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墙 PPT

城墙 PPT


背景知识
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 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 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 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 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 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历史选 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
关于北京城墙的 存废问题的讨论
•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近代建筑史上 的一代宗师,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 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 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 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胜利后首都城市规划 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 主持者、解放后一些建筑组织的倡导者,系统 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 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 京500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择。 对于北京城墙,“梁陈方案”曾作出这样的设想: “今日这一道城墙已是个历史文物艺术的点 缀……城墙上面是极好的人民公园,是可以散步, 乘凉,读书,阅报,眺望的地方。底下可以按交 通的需要开辟城门。”可是,拆除派的声音越来 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 文,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 志,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 “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议将城 墙建设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 园”。
专家、学者的声音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也认为, 有一条被世界公认为“奇观之一”的万里长 城。首都也有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城墙与城门, 同样是工事宏伟的古建筑,显示了古代劳动 人民的创造力……
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被日本人恭敬地称为"古都恩 人",因为他在二战时期曾成功地劝阻了美军对奈 凉和京都轰炸。这一次他为保护自己祖国的古都 而呼吁:在世界上封建时代名都大邑中,北京城 是唯一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所以对它的保留具 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他建议,把宽阔的 城墙顶部开辟为登高游览的地方,同时把墙外的 护城河加以修砌,注以清流,对两岸进行绿化。 这样就可以把北京旧城的周围形成一个具有极大 特色的环城立体公园。他断言:如果拆掉北京城 墙,五十年后一定要后悔!
• 梁思成,于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 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 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194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 务委员会委员,及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 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 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理 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委员会副主 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4到城墙,城中心的皇宫外有紫禁城,其外又环以更
大的城墙,称之为皇城,外面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另外还有南 边的外城。 • 紫禁城:占地72平方米,又宫城高墙环绕,城高10米,厚6米多, 成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长7236千米,城外 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又名筒子河。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 南面叫午门,北面名神武门,东边称东华门,西边为西华门。 • 皇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6—1420),用砖砌成,外涂朱 红色,墙顶覆盖琉璃瓦,周长9000多米,高6米,厚2米,顶部 厚1、73米,南为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时叫中华门), 这是皇城南大门,东有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边初为北安门, 青代改名为地安门。 • 内城:明太祖1370年至1419年建造,周长24里,共有9个城门, 老北京说的四九城,就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和九个城门,在 “文化大革命”时因修建铁路地铁而拆除。 • 外城:明代时,正阳门外人口增多为防范外族的侵扰,1542年 刘伯温等即倡言修筑北京外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给事中 朱伯辰上书说,城外人口激增,应添修外城。北京城郊尚遗存有 金、元城故址“周可百二十公里”如能“增卑补薄,培缺续断, 可事半而功倍”。
北京历史变迁图金取代 辽北后京,城墙11是5中3年国历从史上上京最后迁
都两燕代京王朝,明改和名清的为都圣城都——,
不京久师又顺天称府中的都城防。建元筑灭的总金 后称,,忽由宫必城烈、于皇城12、6内7城年、在 东外北城郊组成外,以包积括城水墙潭、为城门中、 心瓮另城建、角新楼城、,敌台为、北护京城河城 奠等定多了道设基施础,。曾经12是7中1国年存忽 必世烈最改完整中的都古为代城大市都防,御体并 从系上。都(仿内蒙古正蓝 旗上都郭勒)迁都于此。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
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 纪之久,古城墙已不见踪影,被二环路替代蜷曲 在老地方。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60里, 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细心的人会发现,古城墙没有西北角,即二环 路没有西北角,西直门和东直门路线有所不同, 西直门路段就像方形桌子被砍去了一角。据史书 记载,巍巍北京古城墙在元代时是方方正正的, 此所谓“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 皇城均有缺角现象。内城没有西北角,破坏了北 京城整体的对称性,从整体布局上看,似有缺憾 之处。
北京西便门 明北京城墙遗迹
北京城墙
明代北京城城垣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历史沉淀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绿化实施方案是由北京市园林古 建设计研究院设计,崇文区园林局组织施工,公园建设以 保护城墙为主,通过营造沧桑、古朴的自然环境,充 分展现古都城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 建成后的北 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简洁、朴素、大方,结合城墙遗址 自然面貌和各绿化 景区的风格特色,由西向东依次形 成“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等景 区。城墙遗址的保护工作以现状保护、排险加固为主, 以少量补缺为辅,最大程度保存城墙的现状,站在城 墙下,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会油然而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