源培训中心在《新疆都市报》上刊登广告称:“恒源股票培训中心开设初、中、高级班,高级股票技术培训班,月收益率达20%,否则退还所有学费。

”同时,被告还在其印发的招生简章中载明:“中心是乌鲁木齐市惟一一家专业的股票技术培训机构,开设初、中、高级班。

通过学习,能使学员在短期内看盘和操盘技术猛增,以后资金不断胀大,高级班月收益率达20%,否则将退还全部学费。

”•02年1月13日,姜辉根据被告的广告宣传及招生简章,报名参加了被告开设的股票初、中、高级班,并交纳了学费共计11800元。

02年3月1日学习期满后,遂在证券公司开设账户进行炒股。

至5月9日,原告共投入资金50260元,截止8月2日余额为28122.46元,未达到月20%的收益。

•原告向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法院起诉称:2002年1月,参加被告举办的股票技术培训班。

被告的招生简章中承诺高级班学员学习期满后进行炒股,月收益率达20%,否则将退还全部学费。

但我进行炒股后未获收益,且连续亏损。

现要求被告退还学费11800元,赔偿经济损失22000元。

•被告答辩称:原告参加我方的培训班学习期满后,我方与原告的培训合同已履行完毕。

原告炒股操作时,未按我方传授的股票知识进行投资,其产生亏损,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天山区法院依照《合同法》13、14、60条第1款,判决:一、被告退还原告姜辉培训费11800。

二、驳回原告姜辉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22000元之诉讼请求。

•恒源培训中心不服,上诉称:上诉人发布的广告、招生简章对举办时间、学习金额等内容未加以约定,根据《合同法》14、15,该广告属要约邀请,原判认定为要约是错误的。

•中院认为:姜辉与恒源培训中心形成了一种以技能教育为内容的服务合同关系。

根据《合同法》91条的精神,合同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了的,其权利义务即终止。

虽然上诉人的教学广告有部分夸大之词,但被上诉人作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股票进行投资具有的风险性理应有一定的认识,风险责任要求由教学方承担,显然悖于法理和常理。

03年1月28日判决:一、撤销天山区法院一审民事判决;二、驳回被上诉人姜辉的诉讼请求。

•99年12月12日,辽宁东港市发生了一特大持枪杀人案。

为尽快破案,东港市公安局在被害人家属同意后,于13日在市电视台发布了悬赏通告:凡是提供线索直接破案的,被害人家属奖励人民币50万元。

•鲁某看到悬赏通告后,向公安局提供重要线索,并指认了公安机关要求其辨认的部分涉案人员照片。

公安机关根据鲁提供的线索得出结论,认定线索确与“12·12”特大持枪杀人案有关,并决定奖励鲁某10万元人民币。

鲁某在领取奖励时出具了收条。

公安机关于12月26日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案件破获后,市公安局未给付鲁某被害人家属奖励的50万元人民币。

故鲁某起诉请求判令被告给付悬赏奖金50万元人民币,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人民币,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另查,被害人家属已于99年12月13日将用于奖励线索举报人的50万元人民币交给了东港市公安局。

•一审丹东市中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鲁某不服,向辽宁省高院提出上诉。

•高院认为:发布悬赏广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即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发布声明,承诺对任何按照声明的条件完成指定事项的人给予约定的报酬。

任何人按照广告公布的条件,完成了广告所指定的行为,即对广告人享有报酬请求权。

鲁某完成了悬赏通告所指定的行为。

据此,鲁就获得了取得被害人家属支付悬赏报酬的权利。

•作出判决:撤销中院判决;二、东港市公安局将被害人家属交付的人民币40万元给付鲁某•甲公司欲出售一批零配件给乙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