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羽毛球课的认识和建议
羽毛球从小就打,但一直是瞎打,自娱自乐十多年。
但当我开始正式学羽毛球之后我对羽毛球的认识深入了不少。
大二的这一学期,我的体育课选择了羽毛球――一种看上去简单易懂的体育运动。
“简单易懂”这只是它的表面,要真正懂得它,却就不得不要花一些心思和不知多少的汗水才有机会达到这境界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获益匪浅,不只是对羽毛球的认识加深了,还领会到个中的一些人生真谛。
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与训练,我学到了很多与羽毛球有关的专业知识。
不仅掌握了许多羽毛球的基本技术,也锻炼了身体,受益匪浅。
我自认为打羽毛球对我来说轻而易举,这学期选了羽毛球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动作居然那么不正确,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自己改掉了不少错误的动作,也锻炼了身体,丰富了课余生活,感觉选择羽毛球是个正确的选择。
人至大二,选择羽毛球课,其实这才是我第一次正式的接触到羽毛球。
一项简单的娱乐活动这下子倏的多了些许严肃。
拿着漂亮轻薄的金属球拍走向体育馆的样子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然而羽毛球毕竟是羽毛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羽毛球训练有他艰苦的一面。
羽毛球同样是充满了它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应该说这绝对是一项充满着智慧的运动。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运动,它不仅依赖于我们发球时的力度,对球感的把握和方向感的灵敏,它更依赖于我们身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耐力的持久。
要真正打好羽毛球需要我们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对羽毛球技术的勤修苦练,最重要的是打球的时候一定多思考,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各项技术的技巧,还有对技术的深刻理解。
通过一学期的羽毛球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打羽毛球的技巧和方法,有以下几点:一、发高远球时,面向球网站立,左脚向前,右脚60度向前。
重心在右脚。
左手轻捏球托上部(毛根)。
平举胸前。
右手曲肘,自然握拍。
斜向右前下方。
右手拍以肩带臂向后划弧至后下方,略侧后转身。
右手拍自后向前以肩为轴运动,贴近腿侧。
重心移至左脚。
身转向前。
左手放松,球自然下落。
右手稍外翻。
右脚加力,右臂向前上方挥动击球。
瞬间抓紧球拍,小臂肌肉收缩,手腕回扣,爆发力要强。
击球后,右手自然向左肩上挥动。
二、接身后高球时,右脚后撤,迅速转成侧位,与网呈90度角,右手和拍原方向后引,左手举起,和右手的拍呈三角形(左手举起用来找球的位置),右脚移动要快,不可向高起抬,迅速平移
即可,也不可以地上拖沓。
在球头方向一变(向下)时,就去击球,击球发力时间要尽可能地短。
击球时,手臂带动右脚,球打完后,右脚主动向前半步(左脚在后尽量绷直),有利于回中场或者去接下一个球。
三、网前搓球的时候动作不要太大,尽量用手腕和手指的动作,不要用整个手臂去做动作。
动作要直接些,没必要那么夸张。
起动是各种步法移动的前提,只有起动快,才能迅速到位。
这不但能取得较高的击球点,争取时间的主动,还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击球技术。
要做到起动快,应该注意以下要点:准备时,两脚不能站实,这样不利于蹬地起动,而应稍提脚跟,并使两脚随时变替重心,双膝毛微弯,收腹,挺胸,眼睛注意前方的来球。
通过在羽毛球课上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羽毛球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
需要良好的身体协调性,一瞬间快速做出反应的判断力。
羽毛球是一项很累的运动,需要良好的耐力和爆发力,还要有敏锐的智慧去判断球的来路。
想打好羽毛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基本的是要在课堂上学习好羽毛球的基本要领。
羽毛球课上,看着老师精湛的技术,心里真的很羡慕。
在羽毛球课上老师针对接发球的步法和动作教了能让我们快速掌握打羽毛球的要领。
在平时的练习中老师能针对个别同学在打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让我们有错就改,规范自己的动作,在技术上每节课都有提高。
老师教授羽毛球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们在打球的同时找到很多乐趣,感觉不到疲劳和乏味。
上范老师的羽毛球课,都是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下渡过的,很喜欢老师的开明与理解。
至于建议,我提出几点,供老师参考。
一、我感觉羽毛球场地少,六个人在一个场地打球,真的不太舒服,怎么打都不过瘾。
希望老师多向学校反映一下,多加几个场地。
比如,把练健美操的场地换到别处,那个体育馆专为大羽毛球的同学们开放。
二、上课的准备活动,我觉的同学们做的不太够,也不够认真,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一下,毕竟准备活动很重要。
三、希望学校允许羽毛球馆在平时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开放。
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羽毛球,可是烟台的风很大,在室外很难找到地方打球,也打消了同学们对羽毛球的热情。
四、老师尽量组织同学们打羽毛球比赛吧,虽然同学们不怎么愿意打比赛,但是我相信,比赛完我们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
总之,能够学习羽毛球体育课,我很开心。
羽毛球课也很受全校学生的欢迎,
相信羽毛球课会越来越好。